热度 7 已有 335 次阅读 2015-4-30 10:34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Freya爸爸的工作外派将于7月中旬结束,我们也将随之举家搬回国内。回国后孩子的学习成为我们即将面临的主要问题。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到底该走哪条路呢?我和孩子爸爸之前很严肃地讨论过这个问题,在亲身体验过体制内外的学习差异后,我们(包括Freya在内)一致选择了体制外这条路。不是不能回体制内,而是不愿再回了。
既然方向明确,出国前所读的公办小学是不可能继续读下去了。孩子不是外籍,没有纯粹的国际学校可以选择。我们只得在能选择的私立学校国际部里做了个意向排序,并在3月份时挑出前4家打了一圈咨询电话。电话结果并不理想,学校目前都没有插班名额,连名额都没有更别提安排插班考试了。
按照我们的心仪程度,这4家学校分别是A、B、C、D (降序排列)
在3月中旬时终于得知A校有名额出来了,双方确定插班考试日期后,我立马预订机票安排回国事宜。与此同时,孩子爸爸预约了参观另外3所学校,并又争取到了C校的考试机会。
4月初,我们飞回去,开始了我们的择校之旅。
C校是第一个参观并考试的,然后参观了B和D校,A校是最后一个。A校的插班考进行了2个半小时,中文测试还特地向学校申请了非母语卷。考完后由于老师临时有事,我们只能自己在学校逛一圈参观一下。
A校考完后的次日,我们就搭飞机离开,回到这边静候学校通知了。
昨天收到了A校的书面录取通知,一颗石头落地,我们终于可以放心了。
整个过程颇多波折,文字不易表述,但结果算是完满,毕竟拿到了我们的第一志愿学校。大家都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