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优等生、天赋者和思辨者 美国学校如何看待不同能力的小学生?

热度 6 已有 242 次阅读 2014-12-10 09:45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美国学校 , 人力资源 , 世界五百强 , 小学生 , 优等生

作者: Diana,原在世界五百强外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目前定居美国,长期关注美国基础教育,写了大量的教育手记。

优等生、天赋者和思辨者 美国学校如何看待不同能力的小学生? - 勤学堂 - 勤学堂

 

在美国课堂,老师怎样对不同能力学生因材施教?Diana在儿子Alex读三年级时,去参加校方举办的“课程之夜”活动,在校方准备的资料中看到,美国学校将孩子根据不同特点分为优等生、天赋者和思辨者,并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设置不同“增益项目”,不仅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也帮助家长更细致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优等生、天赋者和思辨者 美国学校如何看待不同能力的小学生? - 勤学堂 - 勤学堂

 随着新学期到来,三年级教室被学生布置一新,墙上贴满了孩子的小作品

 

Alex读三年级时,我们曾被邀请到学校参加一个“Curriculum Night"(课程之夜)的活动,这是本学年的第一个开放日。学区的十几所学校大多数都在9月初举行类似的活动,这几天的傍晚,总能看见不同学校的停车场上停满了车。


美国学校的惯例是每年都重新分班和换老师的,所以开学伊始,孩子们的班级和老师都是新的,家长们对新的一个年级的课程重点以及新老师都还没有一个认识,这个课程之夜就是一个机会,让老师和家长进行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简单介绍一下本学期的一些变化或重点。

 

和以前参加过的学校开放日类似,孩子和老师们都花了一些心思对他们的教室作了一点特别的布置,主要是开学几天以来他们在课堂上完成的一些小项目,这些项目多半起着一个承上启下,自我介绍的作用,比如每个人介绍自己假期里的活动,自己的一个爱好,以及和小组成员一起互相熟悉找特点等等,每个孩子还准备了一封给父母的信(儿子曾神神秘秘地告诉我这晚上我们会有惊喜,却不肯透露他们准备了什么)这些贴在门口,吊在天花板上,或者摆在桌子上的作品吸引了每一个家长们驻足细读,心花怒放。

优等生、天赋者和思辨者 美国学校如何看待不同能力的小学生? - 勤学堂 - 勤学堂


 Alex三年级的新班主任Mrs. K,教室里也挂起了欢迎她的挂旗

 

儿子的新班主任Mrs. K是位长相和打扮都很优雅时尚的老太太,如果她不是自我介绍说自己有三个儿子,都各自成家立业了,从外表是看不出她的年龄的。

 

从她的教室来看(美国小学的班主任是全科老师,叫classroom teacher  homeroom teacher,就在自己的教室里办公,各自按自己的想法布置教室),Mrs. K是一个严谨,整洁,注重秩序的人。她有多年的小学教育经验,很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她希望我们有什么问题及时和她联系,用邮件和电话留言都可以,她通常会一有空就立刻回复。

 

自我介绍完了,Mrs. K开始介绍三年级的一些日常流程,课程重点,家庭作业以及一些有别于一,二年级的新动向。

 

日常流程方面,孩子们一天的休息时间从两次减少为一次,上午的安排是拼写,写作,特别项目,分享阅读,数学,午饭以及户外课间休息20分钟后;下午的安排是自由阅读,引导阅读,科学,阅读和放松(美国学校课堂的阅读分几种方式,每种的侧重点都不同)。孩子们早上有小吃时间,学校早些时侯已经发给家长一张既照顾了营养又避免引起孩子过敏的建议食品清单。需要上洗手间则向老师提出即可。

 

家庭作业方面,孩子们每天阅读25分钟,有时会有10分钟的数学练习,或者把课堂上未能有足够时间完成的作业带回家做。

 

为了突出阅读的必要和重要,老师还发了一些资料给我们看,上面有个表格,说明经过研究,发现每天独立阅读超过1小时的孩子,通常总体学业成绩都在98%分位上(98%pencentile, 意思是在100个参加考试的人里,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的孩子成绩高于98%的考生),而独立阅读超过30分钟的孩子,总体成绩在90%分位,独立阅读时间在10分钟以下的,总体成绩低于50%分位。这几页资料里还有如何挑选合适的书籍的提示,以及一些阅读理解策略。

 

至于有别于一二年级的新动向,自然就是考试了!从三年级起,孩子们会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海蓝学校的三年级生要参加伊利诺州的三种考试: Cogat, ISAT以及ITBS,这些考试分别有评估孩子们天赋,学习能力以及学业水平的作用,对于我这样从未在美国接受教育和参加过本地考试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话题。

 

老师还介绍了Enrichment Program(增益活动), Honors Math(尖子数学)等面向有优质学习能力的学生因才施教的项目,前者的做法是:根据班主任的观察推荐,孩子获得某一个科目的Enrichment Program学习机会,而后者的做法是:孩子通过考试而取得数学学习方面的拓展机会。

 

讲到这里,宣讲速度一直很快的Mrs. K慢了下来,特地花了好几分钟发表了她的看法,中心意思是说很多孩子都在某个方面有特长和天赋,而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这样的项目是针对一个有一定共性的小群体,比如一分钟能读120个字的孩子被推荐到阅读的Enrichment Program, 不等于一分钟只能读70个字的孩子就比他们缺少理解和思考的能力。孩子们并非在Enrichment ProgramHonors Math的教室里面坐着才能得到了拓展性或增益性的学习机会,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学习中有没有掌握思考的方法,她认为能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孩子就是在开发自己的潜能,就是一种Enrichment。在座的家长对考试和这些“优质生”项目都没提出什么看法或问题,可能因为他们保持平常心,不很介意;也可能因为这是宣讲会而不是讨论会,有什么问题可以单独和老师交流;也可能是出于对海蓝学校和老师的信任,总之,老师会按部就班地教,孩子会在经历中成长。

 

回家后我又读了一遍从学校拿回来的那几页资料,其中一页很有意思,和大家分享一下:

 

优等生,天赋者和思辨者的区别:

 优等生、天赋者和思辨者 美国学校如何看待不同能力的小学生? - 勤学堂 - 勤学堂

 

看了这张表,我有一些联想。一方面,我能推断海蓝学校老师除了不断提高各课程的教学水平以外,对和教育有关的各种专业知识都有所涉猎和研究。当老师们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了解孩子的天赋或能力特长或缺陷,正视个体差异的存在,并通过沟通和家长达成帮助他们发挥潜力,不断进步的共识,家长们大可以放心自己的孩子会受到尊重和鼓励,而不会成为“一刀切”指挥棒下“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另一方面,我也得了一些启发,想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更细一点地评价自己的孩子;比如发现哪些是孩子现有的特质,可以顺应天性让他发挥的,哪些是孩子不具有,而不能强求的;哪些是孩子暂时没有,却可以培养的。当然,人不是机器,不能地被简单僵化地分析和归类,一张表也未必能描绘出活蹦乱跳,还在不断变化中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我会继续了解自己的孩子,也继续提高自己。

 


路过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6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张平

    2014-12-10 09:53

    很好,谢谢分享
       回复
  • hidden edwardyyu188

    2014-12-21 10:04

    想到我们的教育,差别有多大啊!
       回复
  • hidden 鸵鸟依人

    2015-1-4 12:23

    这才是因材施教,注重孩子个体的自然发展规律,个性教育,中国的老师配备的太少了,班级内人数太多,根本做不到这种模式
       回复
  • hidden susiewu

    2015-1-9 12:48

    非常认同以上各位想法。
       回复
  • hidden susiewu

    2015-1-9 12:49

    图片看不到,有些可惜啊!
       回复
  • hidden weiweirose

    2017-11-28 13:43

    susiewu: 图片看不到,有些可惜啊!
    http://www.kankanews.com/a/2014-03-18/0014417868.shtml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