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李子勋微访谈-----家庭成就孩子--2

热度 2 已有 160 次阅读 2013-2-11 21:57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孩子 , 家庭 , 李子

问:李老师,我是一个单亲妈妈,有打算等孩子三岁以后带他到别的城市生活,这样对孩子好吗?还是不利?

  答:改换环境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觉经验,没有什么不好。前提是母亲一定要伴随,孩子的生活节奏要相对稳定。

  问:女儿三岁很固执,特别有主见,但是遇到不开心就老是憋着不表达,嘴巴一撅不说话。别人常常莫名奇妙,不知道她为何生气。我觉得这样不利于她情绪的抒发和今后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办法可以教会她自己学会表达负面情绪呢?

  答:尽可能不对三岁孩子的情绪做价值判断,按照她情绪的表达去互动就好了,孩子需要体验不同的情绪,并没有好与不好。

  问:三岁左右的孩子进行样子交流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答:要用未知的态度,不要过于用成人化的意识和语言去回应她。2,是保持身体的感觉,感觉他而非理解他。3,尽可能用身体语言和表情去交流,这样可以保留孩子感觉的天性。

  问:对您的《家庭成就孩子》这本书很感兴趣,它是一本侧重讲述什么内容的书?主要是探究孩子的,还是指导父母的?

  答:帮助父母更好的培养孩子,书里强调父母要去补偿主体教育的不足,不是跟随主体教育去再加一把劲。正如天天吃汉堡,必须补偿蔬菜和维生素一样。

  问:从您的书上看,您是主张不过早开发左脑,要尽早开发右脑的,您认为比较有效的开发右脑的措施有哪些?把孩子放到大自然中听闻看就够了么?有没有其他捷径?

  答:放缓对左脑的刺激,本身就保障了右脑发展的充分。孩子的很多直觉的能力是天赋的,多与大自然接触,旨在唤醒并维持着直觉的能力。3岁以后多接触音乐,艺术,绘画,运动等非语言的东西,对右脑的发展是有促进的。

  问:请问李老师,对于四五岁孩子的双语教育,您觉得有必要让孩子提前接触英语吗?

  答:五岁左右是可以进行双语教育的,语言本身隐含这思维逻辑,双语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感受。

  问:为什么我对爸爸的感觉比对妈妈亲,我是女生

  答:女儿总是要疼爱父亲一些,表面上身体跟母亲近,心离父亲近。

  问:李老师,女儿5周岁半,最近一个月总是说脑子里经常会想到木乃伊、僵尸,很害怕,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而且平时看到血、骨头、死、尸等字也会说不开心,会胡思乱想。我该怎么引导,谢谢。木乃伊、僵尸也已经很久没接触了。

  答:女儿害怕你会做什么,有时候要看看说什么不重要,重要是说什么会让母亲有反应。建议装着不懂什么是木乃伊什么的,微笑着好奇,把问题游戏化,也许可以减轻她的害怕。

  问:您好。有个快4岁的女儿,去幼儿园情绪时好时坏,本来心情挺好,经她一哭一闹,顿时没了心情,真的不知该怎么办好。在外面上课,老师让家长等在外面,小朋友都不哭,她非让我进去陪她。平时她喜欢和人接触,胆子算是很大的那种。不知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太腻着她了,让她这样离不开人 。

  答:温柔的坚持,很快就会改变。不要做糟糕的解释,就当她比较喜欢你,舍不得你走好了。

  问:您怎样看待“女儿前世是父亲的情人,所以父亲疼爱女儿要多一些”这句话,您觉得这有什么依据吗 ?

  答:当然是这样的,我有两个女儿,想着她们心里很温暖。

  问:如何帮助12岁的孩子克服晚上一个人睡觉的恐惧心理?

  答:要看她对谁说恐惧,说的时候感觉她的情绪怎样,有时候,是因为说恐惧才恐惧。常用的做法是点一盏小灯,准备一个风铃,害怕了就拉响它。睡前不看激烈的电视等等。

  问:孩子爸整天跟孩子开玩笑,说,一旦孩子长大了就要她嫁人什么的,于是有一天孩子忽然发言了:我长大了要跟爸爸结婚。我是否应该阻止孩子她爸这样的玩笑呢?请答复。谢谢 。

  答:这样的话孩子经常说,只是结婚的意义与大人的理解不同。

  问:四岁男孩,有点腼腆,第一次见到陌生人不会主动,甚至有些排斥见到陌生人的活动。每两三周会见一次的朋友见面时,也当没看到。呆一会会热情甚至主动。我是否应强迫他对第一次见到的人打招呼?也担心他在未来的快社会中,因慢热而失去自信。是否应引导他主动外向?又担心他迷失自我.

  答:千万不要逼着孩子做什么,每个孩子面对外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特点,这是一种选择与适应,如果你为他制定了规则,他会变得没有自己的特征。哪壶不开别提那壶,故意说他喜欢和陌生人说话,可以建构他的社交行为。

  问:家庭成就孩子,现在留守儿童非常多,不是留守的跟着父母漂泊的孩子也不乐观,北京最近拆除一些农民工的学校!这些普通底层家长要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教育者在大喊家庭教育,社会呼声也很大!妈妈全职的风险也太大,新的婚姻法您也看到了!请问没有小的社会家庭的安稳怎么成就孩子!

  答:非常好的问题,政府在儿童的养育和教育上有不作为,按理说今天的社会富裕度是足可以保障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的。十年义务教育形同虚设。教育中的收费已经到了雷人的地步。我附近的幼儿园最低每年要八万元,农民工的孩子根本去不了。

  问:面对越来越有主意的孩子(六年级),我们家长在沟通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尊重并允许孩子成为自己!

  问:在现代的育儿中,在应试和素质教育中不断地纠结着,徘徊着。而对于管,还是不管,也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度,希望得到李老师的指点。

  答:当主体教育重视应试教育时,家庭中的父母就要更加关注素质教育,这样才能培养更完美的孩子。需要注意的是要认可社会的主体教育,教育孩子不是非此即彼的时,正如饮食中什么都要有一点,身体才健康。

  问:现在很多小孩都是爷爷奶奶带的,但是爷爷奶奶还是用他们那个时代的方式带孩子或是宠孩子,给他们讲道理那,结果他们说,你们长这么大不都是我们带大的。完全讲不通。这怎么和他们沟通,让他们理解呢?

  答:客观的说,爷爷奶奶以自己认为好的方式但你的孩子是一种正常也是正当,学会补偿不一样的教育就可以。不要期望老人太多,或者要与你一致。教育孩子还是父母应尽的事,老人只是为你们带好。

  问:李老师,您好!家有小女4岁,现有两个问题求教,期盼指导,不胜感激!1.习惯养成教育需要严格讲原则,而女孩子如果会撒娇,嘴巴甜一点则很讨人喜欢。这2者是否矛盾,如何平衡?2.老公理解女儿的某些性格方面的弱点,而看到老婆婆用当年教育他自己的无效方式仍在教育女儿,很着急,求解 。

  答:四岁定规则有些太早,最好在五岁的时候。规则要少,一两条即可,其他的还是由着孩子自己选择。我在书中说教育孩子关键是家庭关系,彼此认同而非否定孩子会变得更聪明。

  问:李老师,我想和女儿(11岁)做朋友,我们也一直是最好的朋友。可有时,我还想要点家长的威严,但是女儿已经不“怕”我,我要如何调整心理?如何去做?

  答:我猜你还是保留了孩子的天性,你一定是没有威严的,或者威严起来让女儿发笑。你是个好妈妈,威严也不是做出来的,是骨子里带的。但你骨子里是孩子。

  问:李老师,您觉得保护孩子天性的最重要一点是什么呢?我特别不希望孩子像个“小大人”,希望他保有童心,敏锐的感觉之类的。

  答:直觉的能力。

  问:李老师你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想按成人世界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比如孩子不够大方,不够有礼貌,或者不够长眼色,见孩子这样,我们不自觉会去说教,甚至会训斥孩子,请问遇到孩子的行为与大人的心理预期有矛盾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协调怎么处理更好呢?

  答:可以说,但要节制,点到为止,不能唠叨和动怒。

  问:玩耍才是孩子的天性,每次看到孩子游戏时都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乖巧,如果能让孩子这样痛快的玩耍,,那就不会有家长与孩子的冲突。可是现实是周围孩子都在不停的充电,如果单是我们把孩子解放了,倒是有了快乐的童年,以后会不会有个不快乐的成年呢?

  答:很少看到从小就正儿八经充电的孩子有大智慧,聪明人小时候都比较愚钝,学习也不怎样,但喜欢琢磨和发愣。

  问:有了孩子之后,我希望老公能改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晚上不睡觉老上网,比如,洗袜子不要攒了几双再洗……我是希望老公能以身作则,把好的习惯耳濡目染给孩子。可是他不听我的建议,我真害怕孩子受他不良影响。李老师,是我心态有问题吗?还是继续说服孩子爸爸努力改正?

  答:你嫁了一个人又不待见他,那么你要问问自己。即便孩子长大了,能娶上你这样的妻子看来也不错哟!

  问:孩子9月份就要去新的学校读书,这几天已去学校军训.11岁的孩子第一次远离父母,作为父母,一定担心孩子能否适应新的环境,一直放心不下.请问我们该怎么找到平衡?(其实有时,孩子的表现总是令我们意外,我自己也知道担心有点多余的.) 、

  答:把担心放在肚子里,装着很信任他的样子。

  问:我的孩子快3岁了,是个敏感慢热的孩子,当她做的不对时,尽管我会告诉她哪不对,但最能让她停止的是说妈妈生气了,她会特别在意这句话,经常说妈妈你别生气,想问我这句话会不会给她造成了心理阴影?如果是,该怎么消除了?

  答:并没有特别的意思,如果一句话对孩子的行为有用就是有用,只是不不要真生气。

  问:以前我关注育儿的知识比较少,现在孩子快两岁了,我也希望自己做个好妈妈陪他一起成长,我大量的接触育儿方面的东西,可是我发现自己却越来越迷茫了,害怕做错一点就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我到底该怎么办啊?要怎么做才算是合格的家长?

  答:一家的孩子像一家的人,越希望她怎样往往欲速则不达。一般父母不接受自己就比较容易从孩子身上看到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父母没有解决好的内心纠结。

  问:拜读《家庭成就孩子》一书后,了解到孩子在学龄前最好的是多接触自然,通过尽可能地开发右脑来提升将来开发左脑的潜能。近期又了解到一些蒙氏的教具,这个东西是否与右脑开发有抵触呢?蒙氏的一些教具到底是侧重右脑还是左脑开发?有无必要?谢谢 。

  答:应该是双脑开发的,不足的是教具毕竟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也是很有局限的东西。

  问:老师下午好!请问:女儿她妈平时做生意,没时间陪女儿。女儿的学习生活差不多都由爸爸管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开始发育,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应该注意怎样关心女孩的成长。

  答:多赞美母亲,孩子就没有失去母亲的照料。生命有自在的力量,孩子不是教育大的,是长大的。一颗橡树籽发展成为一颗高大的橡树,并不需要教化的影响。

  问:李老师,请问离婚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培养比较好?在哪些方面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帮助呢?

  答:1,永远在孩子面前互相赞美。2,双方要像朋友般相处,互相帮忙。3,双方都爱孩子,承担养育的责任,保持与孩子的联系。4,双方都要有幸福感,生活稳定充实。

  问:谢谢李老师,但是我们要怎么培养他的安全意识,保护自我的意识呢 ?

  答:身体是自我的边界,不要让外人碰自己的身体,不要跟外人走,不吃外人的东西,不管与谁接触回家要告诉父母。

  问::您好,刚才有提到严厉。我现在很困惑,家长不能总是对孩子温柔,该严厉的时候就要严厉,那什么时候才需要严厉,这个严厉的度如何掌握?还有如何制定规则,什么情况下需要制定,规则都来限制什么样的行为?很困惑,求解 。

  答:温柔的坚持,允许孩子有时不能遵守规矩。


路过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毛毛虫儿

    2013-2-11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