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学而思老师谈“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之间学习的差别”

热度 3 已有 293 次阅读 2015-12-2 11:11 系统分类:其他

转自http://www.ebama.net/thread-189255-1-1.html
 
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之间学习的差别

作者简介:李睿,人称“麦肯李”,因为喜欢吃麦当劳和肯德基获名。学而思培优、学而思网校、智康1对1老师。专注研究教学,现任好未来教育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直达传送门
11月05日 更新(一) 缘起-这是个什么话题                            1楼
11月06日 更新(二) 学习中“第一次”的重要性                      51楼
11月07日 更新(三) 学过、学会和学懂                              98楼
11月08日 更新(四) 一眼定胜负的根源                             118楼
11月11日 更新(五) “这科学吗”的思考习惯                        156楼
11月13日 更新(六) 上课和考试的不同逻辑                       230楼
11月18日 更新(七)“听懂了吗?”——学生是否在参与学习    324楼
11月21日 更新(八) 实力、成绩与粗心的小探讨                 364楼
11月25日 更新(九)兴趣与专业                                       401楼
12月02日 更新(十)好奇心:学习动力的本源                     481楼
12月9日 更新(十一)我们的应试水平,不是太高,而是太低 517楼
12月18日 更新(十二)起跑线在哪里?  606楼

后续持续更新中
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可以加入好未来教育研究院家长QQ群:306999603

qq群讨论精华版(感谢博宇老师的整理和分享!)
11月14日  更新qq群讨论精华(一) 273楼 可怕的拖延症
11月19日  更新qq群讨论精华(二) 343楼 学语文的误区
11月20日  更新qq群讨论精华(三) 361楼 学习差异原因
11月22日  更新qq群讨论精华(四) 393楼 解方程的理解
11月26日  更新qq群讨论精华(五) 422楼 沉迷游戏咋办
11月27日  更新qq群讨论精华(六) 437楼 性别学习差异
12月3日    更新qq群讨论精华(七) 493楼 粗心是大问题
12月10日  更新qq群讨论精华(八) 535楼 考试型的孩子
12月12日  更新qq群讨论精华(九) 546楼 学过还是学懂
12月16日  更新qq群讨论精华(十) 567楼 读书提升语文

12月17日 更新qq群讨论精华(十一)588楼 数学单位讨论


(我们每天会在群里讨论和教育理念相关的问题,如果您要加入群,请在申请加群的留言中简单说说您对我们讨论的这些话题的看法,如果觉得字数不够,也可以回帖,在加群申请中写上您的回帖楼数期待我们共同对这个话题的深入)

(一)缘起——这是个什么话题

这些年一直在教学一线,无论是网校这种一个人孤独的录课,还是200人班,60人班,30人班,10人班,或者是1对1都接触过,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这个问题是一个教育上的基本问题,在qq群里,很多家长和学生经常问的问题就是“我数学不好怎么办”或者是“我数学怎么学好”。每次遇到这种问题,我都很无奈——如果我能用几句话说清楚“怎么学好数学”,我应该找个山买个庙,还上啥课呢。

注意我没有说“差距”,因为每个学生的特质都是不同的,而且每个学生的人生经历也是不同的,可以说,这是学生之间差别的根本原因。但是,这样的区别并不足以导致学生在学习结果上的差距——每年清华北大的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方,有人高中就是黑客也有人从来没用过电脑,但是他们在大学混的一样好。我本科宿舍一个杭州的同学英语牛到极点,所以大一就抓住一个机会转学去了港大,也有同学普通话都说不明白,现在在新加坡工作。所以,我想,抛开客观环境条件上的变化,在外部环境几乎对等的情况下,一定存在对知识的认知规律上的某种规律,导致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或许会体现在成绩上,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是致命的和决定性的。如果解决了一些原因层面的问题,我们相信,即使在高考制度下,很多孩子也可以做的更好。

实话说这个话题困扰了我非常久,每次见到不同的学生,我都希望观察他们的全部的行为,以此找出他们差异的原因,不能说已经找到答案,但是至少发现了一些端倪。常规来说,很多人会用注意力、学习策略、学习动力、学习方法来作为解释,这种解释其实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问题的存在,但是却无法解决。成功学的讲座听过很多,“要相信自己的力量”或者是“笔记很重要”,再比如说“要选择性做题”之类的,都是说起来很不错,但是却不知道怎么执行。所以我特别注意到,尽可能少谈一些大而范的概念。另一个方面,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都完全不同,如果太细节,可能对一些孩子适用,对另一些孩子不适用。所以,我在探讨这些话题的时候,尽可能站在一个“中端”的角度——不谈一些宏观概念,比如“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去谈一些特别细节的策略,比如说“怎么记笔记”之类。

比如说,我在访谈中发现,学习的“第一次”对孩子非常重要。我经常在qq群里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他们问问题的视角可以说是“匪夷所思”,比如有一个学生问我:数学大题的格式应该怎么写。当然我知道,这个问题还有许多人想问,我只想说,凡是问这个问题的,都是被坑过的小伙伴。因为在第一次接触证明题和解答题的时候,老师没有在讲“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明白”,而是告诉我们,要有规范的过程。于是,在“第一次”之后,我们的思维就被调整到了“规范格式”的频道上。其实数学的大题就是一个说理的过程,和写作文一样。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再比如说,很多家长说孩子平时感觉学的还不错,为什么一到考试就考不出来——这里面其实是一个“学会”和“学懂”的区别。我们特别习惯用“会做题”来作为孩子学懂的标准,但是这是有问题的。我在教学中发现,让孩子做题是比让孩子“懂”更容易的一件事情。就好像我大学时候学托福,老师都会讲怎么看不懂文章的情况下就做阅读理解。会做题但是不懂有什么问题?很简单,任何一个“不懂”的东西都会忘记——到了考试很容易遗忘。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我在决定写这些文章的时候,也想过,会不会因为写的太长了,大家都不看。但是后来我想明白了,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捷径的过程,如果能用一些文章将我的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我想也是做了件善事。



讨论激烈啊,持续进行,还是看原帖吧:http://bbs.edu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33348&extra=&authorid=46364&page=1
 
 

路过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花时杳杳

    2015-12-2 11:59

    好贴,这种深度研究比那种大概念更贴心
       回复
  • hidden laosha3612

    2017-2-26 17:41

    thanks for sharing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