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对待小孩的情绪问题可真是一门学问

热度 2 已有 101 次阅读 2014-4-3 10:26 系统分类:心情随笔

对待小孩的情绪问题可真是一门学问,我看到不少家长对待孩子问题上有不少误区,基于我在心理成长道路上的学习和积累,在这里我花点时间谈谈对情绪的认识和处理问题.在这里我有摘取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中的情绪的部分以及我在亲子课戴洁老师那里所学习的EQ知识,我在这里加上自己这几年的实际运用和所积累的心理学知识一起进行分享,希望对有孩子的父母亲有一起启迪作用.1.大人对待孩子情绪处理的误区情绪是一种能量,尤其对孩子来说,一些天生的恐惧,所求不得的愤怒,失望落空的悲伤,都只是一种自然生命能量的流动而已.它会来,就一定会走.可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历程中,由于种种条件和因素的干扰,我们成人身上就堆积了许多的痛苦的能量,有人称之为痛苦之身( pain body),可我们没有给身上的这些情绪足够的支持和关怀.当我们还是个小孩的时侯,我们家长是如何对待我们的情绪的,我们对情绪的认识是怎样的?我们又是如何运用自已过去的经验来影响我们的孩子的? 在这里我们需要警醒.我们需要让过去从家庭里学会的不良运作的情绪管理的方法进行更新换代,而不是贻误下一代.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大人在面对小孩负面情绪时,多采取的方式.1.看到小孩有负面情绪想帮助立刻消除掉买糖给你吃哦,带你出去玩,给你看一个玩具,主要是进行打岔,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消灭哭泣和负面情绪.效果怎么样?你会发现你使用时,有时侯效果很不好.2.否定情绪,采取理智化,讲大道理这有什么好哭的,男子汉应该有泪不轻弹,你真小气,有什么好哭的.等等3.打压政策不准哭,再哭就打你.再哭以后不带你出你来玩,再哭让你一个人呆在房间...  无论你采取以上哪种策略,她的情绪从来就没有被认可,被接受,所以它们也从来没有离开.所以给孩子无限的情绪上的支持和认同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有过一些体验,当我儿子有时生气,委屈时,我会陪伴他,感受他的感受,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后背,告诉他我知道他的感受,令人意外的,几秒钟,他就不哭了. 哪怕刚才哭得多么惊天动地,刚才跌得多痛,一下子就好了,不哭了.所以核心是能量的流动.只要大人能接受小孩的哭,大叫,其实一会儿小孩就好了. 这并不是说只是允许孩子的能量流动而不进行教育.我一般是在孩子情绪稳定后进行沟通,这时的沟通特别重要而有效.情绪的支持和认同只是去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去阻止或是否定,但是行为规矩还是要遵守的.比如说:小孩子在吃晚饭前要吃糖,你不给他,他生气在地上打滚.这时侯你把他抱起来,告诉他,我知道你很想吃糖,那个糖真的很好吃,妈妈也想吃,但是现在要吃饭了,吃饭以后,妈妈和你一起吃.孩子如果继续哭闹,你可以说:,我知道你吃不到糖好生气,好伤心哦.我们让你摸摸它,跟它打个钩钩,说好吃完饭就吃它好不好?这样孩子的情绪可以充分地被理解,而且他也可以自由地发泄情绪.(注意:每个孩子不一样的特征,具体的操作方法因人而异)情绪是一种能量,会来也会走,大人不要干涉,要让孩子自已学会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无限的爱和支持.如果你用转移的方法来教孩子避开负面情绪的话,孩子长大以后就学会了用代替品来逃避情绪,什么抽烟啦,吸毒啦,还有那些工作狂等.如果你去压抑孩子的情绪就更不好了,有的成人就有抑郁症,自闭症等,都是因为情绪无法排泄.2.孩子的情绪问题不在孩子身上,在大人身上.在这里,我更想强调一下,小孩的情绪是自然,纯然的流动的过程.可是我们大人却用各种方法来阻断,打扰和干扰孩子的正常情绪流动的过程.孩子的情绪管理有问题,其实问题不在小孩身上,在大人身上.为什么?孩子是一个天然纯然的灵性的动物,受到社会和道德,各种观点的冲击和约束比较少.反而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所受的污染比较严重,比如社会规则,社会要求,社会对男人和女人不同的要求,这些更多是压抑人性的,比如我们大人要面子,爱慕虚荣,比如大人为了还人家的情债,比如大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等,我们对小孩的哭,,生气,调皮的行为有着自己无穷无尽的要求和规则,于是当我们看到孩子哭,闹时,我们内在的标准和对话就完全升起来,然后我们对这个内在的标准和规则和解释有着一个情绪,这个情绪也是我们大人内在的能量,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大人不对自己内在的情绪能量进行有效管理,我们自动化反应认为这是小孩造成的,引起的,这是小孩令到我们大人丢面子,或者说勾起了我们自已内在的不舒服和不安,甚至勾起了自己童年的伤口和伤痛,我们有时将这种痛自动化发泄到孩子身上,我们骂孩子,打孩子,威胁孩子,讲大道理等等.我们成年人真的有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吗? 我在这里运用的是比较极端的例子,我有看到过父母亲打孩子的现象,这种现象实在比较悲哀,有些人还拿着"棍棒下出孝子",或者"打你就是爱你"的口号,这更是可怕.我们理所当然认为自己是大人,是父母,就理所当然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不要求自己,这岂不是很荒谬可笑啊?有一位老师说,我们做父母的不是来给孩子礼物的,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给父母礼物的.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内在世界,照出我们的喜怒悲乐,反射出我们的担心,恐惧和失望等.孩子是来成就我们的.如果说孩子是我们的礼物,有多少人是真正在珍惜这份礼物?有多少人是真正在欣赏和享受这份礼物?有多少人将抚育孩子只是看作一种负担和责任呢?再说,孩子们有什么错?孩子生来就度我们大人的,令我们更加仁慈和包容和爱,令到我们看待世界更加开阔,令到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我们做父母的确需要好好反省自己,珍惜和感恩这份上天派来的孩子的礼物.在这里我为什么会强调自我觉知,当我们有情绪时,我们需要觉知这是我的情绪,我认领自己的情绪,我拥有自己的情绪,我管理和驾驭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将情绪发泄给孩子,让情绪乱飞,乱扔,让孩子成为父母的情绪垃圾筒,那可真是悲哀.所以请父母们在面对孩子情绪时,呼吸,觉察,承认,接纳然后放下... 至少做五个深呼吸,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将会干什么.(文:涂又红)


路过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