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的年轻辣妈们,认真看一看哦!

热度 40 已有 1121 次阅读 2014-4-10 11:07 系统分类:育儿心得

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的年轻辣妈们,

值得一看!


    有一天,和朋友一起聊天,他问我:“孙老师,您从教多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想了想,说:“我最大的感受是好多孩子在被糟蹋。”朋友笑着问:“此话怎讲?”

我说:“很多父母会生不会养,把孩子扔给老人,很少陪伴孩子,孩子成了有父母的孤儿;还有很多家长不懂孩子,不知道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只是根据孩子表面的行为来判定孩子,孩子非常痛苦,或屈从、或尖叫、或哭泣、或逆反。可家长觉察不到孩子的痛苦,指责孩子‘不听话’、‘任性’。在这种时候,我会为这些孩子感到惋惜。有人可能会说,做父母的谁不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又有谁想糟蹋自己的孩子呢?但是,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很多家长确实在糟蹋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浑然不觉。”

不少年轻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带几个月后(有的甚至刚满月)就把孩子扔给了老人,自己乐得逍遥自在。我有一个朋友,产假一过就上班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他们夫妻俩都是硕士,但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却没有达到“硕士”的水平。朋友觉得年轻人干好工作最重要,带孩子是件很简单的事,交给老人就行了。他们的教养方式非常落后:注重知识灌输,不到1岁就教孩子识字;不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孩子边玩边吃饭,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但很少陪孩子。我跟他们说过多次,童年的经历是多么重要,父母必须陪伴孩子。但他们听不进建议,既不反对,也不采纳。我想也许是他们内心觉得不以为然,只是碍于面子不说什么。这孩子实在是太可爱了,我想帮助他们,帮助孩子。可是看了他们这油盐不进的样子,只好就此打住。

   这孩子1岁以前,我们经常在一起玩。孩子长得很漂亮,脸上总是洋溢着笑意,到我们家来,好奇地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天真可爱。大约半年后,我再次看到了孩子,当时已经是1岁8个月,他的脸上没有了笑容,总是眉头紧锁,看见我们,一个劲地往爷爷身后退。我想拉拉他的手,他把手往后缩,眼神里满是胆怯。那天是周日,朋友休息。我们去的时候,朋友并未在家陪孩子,而是在外面打牌。孩子跟着爷爷,在偌大的客厅里看电视,爷爷话不多,和孩子没什么交流,屋里死气沉沉的。孩子蹒跚着走到门口,指着门口小声喊“妈妈”,我跟过去,蹲下来问他:“宝宝是要找妈妈?”孩子点点头,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这扇紧关着的大门。小小年纪的他知道妈妈是从这里出去的,他要从这里去找妈妈。

看着那小小的、孤单的身影,我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在这个装饰豪华的房间里,孩子吃的、玩的、用的,随处可见,大都价格不菲。但是最珍贵的东西他没有——那就是爸爸妈妈的陪伴。周一到周五,妈妈要上班,周末应该可以陪陪孩子吧?可是妈妈宁愿奋战在麻将桌上,也不愿意花时间陪陪孩子!孩子一点都不快乐,他还只有一岁多,他便不会笑了。

“会生不会养”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多数父母把孩子生下后,带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老人或者保姆身上,有的甚至把孩子扔在老家。有一位妈妈,孩子2岁半了还不会说话,孤僻,几乎不和别人交往,医生怀疑是非典型孤独症,但也不敢确诊,这位妈妈急得不得了。她的孩子一直扔在老家带,老人很少和孩子交流,整天给孩子看电视,这就是原因。

有些父母虽然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或借口,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偶尔陪陪孩子也仅仅是和孩子待在一起,没有互动、没有交流。这些孩子整日与老人相伴,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如果父母不陪伴孩子,孩子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失去安全感。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就好比一栋高楼的地基,没有地基,高楼怎么能建起来?父母自己不带孩子,孩子迟早要出问题的。

老人对孩子多表现为爱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但从心理发展方面孩子的心理需要上并不能代替孩子的父母,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恋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使隔代教养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性格的影响

1、容易过分的溺爱和放纵,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老人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较多地采取顺从、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态度,容易使幼儿产生“自我中心” 的意识,孩子有了错误也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孩子的不合理的欲望就会无原则的得到满足,即使父母想方设法来改变,有老人那张保护伞的作用,孩子有恃无恐,稍有不合心意就会大哭大闹,以达到非分的要求。

2、老人更多的包办替代和保护,阻碍了幼儿的独立能力的发展。

祖辈包办代替的比率明显高于父辈,当孩子已经会走路了,爷爷奶奶非要抱着上下楼梯;孩子吃饭时,担心孩子吃不上,就一口一口地喂,或追着赶着喂,这种种做法,不恰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错过了“自己整理、物归原位、自己吃饭”的敏感期,导致了孩子动作发展缓慢,独立能力差,一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只会叫喊着等别人来帮忙,不会尝试、锻炼,只有哭闹和发脾气。

3、隔代教育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老人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不出格,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现的的“捣乱”、“破坏”等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因为,在他们意识里,孩子这些做法都是不良行为,必须立即纠正。试想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形成开拓创新的个性呢?

4、老人们的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孩子错失形成友好交往和优良品质(如谦让、爱劳动)的良好机会。

5、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

多数老年人由于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也不爱外出活动。孩子与祖父母朝夕相处,长期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张口闭口说的是成人的话,容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

另外,外出活动少,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 锻炼,会造成体质柔弱多病;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心胸狭隘、固执、退缩、心理老年化,等等。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另外,祖辈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也带有老年人的特点。

 

自小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缺少自信,没有安全感,容易自卑,更无从谈起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付出爱,等孩子长大后自然不会爱父母,明白吗?

 

    亲,如果不得不留孩子给父母带,请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吧。


路过
20

鲜花
3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3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2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sherryxiaoxiao8

    2014-4-10 14:11

    不得不啊
       回复
  • hidden turnup

    2014-4-11 08:12

    谢谢。
       回复
  • hidden hzhlove

    2014-4-12 10:44

    恩,必须的,尽量多陪孩子
       回复
  • hidden 花心他妈

    2014-4-13 12:03

    所以一直自己带孩子,虽然辛苦,但安心。
       回复
  • hidden 意外的礼物

    2014-4-13 13:33

    花心他妈: 所以一直自己带孩子,虽然辛苦,但安心。
    说这话的肯定是妈妈一位
       回复
  • hidden woai5506437

    2014-4-13 13:56

    有很多父母早8晚不知道几点才下班,下了班累到倒头就睡,我觉得让这样的父母带孩子,不如让老人带。社会压力太大造成了这种现象,孩子是必然的牺牲品。
       回复
  • hidden 花心他妈

    2014-4-13 16:20

    意外的礼物: 说这话的肯定是妈妈一位
    那确实。
       回复
  • hidden RubyAtCuisine

    2014-4-13 18:02

    我父母一直劝我把孩子放到他们那里,这样我就可以“安心上班”去了。但,亲生的娃不在身边,如何安心?父母过来玩几个星期,不是塞零食,就是让娃一起看电视,娃说啥都是好的,都顺着,只要她不闹就行。最后,连娃自己都烦了,说“其实我这样做是不对的,外公外婆为啥不说呢?” 呵呵。 算啦,我还是自己带吧,真正地安心呢。
       回复
  • hidden gagudeci

    2014-4-14 08:35

    哈哈
       回复
  • hidden joanna1216

    2014-4-14 10:37

    应该多陪阿
       回复
  • hidden 你我谁谁谁

    2014-4-14 16:17

    中国有多少留守儿童?好几千万!中国不缺可爱的孩子,缺的是合格的父母!
       回复
  • hidden food235

    2014-4-15 10:18

    我有一个朋友,产假一过就上班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那有什么办法呢?!谁不想多休几个月产假啊!
       回复
  • hidden 认真的雪8187

    2014-4-15 13:05

    今天还跟孩子的好朋友在一起玩,玩滑梯的时候儿子自己独立完成,那个小伙子就是不敢爬,还有一个小孩也是儿子的好朋友,同样不愿意自己滑。老人要么叮嘱太多,要么就是说“你怎么回事啊,你看人家谁谁谁”。上楼梯的时候也是,我们家自己上,他们都是要扶的。老人其实尽力了,但是的确精力和能力都有限。
       回复
  • hidden 颜依儿

    2014-4-15 14:48

    有的时候迫于经济压力问题,不得不去上班。不过,下班晚上和周末就会自己带小孩,陪小孩。
       回复
  • hidden jurisdodo

    2014-4-16 09:03

    RubyAtCuisine: 我父母一直劝我把孩子放到他们那里,这样我就可以“安心上班”去了。但,亲生的娃不在身边,如何安心?父母过来玩几个星期,不是塞零食,就是让娃一起看电视,娃 ...
    那你的父母愿意到你那里去给你带孩子吗?对你在家带孩子你父母反对吗?尤其你都博士了,我一直没和家里说目前自己带孩子,怕父母心脏受不了,所以心理压力很大。
       回复
  • hidden wujuanling

    2014-4-16 09:28

    一定要自己带孩子啊,太重要了
       回复
  • hidden 普拉

    2014-4-16 12:06

    文章总结的其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没有意识到的人或者有各种原因不想面对的人,是不想承认这个事实,总是找借口搪塞反驳。
       回复
  • hidden lwsmnly

    2014-4-16 12:12

    最可气的是把好好一个娃交给素质不高的保姆带,并且一天24小时跟保姆,晚上孩子跟保姆睡。以为自己花钱了,就可以生了孩子,啥都不管,不用操心了,晚上睡整觉。结果孩子2岁还不会说几句话的大有人在。我家邻居就是。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有俩。看见人家妈妈坐院子里打电话聊天,孩子跟着保姆在小区玩。人家妈那叫一个轻松。看过《国王的演讲》电影的知道,即使是王室的保姆也会把王储给吓的结巴不会说话。何况我们普通人家请的保姆
       回复
  • hidden RubyAtCuisine

    2014-4-17 20:02

    jurisdodo: 那你的父母愿意到你那里去给你带孩子吗?对你在家带孩子你父母反对吗?尤其你都博士了,我一直没和家里说目前自己带孩子,怕父母心脏受不了,所以心理压力很大。
    他们来过,一团糟。反对也没有用啊,孩子生下来,不能扔掉啊,我不带谁带。呵呵。我们在外地安家,也是为了离开大人远点。我现在的情况,如果老人再参与,对家庭幸福有害无益。
       回复
  • hidden pl09092000

    2014-4-25 12:04

    大哲理
       回复
  •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