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你要去哪儿?

热度 1 已有 83 次阅读 2018-6-18 17:39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cla

早读课文《南辕北辙》,读到季梁碰到朋友驾车出行就问他到哪里去时,娃停了下来,自言自语说:“哦,他这样做是不礼貌的。”
我在旁边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反问:“为什么不礼貌?”
娃说:“他不应该问别人到哪里去呀,那不关他的事。”
我:“作为朋友,他的询问是表示关心,这不叫不礼貌哦。”
娃:“那为什么我平时不能够问邻居两兄弟到哪里去?”
他这一问我还真有些不知怎么回答。
娃平时和邻居两兄弟一起玩时,但凡人家中途要离开,不管是人家自己要走还是家长在外面叫,他都必定会问:“你去那儿?”有几次在门口碰到人家一家人正好出门,他也是直不楞登冲上去就问:“你们去哪儿?” 等人家给他说了大致安排,他经常还要追问细节,搞得人家半天出不了门。
他热切地想要和别人一起玩或者多玩一会的想法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这种查户口般的询问总让我们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我和娃爸跟他谈了一次,大意是说人家的安排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并没有责任向你告知。如果你舍不得朋友走,你可以问“你能不能留下来再玩一会?”如果希望朋友出门早点回来和你玩,你可以说:“我在家里等你回来一起玩哦。”但是你直接问人家去哪里是不礼貌的。
这次谈话之后娃似乎再没有冒冒失失问人家去哪里,我们还曾经对那次谈话的效果感到满意。
然后就有了今天早上这一出。。。
问和不问这个界限在哪里呢?我感觉自己一时也解释不清楚。除了是不是朋友以外,该不该问还取决于碰面的时间和场合,提问的语气,追问的程度等等。很多微妙的东西在里面。于是我只好说:“问这个问题要考虑人家是不是愿意回答,是不是有时间回答。如果你觉得不确定,你最好问‘你要走啦?’而不是‘你要去哪儿?’这样就把是否回答和回答多少细节的权利交给了别人。这个问法显得关心他人,也因此更加礼貌。
娃听了似懂非懂点点头。
我们都是慢慢揣摩才会找到那个恰当的点,因为社会化的过程单靠是与非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那些微妙的体会要更重要。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shenww

    2018-6-20 10:55

    这种情况生活中经常碰到呢。很多事情不是简单的法则可以概括的。所以我觉得教孩子社交其实蛮难的,教给他的原则如果他去实践就会因为各种情境变化走样变得怪怪的(有的人好像天生就会社交,但我家从上到下都没这福气)。就像你举的例子,如果问“你去哪里”是一个社交性的问题,那么大家点到为止就不存在尴尬。但如果进一步演变成对事实的探讨,那就麻烦了。根本可能是,可以问/说任何事,但心里时刻记得别人的意愿和感受(太难了)。
       回复
  • hidden 愚妈

    2018-6-20 11:12

    shenww: 这种情况生活中经常碰到呢。很多事情不是简单的法则可以概括的。所以我觉得教孩子社交其实蛮难的,教给他的原则如果他去实践就会因为各种情境变化走样变得怪怪的 ...
    说得太准确了!准确识别别人的感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太难。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