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是谁亲手剪去我的翅膀,却埋怨我不会飞翔?这个短片值得反思

已有 18 次阅读 2017-4-5 20:10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IzNTkxNA==&mid=2652400002&idx=1&sn=c5420e7036bea7a5afb79450529f70c2&chksm=84ee20e7b399a9f1cd5b00ad12964a7228d71f3663334ca913923ec6e3babcfdb43ae2f40de9&mpshare=1&scene=23&srcid=0405jOniN1SY6RbxuZypfhwF#rd
2017-04-05 《ALIKE》 鲁稚的阳台

本文转自公众号:西学东渐


《ALIKE》是西班牙导演Daniel Martínez Lara与Rafa Cano Méndez一道指导的动画短片,一经播出,在西班牙引发巨大轰动,先后获得64项大奖。虽然这部动画短片只有短短的八分钟,但却意味深长,值得每一位父母、老师深思。




故事开始,一位父亲正在往一个小书包内填装课本。小小的书包与巨大的课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沉重的学业负担。

这时,孩子张开双臂兴奋地跑向父亲,充满活力,仿佛一只即将展翅翱翔的雏鹰。孩子脸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笑容,而父亲却面无表情。

父亲送孩子上学校,沉重的书包压的孩子无法挺直身板,只能歪歪斜斜地走路。而父亲好像早已习惯了这种沉重的负担,虽然公文包同样压弯了他的身体,可他却仿佛感受不到痛苦,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周围,是一个黑白灰的世界,人们每天忙碌奔波于其中,脸上的表情和周围的环境一样死气沉沉。整个世界仿佛一个巨大而精密的机器,每个人都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部件,没有个性,没有自我,只是漫无目的地维持着这个让他们赖以生存的体制。

然而,在这个黑白色的世界中,却突然出现了一片绿洲,一个仍未向体制屈服的人还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在这个体制化的世界里显得格格不入。

孩子兴奋地看着这个保持个性的人,模仿着他的动作。父亲却不为所动地将书包递给他——学校才是孩子该去的地方,而这个追求梦想的人只不过是个不被需要的异类而已。

学校里,孩子们仿佛流水线上的小零件,被无差别地教导着,学习如何融入这个整齐划一的世界。每一个人都在慢慢褪去自己原本的颜色,磨平个性与棱角。

工作中的父亲也努力褪去自己身上的颜色,成为这个无差别社会机器中一个毫不起眼的螺丝钉,放弃个性和梦想。

日复一日,孩子仍然会对那个勇于追求梦想的人充满好奇,试图模仿他。而父亲则一次又一次将孩子从绿洲拽走,送到那个毫无个性的“学校工厂”里去。

终于,孩子屈服了。他仍然像展翅的雏鹰一样伸开双臂,却不是飞向梦想。他用飞翔的姿态接过沉重的、枷锁一样的书包。这一刻的画面冲击力足以刺痛每一位父母的双眼。

幸运的是,父亲终于意识到了什么。他带着孩子来到绿洲前。可那个追求梦想的人已经不见了。或许他也已经屈服于这个毫无生气的体制,又或许他已经带着自己的梦想离开了这个毫无希望的世界。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看着孩子失望的眼神,父亲灵机一动,自己站到了绿洲中央。放下公文包,两手空空地摆出追求梦想的生动姿态。这是短片的高潮,也是个泪点。

父亲的异常举动引来旁观者好奇的目光。在这个世界中,那些勇于保持个性、追求梦想的人仍然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异类。可此时的父亲已经不在乎这些。他只清楚地知道,不能让孩子的眼神失去神采,不能让他的生命失去活力。他用心让情感流动起来,用行动给孩子做出榜样——你可以和周围的世界不一样!

孩子丢下沉重的书包,再一次展开“翅膀”,飞向父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细心的您也一定发现了,此时父亲身体的颜色也不再在蓝色和灰色之间摇摆,而是稳稳地成为蓝色,他本来的颜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明天,以及明天的明天,这个世界还将继续运转。那位父亲会如何做?是回到现实还是开始为梦想抗争?

长按二维码关注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