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小时候学古诗有用吗

热度 3 已有 381 次阅读 2015-11-20 10:12 系统分类:育儿心得 打老虎 , 儿歌 , 诗词 , 唐诗

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

 

慢慢的,就长大了。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的奔走,到了家,烤着炉子,外边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灧晴方好〞。

 

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

 

约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月上柳梢头〞;灯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一夜鱼龙舞〞。

 

愁的时候,〝伫倚危楼风细细〞;乐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

 

小的时候,〝卧看牛郎织女星〞;大的时候,〝金风玉露一相逢〞。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

 

至于具体的用处,作为理科生,工作上的确用不到。但当年我情书写的是极好的,就凭这个,就觉得很值。

 

@张佳玮

 

孩子都要学说话的。最初学些什么好呢?

 

好诗都是音韵和谐、字句铿锵的,是语言的精粹。

 

你是愿意孩子从小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这样流转缠绵的句子,还是念〝全面推进XXX,总目标是XXX,以XXX为荣,以XXX为耻〞?以后他想起小时候的文字,是记起〝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好,还是〝叫一声阿姨好漂亮阿姨给你糖吃啊〞比较好?

 

就像,如果可以选择,你是希望孩子小时候听听舒伯特,听听昆曲,听听评戏河南坠子,还是让他听〝擦干一切陪你睡〞?

 

小时候,记忆里的声音,对精神世界是有影响的。诗歌,哪怕不明白意思,只是音韵,让他听着学着背着,都比读背些粗鄙词句要好些。

 

至于担心孩子不了解……诗歌哪有那么复杂?

 

诗歌的好处,就是纯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日常语言解释起来的话,鸟儿轻轻唱,落在河洲上;美丽俏姑娘,青年好对象。

 

哪那么复杂?世上到处是清澈见底的诗。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种句子,意思一读就明白,有什么难懂的呢?比日常语言难得到哪里去呢?

 

当然,宋之后诗爱说理,爱用典,一言难尽。那就教些《古诗十九首》,教些汉乐府,教些王维孟浩然。中国诗那么多,没必要非让孩子背《长恨歌》吧。

 

《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离开冰火岛前,谢逊曾逼迫他背下许多武功要诀,还说〝虽然你现在不懂,但先记着,将来总会懂的〞。

 

许多东西记下来,就是在心里生根。日后触景生情,总会懂的。

 

@叶存智

 

给六年级的孩子讲授古诗时,领读到〝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因为离家一年有余,我几乎心酸又感动得要落下泪来。可是孩子们全无感觉,只是大声读过,然后问我〝要求背诵么?〞

 

后来,我跟他们说,诗歌的美好,只有等到长大后才能懂得。

 

〝綉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总被无情恼〞。〝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 都是多么美好的意境,足以令人落泪。诗歌带给人最美妙的体验,大概是,在一个特殊的场景,你突然生出了特殊的感动,这时就会感觉胸中有一首诗非要吐露出来 不可;如果不能,只能感慨一句〝真美呀〞或〝好伤心〞,实在显得单薄,也是一大憾事。可惜,这种美好只有等到长大后才能领悟。

 

可是,如果没有幼年的文化积累和习惯养成,长大后再想领略这份美好,怕也是不现实的吧?

 

昨晚与友人聊天,她说幼读诗歌,未解其意,但是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体会到汉语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这是童子功,没有几年的阅读基础是难以达成的,这完全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日后的写作和讲演。彻底吸收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待到一定的年纪,诗中蕴藏的情感自然会浮出水面。

 

所以,或许是我们搞错了重点。问题的关键,不是是否要保留诗歌,而是应该怎样教授诗歌;不是应不应该背诵诗歌,而是应该怎样背诵诗歌。

 

同事有一个四岁半的小女儿。幼儿园小班。让她背诗,必然是艰涩困难。可是,她的母亲跟我说,孩子看电视时,只要看过几遍,就能背下所有的广告语。连语气声调都拿捏惟妙惟肖。我想,这应该不是个案。

 

广告的本质就是重复,藉此营造一种〝虚假熟悉〞的错觉。也许应该把这个例子迁移过来,不应该强求学生在一个小时或者一天内背诵出来,相反,应该不断重复、不断在他的耳边眼前晃荡,所谓耳濡目染,大概就是这样的概念。

 

说让小学的孩子领略诗歌的美感,这扯得有点远。语言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与其让他花时间模仿广告,不如多给他一些时间,让他在轻松的重复里,自然而然地学会背诵诗歌。

 

不要强迫,不要压制,不要引起逆反心理。要引导,要陪伴,要设置情景和画面。

 

就诗歌气氛的熏陶而言,家庭教育的效果其实是要胜过学校教育的。可惜,多数家长都忽略或者无暇顾及这一点。他们在接孩子时习惯性的问一句:〝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起到决定作用的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父母教了什么。

 

对了,让我把开头的故事讲完。

 

孩子们问我:〝这首诗要求背诵么?〞

 

我说:〝课本里没有要求。如果你们喜欢,就背;不喜欢就算了。考试不会出现的。〞

 

两天后,默写。在写了全部的字词后,他们提醒我说还有一首诗没写。

 

〝哪首?〞〝《逢入京使》。〞

 

〝不是没有要求背诵么?〞

 

〝我们都背过了!〞他们很大声的说。语气里是完成了额外任务的骄傲。

 

果然,全班只有两个孩子写错。

 

那一刻,在我心里燃起的是满满的感动,这比一百分的卷子更让我骄傲,因为我跟他们说的是〝如果喜欢,就背〞。而我知道,他们喜欢,绝大多部分的原因是来自我喜欢。

 

其实,背诵一首古诗,没有那么痛苦的。

 

@亚尔斯兰战记

 

为了长大以后我们面对三千世界里的无数美景时,脑子里出现的不是〝我X〞、〝牛X〞,而是〝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紫烟

 

这样当TA长大恋爱的时候,脑海中回荡的是: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白云洒金天心动,扇随君子携风流。〞

 

而不是:

 

〝爱情像糖,甜到忧伤。〞

 

〝离开你以后,才发现眼泪有些咸。〞

 

〝谁为谁悲伤,谁为谁绝望。〞

 

〝为什么,最后受伤的总是我?〞


路过
2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drs1888

    2015-11-20 11:50

    私塾教育背背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