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自武志红微信公众号 - “胡鑫宇”们,该如何去拯救?

热度 4 已有 84 次阅读 2023-2-3 17:44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昨日,失踪106天的胡鑫宇案件,终于有了定论。

 

 

越来越多细节被披露,胡鑫宇出走自杀的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

 

胡鑫宇本人性格内向、孤独:


内心常有避世想法,却少与家人、朋友做沟通,缺乏情感支持,缺少情绪宣泄渠道。

 

中考发挥失常,成绩严重下滑:


初中期间成绩不错,语文曾考班级第一,但中考因生病发挥失常,分数排名倒数。

 

高中无法适应,出现心理失调:


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等功能障碍,存在内疚痛苦、无意义感等情绪问题。

 

随之而来的,还有生理失调:


存在入睡困难、早醒、醒后难以入睡等睡眠问题,进食出现异常,感到恶心想吐等。

 


 

在「现实打击」和「身心失衡」的双重折磨下——

 

他于2022年10月14日离校出走,并在几百米外的荒废粮库内,用一根细鞋带自缢身亡。

 

身为心理学从业者,我看到这样的真相,震惊和痛心之余,也感到深深的惋惜。

 

俗话说,江河决堤,非一日之雨。

 

事实上,在胡鑫宇出走之前,他已经不止一次用文字、言语、行动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尝试告诉大家他活得很痛苦、很艰难、很无助,不知该怎么办。

 


 

但遗憾的是,他的声音和需求一次次被忽视,最终在极度绝望之下,走向了自杀的不归路。

 

胡鑫宇的悲剧,再次将青少年心理危机推到公众面前。

 

近年来,类似的青少年自杀案例,不在少数。

 

比如,

 

高速路推开车门跳江的上海少年;

在三亚海边轻生的大学生刘学州;

……

 

这时问题来了,

 

当孩子因厌学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父母该如何做,才能化解孩子的心理危机?

 

我想先分享来访者张女士处理女儿危机的故事,从中,我们或许能获得一些启发。

 

 


担责,还是指责?

 


张女士的女儿是一名初一学生,去年小升初的时候,曾跟胡鑫宇有过类似处境:

 

因为成绩跟不上、无法融入班集体等原因,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一进教室就心慌犯恶心,根本无法正常学习。

 

张女士第一次见班主任,是开学陪女儿去注册报到;


第二次则是学校首次月考,女儿考了全班倒数第三。

 

张女士很震惊,因为女儿在小学期间,成绩从未跌过班上前五名。

 

当时,在班主任的办公室里,三个排名倒数的学生站成一排,等待各自家长来“认领”。

 

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办公室,张女士感到一阵强烈的羞耻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而另外两名学生的爸爸,还没等班主任开口,就先将孩子狠狠批了一顿。

 

一出问题先责怪孩子,是很多家长的通病。

 

但张女士没有这样做。

 

因为她心里很清楚——

 

如果此刻身为大人的她,感受到的羞耻指数是10,那么身为孩子的女儿,可能就是20;

 

如果她再通过指责的方式,将责任全部推给女儿,那女儿内心的羞耻将会再度被放大。

 

她看了一眼女儿,只见女儿低着头,满脸通红地拽着衣角,不敢与妈妈对视。

 

片刻过后,她做了一个决定:

 

让女儿先离开办公室。

 

她自己留下来向班主任了解女儿的学习情况,接受班主任的“思想教育”。

 

回家路上,她尽管心里不好受,但由始至终,却没有责备女儿一句。

 

当孩子遭遇现实挫折时,优先呵护孩子的自尊——

 

这是张女士化解孩子心理危机所做的第一步。

 

很多时候,真正给孩子造成心理困扰的,不是挫折本身,而是被他人责备、嘲笑而产生的羞耻感。

 

这个时候,父母能够主动担起责任,维护孩子的自尊,显得尤为关键。


接纳,还是忽视?

 


张女士在班主任面前担下了责任,但孩子的问题,依然需要面对和解决。

 

晚饭过后,她心平气和地和女儿沟通了两件事:

 

① 你这次月考考砸了,妈妈也因此接受“教育”了,这件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② 但妈妈很想知道,在新学校里,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妈妈能为你做些什么?

 

当问题出现时,不去质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这样”,而是一起探讨“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这是张女士化解孩子心理危机所做的第二步。

 

当时,女儿低下头,沉默半晌,突然冒出一句:“妈妈,我不想去上学了。”

 

张女士再度感到震惊:“为什么呀?”

 

随后,女儿列出一堆理由:

 

老师上课讲得飞快,我完全听不懂,每次被点名答不出问题都很丢脸;


同学不是学霸就是社牛,而我学习不好,性格内向,一个朋友都没有;


我现在一走进教室就心慌,一上课就走神,完全学不进去……

 

如果你是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听到孩子如此消极的厌学情绪,你会怎么做?

 

很多家长的惯性做法是否定、忽视:

 

你上课不认真肯定听不懂啊;


你自己都不主动怎么会有朋友呢;


哪有那么夸张,你是不是在装病……

 

但张女士没有这样做,而是好奇孩子发生了什么,继续认真倾听。

 

原来——

 

女儿小学上的是私立学校,初中考进了公立的重点中学,无论是课本教材还是教学方式,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这份好奇和倾听背后,是对孩子处境深深的接纳。

 

跟女儿一番探讨过后,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氛围内,为女儿做了两件事:

 

① 跟班课老师沟通:暂时不在课堂提问女儿,给她自主学习的空间,减少溢出的压力;

 

② 报名家委会组织的周末亲子活动,陪同女儿一起参加,融入班级集体,结交新朋友。

 

“先试着适应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就转回私立学校。”她对女儿说。


Image


 

Image

自省,还是他省?

 


但化解孩子的因学习产生的情绪危机,绝不是靠妈妈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育儿是一场修行,养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

 

而身为家长,最困难的事情在于,透过孩子的问题,看见自己的局限。

 

难能可贵的是,张女士意识到了这一点。

 

向外寻求帮助,觉察自己的育儿盲区——

 

这是张女士化解孩子心理危机所做的第三步。

 

随后,她通过网络心理平台找到了我。

 

在咨询过程中,她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回顾了女儿的成长经历。

 

也就在这时候,她开始觉察到:女儿厌学情绪背后,隐藏着深深的自卑感。

 

这份自卑感,主要有两个来源:

 

① 女儿身材有些微胖,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她开始在意异性和同伴的目光。

 

② 针对女儿过去在学习上的优异表现,张女士很少给予正面的表扬和鼓励。

 

张女士分享一件往事:

 

四年级的时候,她给女儿报了个书法班。

 

当时女儿其实已经写得很好了,但张女士总希望达到更好,于是要求女儿一遍遍重写,一直写到跟原版帖子一模一样。

 

在她严苛的要求下,女儿最终练就了一手好字,拿下不少书法类奖项。

 

但从那以后,女儿却患上了“完美强迫”:

 

事事追求完美,次次想考第一,一旦做不到,就陷入强烈的自我怀疑和自我攻击。

 

小学期间,课程难度不是很大,对女儿来说,努努力考个第一也不是太难。

 

大家也没把她的“完美强迫”当回事,反而认为这是对学习有追求的表现。

 

如今到了初中,随着课程难度增大,在接二连三的挫败之下,女儿就开始出问题了。

 

从中,也折射出张女士在育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她给到孩子的价值确认,远远不够!

 

当觉察了这一点以后,她诚恳地向女儿道了歉。

 

“你其实一直都做得很棒,是妈妈过去的要求过高了,没有给予你足够的肯定,对不起。”

 

通过道歉,看见女儿的价值,承认自己的局限,从而帮助女儿更客观、中肯地认识自己。

 

肯定,还是否定?

 


走到这里,张女士其实已经很了不起了。

 

但,这还不是故事的终点。

 

后来随着深入自我觉察,张女士进一步意识到:

 

自己对孩子肯定太少,本质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从那以后,她开始把重心放在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上,努力学会自我接纳。

 

她开始以一个平凡妈妈的视角,适当向孩子示弱:

 

妈妈小时候学习也不好,连重点高中都没考上;


妈妈也不擅长跟人打交道,参加亲子活动也会紧张;


所以,一两次考不好,暂时交不到朋友,是正常的;


别忘了,你比过去的妈妈厉害多了,妈妈永远是你最忠实的朋友……

 

同时面对孩子,她不再事事要求孩子做到完美,而是——

 

更多地肯定孩子当下的成就与体验,帮助孩子重新建立自我价值感。

 

这是张女士化解孩子心理危机所做的第四步。

 

比如肯定孩子学习以外的成就。

 

过去,张女士一直反对女儿玩网络游戏,觉得那是不务正业。

 

但女儿总是偷偷躲在房间里玩,令她非常恼火。

 

直到某天晚上,母女两人推心置腹地聊起这个话题。

 

张女士问女儿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游戏。

 

女儿郑重其事地回答:

 

“在游戏的世界里,我有朋友可以聊天解闷,我还可以闯关升级获得成就感,可是在现实世界里,我啥也没有,啥也不是……”

 

原来游戏对女儿而言,更像是一个缓解现实孤独和挫败的过渡空间。

 

当理解这一点以后,张女士不再罗列出一堆玩游戏的弊端去反驳女儿,而是选择了鼓励和肯定:

 

“哇,你居然交到了朋友,还闯关成功了,快告诉妈妈你是怎么做到的?”

 

随后,母女两人热火朝天地聊到了半夜……

 

在一件件日常小事中,不断肯定孩子的价值,让孩子从事件和经历中,得到阳光而正向的回应。

 

这是帮助一个孩子重新树立自信的关键。

 

经过张女士长达一学期的努力,女儿逐渐变得开朗了起来,对学习不再抗拒,还交到了几个好朋友。




 写在最后 

 


这是一个普通妈妈,通过不懈努力,帮助女儿化解因厌学产生的情绪危机的故事。
它看着略平淡,没有一波三折,起伏跌宕,但这份清醒、爱和接纳却深深打动我。


倡导正面教育的珍·尼尔森博士,有句话在心理学领域流传甚广:

 

一个孩童,自出生起,就该被满足的两个需求——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归属感,就是和父母建立的天然而强韧的链接,遭遇挫折或危机时,让孩童相信自己始终有退路。

 

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就是得到周围环境善意的接纳,无条件被爱,让孩童心怀阳光,放心去成长。

 

如果,这两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孩童大概率会在被抛弃、被忽视的羞耻感中,容易出现厌学、叛逆、愤怒、无助、绝望等负面情绪。

 

他们也许会像胡鑫宇一样,挣扎着通过文字、语言或动作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但如果得不到身边人的足够重视,会受挫继而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攻击。

 

直到最后一根稻草压在身上,自杀成为最后的解决方式。

 

那么,满足孩子的这两个需求,需要父母给予哪些支撑呢?

 

张女士和女儿的故事,从一个小切口,给了我们四点启发:

 

一份担责,为孩子的自尊撑起安全的港湾;一份接纳,为孩子的无助提供坚实的后盾;一份自省,透过孩子的问题看见自身局限;一份肯定,为孩子的挫败重塑自我价值感。

当然,即便父母真正做到了这4点,孩子并非就可以从此一帆风顺,变成人中龙凤。


但可以肯定的是,TA会因此收获一个相对松弛、快乐、从容的求学生涯。


我想,经历此次“胡鑫宇”事件后,为人父母的我们真正要思考的问题是:
在心理危机面前,
你是要孩子“活下来”,还是要孩子拥有好成绩?

路过
4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