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爸妈网读贴记录——所谓优秀学生

热度 1 已有 343 次阅读 2011-11-27 15:05 系统分类:其他

昨晚在爸妈网论坛上看到了一个帖子《我来说说我教过的那些优秀学生》,是南京市某重点中学一位教师的发帖,其中有些议论我比较认同,抓住了家庭教育的一些实质,故把它摘录在此。
----------------------------
好学生为什么好?
我曾经仔细分析过好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他们的个性。
首先,好的学生,大多个性开朗,落落大方。很难想象一个很内向,或者见人不爱说话的学生,会非常出色。因为如果孩子不愿抛头露面,那么,他获得老师的关注会少,自主学习的机会会少。
其次,好的学生,大多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这里不说那些极端困苦家庭的个案,说实话我也没遇到过,只是听说而已。我说的只是普遍规律。什么叫和谐稳定的家庭?
我理解就是 ,父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家人可以保证晚上一起聚餐(现在人普遍都忙加班什么,那起码一周保证几次吧!),父母同时参与教育(这点很关键!我貌似没见过类似全职妈妈之类能独立培养出孩子的!可能我见识的少了。。。勿掐。下面会具体分析原因),家庭有学习的氛围,父母有终身学习的习惯(这点非常重要!)从父母职业来看,教师、科技文化工作者、公司白领等等,不大好说具体什么工作的父母孩子容易好。但有点可以肯定,父母在家中有学习的习惯,而不是每天忙到深夜喝地烂醉回来(即使为了工作!),这对孩子很重要。因为你要相信,孩子非常犀利,他们是看你怎么做,而不是听你怎么说。

关于学生的聪明
       人和人之间确实是存在智力偏差的。但是,就我们遇到的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表现在成绩和能力上的差异,却基本都不是因为智力导致的。是习惯、是恒心,是毅力,是这些非智力因素导致了学生最后的巨大差异。而作为父母,我们往往喜欢给自己的孩子找到聪明的理由,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但却。。。(粗心、马虎。。。)
       我可能用满极致的例子(非常聪明的学生,国际象棋冠军),只是意在让家长们体会真正的聪慧是什么,而绝无冒犯之意。
       认清自己的孩子,只是普通人,正常人,似乎是更诚实和成熟的做法。因为我们普通,所以我们不要依赖天赋。因为我们正常,所以我们必须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养成。是不是更好呢?
       其实,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几乎完全依赖家长。从他(她)进入学习状态的第一天开始,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我们抱怨我们的孩子沉迷于电脑电视时,请先扪心自问下,你每天下班回家后,可有也以电脑和电视为娱乐消遣、打发居家时光的主要方式?如果你是这样的,那么,就别怪孩子如此。你可有每天自觉阅读的习惯?你的孩子是否可以看到你读书读报的样子(不强求每天如此,每周有个2、3回)?如果你没有做到,却让孩子不要看电视不要玩电脑,去看书,那么对不起,你非常没有说服力。而且,你的行为已经给孩子一个潜在的概念。那就是:“看电视、玩电脑=享受,舒服。看书=惩罚,无趣。”
       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前出现和展示的形象,始终是吃饭、睡觉、玩乐、做事没有规划、对未来没有展望的,那么,你的孩子也必将如此。相反,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他(她)的父母,有阅读、思考、反思、计划,那么,不用你反复唠叨,他(她)也会跟着效仿。
       老话说地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
       真正优秀的学生(不单单是成绩好),都是能够主动学习,和享受学习之乐的人。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苹果宝宝熊

    2012-4-13 15:34

    看了日志里的其他几篇文章,作者大都提到了父母自身的榜样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以前经常关注的是孩子的亲子英语的开展,书啊资源啊等等,偶尔也在想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很关键的东西被忽视了?有时是要停下脚步再想一想这些关键性的东西,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不然事情的发展可能不是我们期待的那样。再想想,让思路更清晰一些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