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致我的兄弟》前言

已有 162 次阅读 2015-10-28 20:36 系统分类:影音记录 中国大陆 , 莫里斯 , 心里话 , 出版社 , 代理人

在谈这本书的编辑工作之前,我先来谈谈结缘莫里斯`桑达克作品的经过吧。
  2012年7月的一天,也是桑达克去世两个多月后的一天,莫里斯`桑达克的著作权代理人通过别人介绍,与我们建立了联系。说心里话,当时我觉得有些突然,因为之前已经有国内出版社出版过他的作品了,按照惯例至少人家有优先权吧。然而……结果……那几天我处在一种兴奋、期待、忐忑之中。……后来的大半年中,经过无数次沟通、无数次争取,最后终于与对方达成共识,签订了版权引进合约(我们这次引进了32本桑达克的作品,将在3年里分批分期地出版)。合约是在2013年3月回来的,那天,我自己为自己庆祝了一番。
  从合约签订开始,我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在2013年5月,桑达克去世一周年的时候,能将他的遗作《致我的兄弟》在中国大陆出版,以表达我的缅怀与敬意!可是因为图片文件等问题,没能实现。这也成了我的一个心结!直到2013年年底图片到位,之后对译文多次打磨,并得到多位专家朋友及桑迷朋友的认可后,才能让我在桑达克去世两周年之际,顺利推出。
  今天,我来说说我编辑《致我的兄弟》一书的感受吧。
  这本书是桑达克1995年在他哥哥去世后写的,书稿完成后,他一直把它放在抽屉里,直到2012年5月8日他去世之后,才由美国哈勃考林斯出版社在2013年2月出版面世。
  在拿到书的初始阶段,我并没有看明白这本书,觉得虚幻而懵懂,但又夹带着一丝哀伤。这样的感觉让我失去了编辑这本书的信心——是不是其间藏着的内核、藏着的宗教意味、藏着的他所经历的人生故事等等东西,我一点也不了解的缘故呢?我是不是应该先去读读他的个人传记才能继续呢?就这样,在犹豫中,在忐忑中,在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中,慢慢推进着。不过我有一个基本判断,这绝非是给孩子读的作品(后来看一篇介绍,这部作品适合那些读他作品长大的读者),我不能以惯常的思维与判断来做这本书。首先在译者的选择上,就不能依赖我熟悉的儿童文学领域的译者,我希望找到一位熟悉西方文学作品,对桑达克有一定了解的成人作品翻译家来翻译这部作品。在几经了解之后,我找到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翻译家张建平老师,当我将我的用意告诉他之后,他回答的是:我试试看!两个多月后,张老师才发来一个近千字的初译稿。因为这本书的文字很诗意,像诗歌一样,加上桑达克式的跳跃与幻想,翻译难度可想而知。但张老师发回来的译文,将那种诗意、想象、复杂的情感、看似混乱的隐喻都表达出来了,让我看明白了其中的某些东西,也增加了我编好这部作品的信心。
  这部作品的灵感,来自于莎士比亚带有传奇色彩的诗剧《冬天的故事》。《冬天的故事》讲述的是西西里国王因为忌妒、猜疑,导致兄弟反目,众叛亲离,在经过十多年的痛苦遭遇后,终于幡然省悟,最终苦尽甘来,皆大欢喜。桑达克借用了莎士比亚这部传奇剧中关于兄弟的主题,以童话加插图的形式,表达了与其去世的哥哥在天国相聚的愿望,而其中的某些细节,如故事的背景地之一波希米亚,来自于《冬天的故事》;盖伊与大熊的对话,“对我来说悲伤的谜最好。我有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冬天的谜——我要悄悄告诉你——最小的蟋蟀也别想听见……”脱胎于《冬天的故事》中西西里国王的儿子与母亲的对话;盖伊被大熊吞噬,在《冬天的故事》中也有类似的描写,只不过被熊吞噬的是国王的一个忠臣。
  这本书看似写给他的哥哥或至亲,是他为思念或缅怀而写,是为释放痛苦而写,但在编辑完成后,我觉得不仅仅是这样。这本书其实是写给桑达克自己的,是一部给自己的挽歌,是对自己的一个告别献礼,是桑达克向崇敬的大师致敬的作品,是喻示桑达克一生情感归属的作品……
  就如桑达克生前密友、剧作家托尼?库什纳所说:“在这些篇幅里,莫里斯似乎对与自己名字相联系的每一个主题,每一个节奏,每一个充满诗意的、可见的比喻,进行了华丽、疯狂、令心骤停的压缩,从而把他创作的那个世界,包括它的每一个角落,全部聚合起来,然后又把它释放开来。”还有著名评论家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前言中也说到:“桑达克表达出与他去世的兄弟杰克团聚的愿望,这是他有生以来最强烈的一次表达,他似乎接受了莎士比亚笔下一个人物清楚提出的挑战:‘投身于无人航行过的水域/无人到过的海岸。’”我由此理解了这本书中所传递出来的厚重与伤感,理解了桑达克阴郁的情感。
  桑达克想要告诉读者的是: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国的话,那么只有在经历了常人难以经历的磨难之后,才能进入。而爱,是无比宏大的一个东西,当人全身心地去爱一个人的时候,满心满眼只想把他吞下,把他揉进身体里……《致我的兄弟》就是这样一部磨难与爱并存,伤感而温暖的作品。
  在基本理解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了又一个漫长而困难的编辑过程:如何把词语的准确表达与情感融合一致。首先遇到的,就是书名的问题。英文书名“MYBROTHER’SBOOK”直译是“我兄弟的书”。这个书名有两个问题,一是表达的情绪跟内容的诗意不太协调;二是总觉得有点歧义,到底是写给我兄弟的一本书,还是这是兄弟的一本书……在反复阅读内文之后,我们起了两个名字:《我亲爱的兄弟》和《致我的兄弟》。前者是觉得用“亲爱”二字能传递一种情感,读起来也很有意境;可后来还是推翻了这个名字,主要考虑情感表达是不是太直白了,太过具体,也不够大气,没有将桑达克对兄弟的弘大之爱的氛围传递出来。最后选定用《致我的兄弟》做书名,我的考虑是,这本书是写给“杰克和盖伊”的,是写给做着同样梦的兄弟的,是写给桑达克自己的,是写给桑达克崇敬的那些大师们的……用这么一个看似简单却留有空间的书名,更适合这本书。
  其次是书中有几个用词和表达的问题,比如“杰克被弹射到冰封的大陆——成为一个雪人,如石头般牢牢地插在水里。”从原文来看,不是指代一个具象的雪人,而是一个像雪人一样的影子。在推敲几次之后,后来改为“成为雪样人影”,那句“插在水里”的“插”字,是一个自然落下后的状态,其原意中有被动的意思,可能用“困在水里”更合适一些。像这样的词句斟酌,在书中有七处,在与原文对照,在翻阅桑达克的一些研究文献之后,在与其他桑迷沟通探讨之后,做了确认和修改。改后的译文最后也得到了译者的认可。
  说实话,桑达克的每一部作品,都留给我们无数猜想与探讨研究的空间。如著名作家彭懿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到的:“学者们每年都会发表大量的论文来解读桑达克的作品,孜孜不倦,不要说情节和画面了,连每一根线条、每一种颜色都研究到了,可依然还是会有新的发现。”这本《致我的兄弟》也将会是一本让无数读者、研究者着迷并去探索的作品。作为一名桑迷,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在我的编辑生涯中,有幸成为桑达克作品的责任编辑,幸福不言而喻!
  颜小鹂
  2014/4/24于办公室
 已同步至 百利甜的微博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