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小学生用功术7(续)

已有 279 次阅读 2010-10-18 17:58 个人分类:育儿经 系统分类:育儿心得

小学生用功术61:速度和正确同样重要
    教孩子做功课时,父母常会说“慢一点没关系,只要做得正确便好。”可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相反,因为像“读书、写字、计算”这种以正确为最高前提的单纯作业,做得快可以提高精神的紧张度,往往和正确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打字高手,以惊人的速度打字,而几乎没有错误,这不仅是单纯的熟练而已,由于打字速度的加快,产生了对工作的集中注意力,以正确度表现了出来,如果请打字高手慢慢打,反而使注意力分散,因而会错误百出。也就是说,当面对“读书、写字、计算”这些作业时,如何使精神集中于课题上,是提高正确度的重点。而要集中精神,加快作业速度,也是不可缺少的。
   当然,一开始也许“”和“正确”不能两全,那么与其求正确,不如先把重点放在养成快速的习惯上,则是一个好办法。

 

小学生用功术62:训练速读有助于学习
    检查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的考卷,从他们的答案中,往往可以发现,他们不了解问题的要求和意思。换句话说,他们在寻找解决方法以前,连该回答什么都不知道。
   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从观察他们念问题的方法,就可以立刻了解到,他们大部分是用眼睛一个字一个字看下去的。这样就算把字念出来了,但文章的整体意思,却极难掌握。就像在一个大操场上,动用许多人的排字表演一样,如果我们光注意每一个人的动作,那么就会完全搞不清楚全体人想要排出来的字到底是什么。
   对于有这种缺点的孩子,有必要让他们彻底好好读书,但并不是一般的读法,而是训练他们尽量速读,这是提高所有科目成绩的关键。比方说孩子读过之后,父母立刻问他们“书上写了什么”“结尾怎么样”,这是帮助他们养成能大略抓住重点的诀窍,而且相当有效。

小学生用功术63:及早养成默读的习惯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会字的读法时,是从一个字一个字开始读的,渐渐进入可以一口气读两三字一组的片语、字群,乃至文章的段落。每次读的单位愈大,读书的速度也愈提高。这个阶段,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养成默读的习惯。
   通常随着读书速度的加快,我们自然都会养成默读的习惯。不过也有少数孩子,还一直无法摆脱逐字逐句出声读,或嘴巴不动就没办法读的“念书”习惯。前面虽然说过,发出声音读书很有效,但那是建立在能够默读的基础之上,刻意去运用的情况。
   为什么默读的习惯很重要呢?因为随着读书速度的加快,知识与情报的获得能力也大为增加;同时,在思考事情时不可缺的,也就是脑子里在运转的语言,用法会更加熟练。而平常我们默读时,眼睛过目的地方,和头脑里所理解的部分,两者的差距会加大,因而读书速度可以加快,同时也能训练头脑对文字的解释、重组、批评等活动。
   对现代人来说,默读已是理所当然的习惯了,这和知识的发展有重大的关系。因此,如果孩子还一直改变不了口读的方法,最好尽快改成默读。这样对孩子的未来,会有极大的帮助。

小学生用功术64:加强写字与计算,能培养实力
    很多人批评,最近孩子的基础教育是“歪斜的三脚架”。因为,过去一直被视为初等教育三大支柱的“读书、写字、计算”之中,写字和计算如今都极端恶化了。在这种不平衡的基础之上,要再堆积什么,都会纷纷滚落,正如三脚架的两腰矮了半截一样。
   至于“读书”,最近因为电视和漫画等的影响,就算读得不够,也还有颇多学习的机会。然而在“写”和“算”方面的训练,就要父母多用一点心思了。
   很多父母表示“低年级的孩子,对于练习写字和计算,觉得很无聊。”因此母亲不敢太逼孩子,其实越是低年级的孩子,越是保留着原始的幼儿心性,对于单纯而机械性的训练,并不如父母想像的那样觉得很痛苦。
   但如果长时间训练,就会出现幼儿心性中的另一个特征——“腻烦”。至于象这样机械式的训练,与其集中学习,不如反复学习来得有效。因此,就算只花一点点时间,只要持之以恒,每天重复练习,那么孩子非但不觉的痛苦,而且可以建立稳固的“读书三脚架”,往后便能不断累积,加强实力。

 

小学生用功术65:有趣的读物,可以加强理解力 
 前面已经提过,对小学生来说,与其理解每一科目的课本内容,不如加强他们的读书理解能力,才能提高成绩。
   有一位非常喜欢棒球的小学生,他因为收集职业棒球选手的照片,而会读选手的名字;因对报纸上的体育版、有关棒球的书感兴趣,渐渐地能够理解困难的说明内容。这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本来并不很好,他的父母还担心他的学业,可是不久之后,那孩子不但语文成绩,甚至算术和社会科,也在班上拿到第一、二名的好成绩。
   其实不只是小孩,大人也一样,没有比让自己读一本自己不想读的书更难受的事了。为了增进孩子读书的理解力,首先就要让孩子读他们感兴趣的读物。如果这是和语文、社会科、算术有关的,那么无疑对于学科内容的记忆,会很有帮助,虽然有时并不见得直接有关。与其让孩子心不甘情不愿地面对书桌,还不如让他们多多阅读感兴趣的东西,对提高成绩反而有效。

小学生用功术66:词性要严,语汇要松
    有一个孩子作文时,写了这样一段句子:“下次当我打击的时侯,一定要打中。”假如你念了这句子,会对孩子怎么说呢?写成“当我打击的时侯”有点奇怪,那么是不是应该写成“我当打击手的时侯”呢?或者活用“当……的时侯”而写成“当我到球场的时侯”“当我打棒球的时侯”呢?但是,这真的是孩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吗?
   其实这孩子想要说的是“当‘轮到’我打击的时侯”。
   我想,这孩子本是想使用新学到的生词“打击”,而且从这生词,他也想像到球棒真正传到自己手中时的情景。因此,如果光改成“我当打击手的时侯”,可能令人联想的是下一次的比赛,或更长久以后的事,而失去了真实感。
   很多人表示,我们不应该把下雨的声音,硬性规定成“淅沥淅沥”,如果确实站在培养孩子丰富的想像力、独特的表现力的立场,那么过分限制孩子的词汇是不对的。但是构成文章基本“词类结构”的用法,却有必要严格训练。这篇作文的例子,就因少数字的混淆,而使文章的结构和语意交代不清。

 

小学生用功术67:寓算术于日常生活
    像算术这种必须日积月累的学习科目,一旦遇到难题之后,就很难跟上进度。可是学校里的教学进度,却不会特别配合跟不上进度的孩子,怎么办呢?
   这种“落后”现象最容易产生的时侯,据说是出现小数、分数的三、四年级。和过去的整数加减乘除不同,因为加进了新的数字概念,因此对小孩来说,实在很难理解。这件事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克服这分数、小数问题,那么非但孩子的功课不会落后,反而是提升成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因此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越早让孩子熟悉分数、小数、百分比等概念越好,例如“给你二分之一个苹果”或“零用钱的百分之二十五要储蓄起来”等。平常遇到机会,不妨多多利用。
   如果平常在生活中,能透过具体的事物来教孩子,那么孩子一旦遇到新的数的概念,感觉上也会比较容易理解,学校的课程进度,突然间由整数进入分数时,也不至于因为慌乱而无法了解。

 

小学生用功术68:借划拳训练计算能力 
 目前学校中以算术为主的所谓落后现象,似乎比想象中更严重。虽然原因很多,但至少计算的基础训练不够,显然要占原因中的相当重要部分。
   由于学校教学进度的急迫,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学生,因此家庭中的训练就变成主要的了。尤其加法和减法的基础——补数关系,也就是一和九、二和八、三和七等加起来等于十的两个数字关系,必须在低年级之内,学得滚瓜烂熟才行。
   父母可以用划拳式训练法,帮助孩子做好计算的基本训练。例如父母伸出三根手指,然后小孩必须伸出能将其凑成10的数目,那就是伸出七根手指。当然,这时侯可以两手并用。
   就这样反复多次以不同的数目练习,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孩子反应的速度也加快,不再需要考虑就可以立即反射地答出来。
   就像这样练习,以后不必用手指,只凭嘴巴出声或写在纸上,就能正确计算,而有进步。
   这种方法的长处是,可以养成孩子的反射性对答能力。在玩划拳游戏中,不知不觉培养了计算的基础能力。

 

小学生用功术69:单纯的计算是数字感的基础
    小学的算术,在程度渐渐加深之后,最后终于会出现连父母都不容易了解的“集合”概念。在这种时代风潮之下,过去曾经占初等算术中心地位的计算练习,往往有被轻视的倾向。然而像这样忽视计算练习而急着往更高深的课程猛冲的做法,绝对无法增进算术的真正实力。
   因为所谓计算的练习,目的并非只为导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正确答案才做的技术练习而已。确实,单纯的计算问题,容易令人厌烦,反复的演算,表面上看来也似乎很浪费时间和精力,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可是从这看似浪费的反复之中,孩子对于“数目”这东西,却在不知不觉之间,感到亲切,而能渐渐建立起切身的“数”的概念和“量”的概念。
   现在的电子计算机如此风行,看似枯燥的计算力,尤其易遭人们忽视。因此,父母若能多加强孩子的计算能力,将有助于他的数理能力。

 

小学生用功术70:给孩子真正的工具书
    配合孩子智力发展的阶段,分别给他们不同程度的教材,确实可以避免加重孩子的负担。可是,很多父母每年忙着换买不同年级用的各类图鉴或百科图书,这就有必要考虑了。因为一来是这样做不好;二来确有必要让他们看大人用的东西。
   理由是:就算图片、装订方法、项目种类、说明的深浅等,在质量上会有差别,会随着年级不同而改变所用的百科图鉴,但孩子用起来,还来不及产生亲切感和熟练度,就又要换了,如此在脑子里就很难对这图鉴建立起什么印象了!
   相反的,大人用的图鉴或百科辞典,每一项的说明多半为分阶段说明,孩子可以依他们想知道的程度而分开使用。当然因为不必换着买,因此可以彻底使用同样的书。这和专供孩子用的不同,是更“真实”的,也是比“几年级用”的程度更适合,而能永远用下去的工具书。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