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为什么我不把时间花在陪家人孩子,却去谈论绿袖子们(转载)

热度 5 已有 354 次阅读 2013-4-21 22:21 系统分类:心情随笔 孩子 , 蔡元培 , 绿袖子 , admin

admin苏武说:不要讨论了,时间留给家人和孩子。
而我却站在书柜前,看到多年前的马丁·路德金,放弃了陪伴孩子,走出家门,
因为他写到:“当你试图向六岁的女儿解释,为什么她不能像电视广告里那样在公园嬉戏玩耍,却怆然词穷……”

中国真不是一个适合养育孩子的地方。
奶粉、食品、污染、教育、谎言……,每个初为父母的人都不得不经历这无数的焦虑。
我们苦苦追寻正确的教育理论,我们殚精竭虑地操劳与付出,为的是什么?
因为我希望我的孩子健康、睿智、真诚、自信、勇敢……
因为我希望将来她的精神和灵魂能达到我从未触及的高度

所以当一个一个ID被无声封禁,当一个一个网友因为想活下去而噤声、隐晦、调侃、和稀泥时,
我实在无法去选择做沉默的大多数。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而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完成他的人格(蔡元培语)
我希望将来能够和孩子一起打开我们巨大的书柜,我给她读历史上那些闪烁的思想家,
我指给她看约翰·密尔说的——“一种言论如果有害,就需要更多的言论来校正、稀释、中和,而非历行禁止”
希望那时候我们已在更好的环境中,而我不会一次次地脸红。

admin苏武说,不存在言论自由。
我原本的理解是:言论自由要在站规范围之内,不要政治、宗教、色情、广告、灌水、人身攻击……
除了这些明规则之外,都是允许的,而不存在“潜规则”

admin们又说,这是一个“个人网站”,难道言下之意,网站的所有,都属于“个人”?
我不敢完全苟同。你可以说这是一个由私人出资建设的网站,
但这个网站的生态环境,每个资源每个发帖每份唠叨,却是每个参与的会员来建设的。
他们与你们的区别,一个是他们没有直接出金钱,另一个是你们拥有无上的权力,你们可以生杀予夺。
说到这想起另一位admin“牧歌”,他曾经宣布:即时起,凡是谈论和绿袖子相关的,煽风点火的一律封禁。
这个帖子后来删了。但我就是那时候无法控制地第一次在八版发文章。
无意讽刺,只是我想起了昆德拉写的“牧歌”那一章
“《创世纪》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上帝创造了人,是为了让人去统治鱼、禽和其他一切上帝的造物。当然,《创世纪》是人写的,不是马写的。……是的,即使在血流成河的战争中,宰杀一匹鹿和一头牛的权利也是全人类都能赞同的。”

无意冒犯“牧歌”,也许这个ID是来自音乐而不是文学,
也许这个ID只是为了执行admin团队的决策,干了脏活累活,去宰杀那些试图怀疑田园牧歌的动物们。
我想说的另一个常识是:“如果不受到外部制约的限制,任何既定的个人或群体都将对他人施以暴政”
admin团队,你们正在流露出这种“暴政”的傲慢,
我们甚至不知道那一个个ID消失的原因,甚至看不到他们生前的只言片语。

admin们可能会说我们这是为了引导论坛秩序,给大家一个更好的环境,
但我更喜欢勒尼德·汉德法官说的——“正确结论来自多元化的声音,而不是权威的选择”
是的,我们宁愿自己判断,而不愿意由权威来过滤。

无数人赞美过这个论坛,赞美过admin苏武,赞美过妮可妮子,
我宁愿相信所有的赞美都是对的,我期望绿袖子被证明是错误而来道歉,
我期望这里被证明是一个充满理想的虚拟世界,所有人都为了公益在奉献……
但是,“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毫无意义”。
如果因为批评admin就会成为异端,就有失去ID生命和全部文章的风险,
那我们的赞美还存在一丁点意义吗?

绿袖子是个异端,她言语激动,毫无避讳。我不完全赞同却很欣赏她。
但我不明白的就是这几天越来越多的ID消失,难道几万人的论坛就容不下一点杂音?
须知“容许空气中充满不和谐的声音,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力量的象征。”(约翰·哈伦 大法官)
所以,你无法阻止更多人开始疑心绿袖子们触及到某个脆弱的节点……

我读书是为了明白事理,我教育孩子是为了她能幸福能有健康的灵魂,
我认为封杀一个ID无异于在虚拟世界割断一个人的喉咙。
但是,一如茨威格在《异端的权利》中描述,无数ID还会继续“蚂蚁对大象”的抗争,
因为——
“烧死一个人就是烧死一个人,而决不是捍卫什么真理”

注:所有引用来自正规出版物,不涉及政治,请勿篡改阉割!

(BTW:没想到会收到这么多贝壳和回复,实在不知道怎么回应,只能像田鼠阿佛一样,红着脸给大家鞠个躬)
(第一季结束)
------------------------------------------------------------------------------------------------------------------

今天也补充回复一下那位用道具占了沙发的”酒酿圆子“,
昨天让你的言论挂了一天,大家刚好可以见证,如何有更多的言论来”校正、稀释、中和“,
最终得到什么样的”正确结论“,大家心中自然都有选择。
我浏览到有一位回复得很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都超越了我之前所想。

既然”酒酿圆子“这么辛苦跳到沙发上来,咄咄逼人地要回应,我就小心翼翼地避免谈到政治而越界。
1.工作。马斯洛有个需求层次理论。如果你处在生存威胁层次,那你的行为很可能是不敢违抗。如果你已经发展到”尊重需求“或”自我实现“阶段,那你的行为是由你来选择。现在优秀的公司都会倾听员工的意见。我听说Hi版和苏版的选择是离开某个论坛,而创建了这个爸妈网,去”自我实现“他们的理念

2.马丁路德金。我曾经受教于一段话,说不要以为历史都是必然。耶稣是偶然,马丁路德金也是偶然。这些偶然的人推动了人类灵魂的提升。学生时代我幸运地碰到了很多良师益友,例如某位教授,作为女性,却推动废除了某项不公正的制度。面对这种人,你会真正感受到灵魂的震撼,你会眼眶湿润,你无法想象那么强大的力量藏在那么瘦弱的身躯中。
所以不要以为一切都是必然,包括论坛这次。所以我和妻子丝毫不怀疑人类灵魂能达到的高度,这些人就像夜航中的灯火,很少很远很微弱,却能带领我们穿越无边际的黑暗。

(第二季结束,本以为说明白了)
---------------------------------------------------------------------------------------------------------------------

今天看到”酒酿圆子“还在沙发上跳着,只能开第三季了,不过回答太直接就好像把自己8了一遍。 

工作上我既不在官僚机构也不在富士康,家里不缺米,本领不差,热门行业。 
所以只要不惹政治把领导给坑了,其它什么言论都没顾忌。领导和我们称兄道弟,还总叮嘱我们讲义气别跳槽。 

对现实中的自己有点羞于描述,回顾了半天,不如说一下自己身边的人。 

1.父母对我很宽容,我初中在食堂门口写了个纸条,结果没多久学校广播就严肃通报:有人在食堂贴大字报! 
高中时候买早餐和学校领导抢油条,结果拖累了班主任和我一起被叫到办公室。
回想起来那时候父亲都是笑笑,把家里带来的大罐小罐的菜递给我, 然后去班主任那儿谈话,从没告诉我最后的内容。 
大学回家过年,我已经开始在火炉边看越来越多和专业无关的书,翻厚厚的《西方政治思想史》
我告诉父母我有些事情没想明白,所以想看看书里面有什么道理。 
他们只是叫我早点睡觉,没有劝诫或阻止的我的选择,常对我说:你一定要去更大的城市 

2.大学刚认识妻子的时候,她正和同学印了个刊物,却被告知是非法出版物而亏了大钱。 
于是我高兴地跑去从那堆刊物里拣走两本,因为不用给钱。 
后来就是她做义工,给自闭症的孩子上课,我负责在夜晚做保镖送她回宿舍。
她还做了些稀奇古怪的事,有一次说西藏招志愿者保护什么什么,她从明天开始要跑步锻炼。 
我劝她说你会死在上面的。估计我这个伟大的论断救了她一条小命。(她到了云南那种海拔就病得进了医院)
她有很多缺点,写了无数蹩脚的小说,经常发火……但她却是我这些年最好的选择。
她能理解我忽然的情绪和没理由的激动,她容忍我不务正业,码上半天毫无意义的文字。 
她常对我说:既然你这么想,那就去做罗。
她又经常怒斥我:你都是有孩子的人啦,被劳教了谁养家啊!

3.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年代,基本影响了我后面的人生。
我结交的那些朋友,跟随的那些老师,按很多人的看法,都是理想主义者。
他们乐此不彼,你会奇怪他们的青春期怎么那么长。 
他们有些想法成功了,但更多的失败了。
他们几乎不可能成为马丁路德金那样的“英雄”。 
但我总会想起,第一次在图书馆读到的那句诗——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4.只有理想主义者才能改变世界,你信不信? 

5.奈保尔的父亲是一位小报记者,他始终热爱写作生涯,却每天报道着鱼和鸡蛋的价格。
他一直默默无闻,未出版过一本书。他也告诉儿子,不要放任自己默默无闻,
但是如果默默无闻了也没关系,只要在做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他的儿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6.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去年9月份的一次演讲,被誉为媲美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
因为她重新诠释了“美国梦”,她说——

"We get there because of folks like my Dad...folks like Barack\'s grandmother...
“我们能在这儿,来源于像我父亲那样的人们……像巴拉克(奥巴马)的祖母那样的人们……

men and women who said to themselves,"I may not have a chance to fulfill my dreams, but maybe my children will...
maybe my grandchildren will. 
来源于那些男人和女人,他们会对自己说:“我也许没有机会实现梦想,但也许我的孩子们会有……
或者我的孙子们会有……


So many of us stand here tonight because of their sacrifice, and longing, and steadfast love..."
所以,今晚我们这么多人站在这里,只因为他们的牺牲,期盼,和难以动摇的爱……“

7.我对孩子的爱就是这么冠冕堂皇

路过
1

鲜花
2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3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faye07

    2013-4-21 22:22

    很有道理!
       回复
  • hidden 易水寒/shl

    2013-6-8 15:18

       是那个意思嘛,“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回复
  • hidden hwl2009

    2014-5-22 13:56

    好长的一篇,看得有点头晕,不过最后还是有点悟出个什么来着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