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孩子,有他自己的步调 (父母减少挫折感)

热度 3 已有 362 次阅读 2011-10-21 08:32 个人分类:education 系统分类:育儿心得 儿童教育

(转载于父母必读,2011年7月,教养前线专栏,陈忻)


教养前线

在育儿的道路上,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体验到挫折感,其实,这并不是来自于孩子的行为,而是来自于我们自己。

孩子,有他自己的步调

/陈忻(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

Part1  小剧场

主角:果果(10个月),果果妈妈

镜头1:果果坐在地上,扔积木。果果妈妈大声喊:“不要乱扔东西!”

镜头2:果果坐在地上,扔小车。果果妈妈大声喊:“不要乱扔东西!”

镜头3:果果坐在地上,扔图书。果果妈妈大声喊:“不要乱扔东西!”

画外音:噢,不,妈妈的噩梦由此拉开了帷幕!

点评:

这样的场景在育儿网站的求助栏里屡见不鲜。身为父母,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总是充满了焦虑。这些焦虑值得吗?其实,很多时候,焦虑源自于我们自身,因为我们习惯于从成人的角度去看孩子,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在这样的前提下,一旦达不到预想的教育效果,我们就容易对孩子动气。事实上,10个月大的孩子不就是喜欢扔东西吗?这是孩子的步调。如果我们不让他丢,他不听,继续扔,那么亲爱的,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正常的小孩。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孩子各个发展阶段的规律,我们对孩子某些行为的看法就会改变,我们本身也会变得更宽容。

 

Part2  追踪宝宝的步调

1.就爱扔东西

榜样妈咪回忆录

记得大宝刚开始丢东西的时候,我感到很高兴:“哦,这个阶段终于开始了。”我们把这个当游戏,他丢我捡,而且我注意到他在密切观察物体的降落过程。实践证明,这样的经历并没有让他养成乱丢东西的坏习惯。况且这个发展阶段持续了几个星期,就结束了。

点评:

宝宝6个多月到1岁左右,开始对周围的物体感兴趣。他们会通过丢玩具,观察物体的移动,同时也观察自己的动作和周围物体的关系,观察空间关系等等。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这个阶段。这段宝贵的日子,是宝宝好奇心、探索欲迅速发芽生长的时期。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个规律,就不会那么焦虑,而对孩子丢东西感到生气了。所以说,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发展规律,可以避免和孩子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减少我们很多不必要的挫折感。我们的心情好,孩子的心情也好。

父母必读温馨提示:

当然,7个月的孩子因为探索丢东西和2岁的孩子发脾气丢东西是有区别的。2岁孩子因为发脾气而丢东西,是需要我们教育的。所以,我们要注意孩子的年龄和当时的情景。同样的事情或者孩子的行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情景下,意义会不一样,我们和孩子的互动也需要有所不同。

 

2.问题严重了,开始说谎了?

焦虑妈咪论坛求助

今天晚上我在烧菜,嘟嘟自己开冰箱打碎了两个鸡蛋。我后来才看到。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不是我弄的,是你自己弄的。”大家说说看,3岁孩子居然说这样的话,是不是撒谎的苗头?我心里真着急。

点评:

三四岁的孩子,说到现实与愿望,常常分不清。有些话在成人看来像是撒谎,其实那并不是真正的撒谎。这提示我们,父母不要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这不仅会误解孩子,也会给我们本身带来强烈的挫折感。不要轻易给三四岁的孩子贴上撒谎的标签,指责他们不诚实。也不要明知故问。比如,已经知道鸡蛋是孩子弄碎的,那就没有必要问他啦。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孩子很容易为了逃避责罚而幻想“不是我干的”。遇到了这样的状况,父母只要说事实就可以了:“我看见你把鸡蛋弄碎了。”然后和他一起收拾干净,并告诉他以后怎样做就可以不打碎鸡蛋了,不必在撒谎不撒谎的问题上投注太多的精力。

父母必读温馨提示:

大约到了五六岁左右,大多数孩子都能够分清现实和幻想,而且也能够理解他们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所以父母要注意,同样的事情,不同年龄的孩子去做,本质上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3.什么时候才懂分享?

旁观妈咪的日记

我们几个邻居都有孩子,大家关系也不错,经常在一起玩。但是有好几次,琪琪妈妈私底下跟我抱怨,说豆豆最近几次在她家玩,总是欺负琪琪。但是大家经常在一起聚会,也没办法避免。

又一次聚会的时候,我有意观察了这两个孩子。4岁的琪琪在玩一个玩具。突然,2岁多的豆豆夺手就抢,很粗暴地推她。琪琪就哭了,吸引了家长的注意力。豆豆的妈妈急忙教训自己的孩子:“你看看,不好好和姐姐玩!不要抢!”回头和琪琪的妈妈解释说:“他就是这个烂脾气,在家里老欺负他哥哥。”后者呢,也为了不伤朋友间的“和气”,则责备她的孩子:“弟弟要玩你就给他吧,你是小主人嘛。好了好了,别闹了。”

孩子们暂时分散了注意力,一会儿又玩在一起。可是没过多久,类似的纷争又发生了。

点评:

事实上,孩子们之间的纷争经过妈妈的调节,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解决。表面上看,妈妈们是在教育孩子,可实际上,孩子并没有从中学到什么。豆豆妈妈说:“不要抢。”琪琪妈妈说:“你是主人,所以你要给他玩具。”这要求对4岁的孩子来说显然是过高。爸妈可以做些什么呢?不那么概括,直接指导行为比较好。

其实在生活中,琪琪已经上幼儿园了,懂得跟人分享的道理,只是豆豆的行为太粗暴。我们可以教豆豆:“你想玩姐姐手里的玩具对不对?那你就跟姐姐说,让我玩一下好不好?”当豆豆再想抢琪琪手里的玩具时,就拦住他,跟他说:“想想,应该怎么跟姐姐说?”这样,豆豆就不会再去抢玩具了,琪琪也会很乐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小朋友的自控能力还不稳定,当豆豆又想抢的时候,作为家长,坚持提醒他,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养成好行为。

 

父母必读温馨提示:

    不要轻易地把孩子之间这种正常的冲突贴上欺负或被欺负的标签。2岁的孩子,正是学习与人交往的年龄,他并不是有意识地去欺负别人,而是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方式。

   

 


结语:

在和孩子的互动当中,尊重孩子的年龄和发展特点,走在他们的步调上,用他们能够接受的话语和他们交流,接受他们的孩子气,这样,我们也能够减少不少不必要的挫折感呢。

 

作者介绍

陈忻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世界儿童发展研究协会和国际婴儿研究协会成员。曾先后在德国的马普所(Max-Planck-Institute)、美国的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和田纳西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 工作。著有《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全新修订版)》。个人网站:www.infantcute.com


编辑/刘国平(liugp@bphg.com.cn          美术设计/王茜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9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小璐菜菜子

    2011-10-26 08:38

    道理都明白,就是现实生活中有时控制不住自己
       回复
  • hidden vlatongmeng

    2011-10-26 08:54

    小璐菜菜子: 道理都明白,就是现实生活中有时控制不住自己
    慢慢学吧,菜菜。妈妈这个活儿,不好干。
       回复
  • hidden 小璐菜菜子

    2011-10-26 10:46

    亲爱的,好久不见了。
    是啊,这声“妈妈”不是那么容易叫的啊。
    做个“好妈妈”更难啊。
       回复
  • hidden vlatongmeng

    2011-10-27 01:38

    小璐菜菜子: 亲爱的,好久不见了。
    是啊,这声“妈妈”不是那么容易叫的啊。
    做个“好妈妈”更难啊。
    对啊,好久没有看到你的留言了。我最近比较忙,所以来这里少了,而且,在网上呆的时间也短了。
       回复
  • hidden dy2sh

    2011-11-2 10:47

    忍耐忍耐,初中高中的时候总写在纸上来鼓励自己却总做不到。
    现在再不写出来了,但是言语和行为却越来越忍耐了。
       回复
  • hidden vlatongmeng

    2011-11-2 10:51

    dy2sh: 忍耐忍耐,初中高中的时候总写在纸上来鼓励自己却总做不到。
    现在再不写出来了,但是言语和行为却越来越忍耐了。
    佩服你。我现在一直在吃后悔药,每次喊完了叫完了就告诉自己“太没有素质了,能不能改变啊”,但是,每次都一样。太弱了。
       回复
  • hidden dy2sh

    2011-11-2 10:57

    加油,每个人都是这个阶段过来的。发火前就想想自己以前的后悔。
       回复
  • hidden vlatongmeng

    2011-11-2 11:01

    dy2sh: 加油,每个人都是这个阶段过来的。发火前就想想自己以前的后悔。
    记在心里。
       回复
  • hidden cherry312611

    2011-11-23 22:57

    学习学习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