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让孩子自己决定如何生长

热度 1 已有 168 次阅读 2013-5-3 08:57 系统分类:心情随笔 中国教育 , 学苑教育 , 如何

《种籽学苑教育手记》的封面上,写着这么两行字——

“以天地为师,以师为友,种籽——台湾本土的教育实验工程。”

其实,早在年前,就曾经在某个论坛中看到种籽学苑的一点信息。在那个帖子的后面,是一大串颇有感触的回复,字字充满了对理想之教育的渴盼。

那个网址,是一位曾经来我校参观的家长通过Emil发给我的。这位妈妈已经给我发了十余封邮件,为我提供建议、资料和信息,希望我能够再学习、再成长,希望我们的加斯顿小学得以受益,成为一所真正的好学校。

直到今天,我还不知道这位诤友的姓名。

也许,可以冒昧地引用“得道多助”这个词语?

我很幸运,在创建加斯顿小学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朋友的热心帮助。

寄这本书来送给我的,也是位素未谋面的同路者。这位就读于师范院校的女生,虽然还没有毕业,但是对于中国教育有着相当冷静的认识,也有梦想和愿意付诸实践的勇气。基于各种因素,经过书信往来之沟通后,她决定暂时放弃前来工作的打算,而是通过读研来进一步提升自己。而这本书,是一份特别的礼物。

欣然打开它,每一句话,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不就是我所希望的那所学校吗?

在这所学校里,孩子可以自选导师、自选课程,甚至自己决定是不是进入教室上课——哪怕你暂时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在校园里闲逛一个月也没有关系。

在这所学校里,所有的规则都由生活讨论会产生,师生共同参与,每人一票,票票等值,校长也得服从大家的决议。

在这所学校里,除了教室和图书馆、运动场,还有树林和步道,不仅有蝴蝶、鸟儿和松鼠,偶尔还有飞鼠跃过。

在这所学校里,除了文武全才的五男二女几位专任教师,还有一位泰雅族男老师,上天下地、盖屋打猎,样样在行。

在这所学校里,家长们可以贡献时间、心力、金钱,参与学校的各项事务,共谋学校的进步与发展。

所有的这一切,就是让学校适应孩子,就是让孩子自己生长!

也许,在这所学校中,最让人心存疑虑,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莫过于“自己做主”这四个字了。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能够自己做主吗?如果给了他们自由,他们岂不是要翻天了?

我们,太习惯于“引导”乃至于“命令”,实质上是太习惯于“控制”与“压抑”。我们挂到嘴边的是“我都是为了你好”,我们最为霸道的道理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

我们根本不信任孩子。

我们根本不尊重孩子。

封建家长作风!

能不能这么理解,我们这些大人们,其实是色厉内荏,生怕孩子什么都知道,生怕自己的权威被挑战,生怕他们会恍然大悟:“哦,不过如此!”

你肯定不承认。

但是很多大人都是这样的,特别是很多老师都不由自主地端起了架子——“装”。

我们敢不敢放手?

我,愿不愿放手?

我们会不会放手?

看看种籽学苑的孩子吧。

在学业方面,他们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也有权在十八门课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来上。事实上,当他们决定要走进某一个教室的时候,就是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而来的,哪一个不会好好听讲、积极思考呢?

乐此不疲。

在生活方面,他们的所有纷争和活动策划等,都是通过开会来做出仲裁或决策的。有人说,种籽学苑的孩子不会打架。其实,哪有不会打架的孩子?他们只是找到了比使用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对话。

各抒己见。

放下《手记》,我自然要联系到加斯顿小学。

在现有条件下,给孩子选修课程的自由,恐怕还不现实。尊重孩子的差异,允许其慢慢成长,这一点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加斯顿人的共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我相信我们所给予孩子的学习的自由度会越来越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当拥有更多的专业老师,当拥有更丰富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的教师体系,将继续坚持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路线,我们将进一步放宽兼职教师聘任要求——不要求有教师资格证,不要求有师范专业学历,只要热爱教育、热爱孩子,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受聘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换句话来讲,哪怕您只懂得打烧饼,也可以来给孩子们上一节烹饪课。当然,挖掘现任教师的潜力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我,就准备除了常识课,兼任一节文学欣赏课,还考虑在未来担任高年级的专职作文教师,如果可以领着孩子们把一辆自行车拆开了再拼装好,那也是很过瘾的。

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贯彻加斯顿小学开门办学的这一宗旨,我们必将成立一个教学审议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应该由真正专业的专家型教师、真正热心的家长和友人组成,有权参与学校的教师招聘、考核,负责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建议、予以评议,可以直接听课与参与教研,可以同校长及老师平等对话,可以为教师进修、培训寻找机会。相信这个委员会,将会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也会成为师资水平提升的源头活水。就这一点而言,我这个校长也是有私心的。坦白来讲,抓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事无巨细,我不可能亲力亲为。尤其是教师队伍中必然会出现的职业倦怠,足以伤害绝大多数老师的工作热情。让专家、家长和其他朋友积极地参与进来,会极大地减轻校方的重任,同时会使我们的教学充满了活力。

目前,加斯顿小学现有的只有一个班。但民主的意识已然在以不易觉察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种。如班主任瑞琪老师所实施的“微班会”,就是发现问题之后,组织孩子们做针对性的讨论,形成共识,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种微班会,不是一般学校中的教师之一言堂,而是把表达的权利交给孩子,引导大家懂得倾听、学会思辨,是非常可喜的。那么,随着孩子渐渐长大,随着小学的规模渐渐扩大,如此微班会,会不会成长为加斯顿小学的全体成员大会?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像种籽学苑一样,自发地聚集在某棵大树下,有演讲,有争辩,有投票,有由衷的掌声……

最近,我不止一次地同不同的朋友谈到这么一句话:“教育不是灌输,甚至不是塑造或规划,而是唤醒。”

读了《种籽学苑教育手记》,我坚定了这一看法。

教育的秘诀,也许只有一个——

让孩子自己决定如何生长。

 

 

 

 

 


路过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