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9 已有 404 次阅读 2014-6-21 17:44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如果一个小学校长告诉你,他的女儿是班级里分数最低的孩子,你会怎么想?
没错,我的女儿在这一次期末考试中的表现并不理想。尤其是数学,她和其他孩子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虽有心理准备,在看到卷子时的那一瞬间,我的心底还是有点失落。
我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父亲。我明白一些道理,却不能不承认,我也希望女儿能考出个高分来,她开心,我的脸上也有光彩。尽管我很清楚,她没有考高分,是因为她的年龄小,这两年她跟下来原本就很辛苦,那些抽象的东西她是真的不理解;我也很清楚,她没有考高分,是跟我们的学校给孩子布置的作业不多、进行的训练不够有一定的关系;我更清楚的是,她没有因为追求高分而牺牲玩耍、读书、运动、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时间,更没有牺牲快乐、自信和自由,这是值得庆幸的。就在考试前,女儿还和妈妈进行了很轻松的谈话:“妈妈,如果我考了个大鸭蛋,怎么办啊?”“那又怎么样?爸爸妈妈还是爱你啊。”“嗯,妈妈,我考不了100分,但是我会努力的。”是的,孩子,我应当欣赏你的努力,胜过欣赏你的高分。因为高分稍纵即逝,而努力却是一生受用。
自我反省的同时,也不由得想要各位父母和我一样扪心自问,我们对孩子的分数的在乎,真的是出于爱,还是出于自私?
昨天,见了一位父亲。这是一位很负责任的父亲,尽管他儿子一说起家里人是否陪伴他时,回答的是“爸爸……他在挣钱”。不过,从他为了给儿子选择一个更好的学校就愿意跑了这么两趟,而且很认真地同我交流来看,这样的父亲已经是难能可贵。
可是,他对儿子的爱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很自然的,我们的话题就转到了成绩上。他说,儿子这回不会考太好,还笑着说,不在前三十名的,就要挨揍。
我当时就急了。不在前三十名就挨揍?这是什么逻辑?你以为孩子不愿意考得更好吗?你揍他一顿,真的可以提高成绩吗?说点不好听的,一来总有人要在后几名,二来你现在揍他一顿,过了一个暑假就又成昨日云烟了,就算有点用处恐怕也是过期作废了……
更重要的是,分数不等同于你对儿子的冷静认知,更非爱的认知。
他也笑了。我知道,更多的父母需要我们唤醒。
也包括我。
中午,和一位孩子的妈妈说了一席掏心窝的话。
我说,从昨天到今天,我和媳妇一直在努力避免那个分数对我们的干扰。我们的眼里,女儿依然可爱,不减一分。而我也在想我的那些毕业生们,那些可爱的,和似乎不那么可爱的。我说,之前每次考试过后,我都觉得自己不是个好老师。因为当我看到我的学生的时候,总恍惚间好像看到他们的头上有各种各样的分数——99或69。于是,我的内心就不能不感到别扭,我甚至会这样想——这是作为老师来讲不可原谅的——“他还有资格笑吗?”
是的,这就是应试教育使教师所产生的异化乃至……变态。
一个标准,就会让我们的内心失衡,就会让我们忽视或者扭曲所有的其他的可能更重要的更有意义的标准。
这是何等可怕!
在给参加国培的老师们谈绘本中的教育意义时,我常常会举《小威向前冲》这本书做例子。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很棒的儿童性教育绘本,对我们每一个成人也堪称振聋发聩的警钟。各位,这是常识啊,小威拼命地游啊游啊,战胜了其他三亿个精子才得以和卵子结合,也就是说每个生命都是三亿分之一的精华!回忆一下吧,当我们的宝贝出生时,他难道不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小孩儿么?为什么随着他慢慢长大,我们却变得那么挑剔那么尖刻那么贪心?
你对孩子有接纳的态度,而且是欣然接纳,孩子才可能永远接纳自己,而且是欣然接纳。
所以,警惕啊,不要让分数绑架了我们。
我们需要做的,是用试卷来做镜子,明了下一步该怎么做,给孩子以信心和力量的支持。
就像我,更加坚定了深度推行高效课堂的决心,向每一堂课要成绩,更加坚定了加强教师的系统培训的决心,让每个老师的素养得以提升。
为了可爱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可爱。
201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