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假期实验总结

热度 2 已有 383 次阅读 2019-9-1 19:49 系统分类:英语学习

开学前做个简单总结。未讨论前,先不做过多分析。
之所以说实验,是因为没人这么操作。而且我远程操控肯定不如父母能力高及时掌控要好,但这不意味着我把人当成小白鼠对付。
不过话说回来,牛家带牛蛙,甭管英语数学化学地理,本来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做的好属于正常,做不好才奇怪呢

1)时间:
为期2个月,其实有些家庭也就1个月。有些家庭是6次/周,有些是至少3天/周。
说是每天20mins,但有时候确实会拖到30+mins。这个倒也容易,开学时间卡住就可以了。

2)内容:
除了2家之外,其他几家其实都是因为剑桥考试需要口语练习。但是天生反骨的我还是想法去推短视频的讨论。

3)硬性:
我是很重视测试的,我是觉得“想当然/静等花开”太致命了。只看口语的话:
3.1)不爱说话型。这也反映在平时跟外教交流就处于低能量状态。但是毕竟平时已经适应这种别人挤牙膏模式了,所以想当场超常发挥的也是有限的。
我觉得除了高频脱敏以外,还真没特别好的方式。皇帝不急太监急有什么用。所以还是去做有要求性的合作推动是目前最好的方式。
3.2)敢说话型。有个问题是,不少情况是娃没有发现自己讲的逻辑脱线。有的时候没答全题目问题,有的时候是没意识到自己在重复。所以我还是觉得如果是交谈,最好家长还是不要应和,去真的辩,要求对方论证。毕竟越到高层,越不可能通过“不停说”这一招先了。

即便有性格不同,但是也是能看出来,多交流的要比少交流得讲的自然。
问过牛妈带牛蛙的输出频率都要高于普家。而且越牛贯彻执行越彻底,因为牛家确实不是在学英语而是用英语了。这个mindset本身就是家长和娃高度认同执行,所以可以一石二鸟。

我不认为会有多少人很欢天喜地的刷教参备考。因为就是发生这种情况:已经讨论过的课文,竟然出现书后题目不会做。这时候就要反思读的质量到底有没有。想想看,一个话题,如果好好讨论过,生词都煮熟了,文章如何展开都觉得条理在心,那有什么不能作对的?说不顺的?

4)软性:

为什么有教参,还是要推短视频讨论呢?最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教参不够能量高。虽然家长看RE已经很好了,但是你同时还要用英语来认知世界啊。我反正是看过每个教参的视频内容还是单薄,而YouTube短视频可以让教参内容增加维度立体起来。另一个原因是,短视频跟娃有关系。每个视频我都是因娃而起,或者故意要让他看到原本想不到的联系。目前看到就是,娃是会觉得有意思,想讨论。

有意思的是,没有考试刚需的家,反而是跟着自己节奏走,教参讨论比较来劲儿,章节书不但推动了而且娃沉浸里面编故事画画。当然有中式英语,但我有时候并不是直接给正确句子,而是让娃转述多句解释,这时候娃又能去说的时候修正。最重要的是,娃觉得英语讨论一个好玩的事非常自然,没事儿就发表个主意语音"骚扰"。我觉得这种喜欢交流的感觉保持住最好。

举几个例子:
教参有单元是教指路。但是我觉得句型不难掌握,就讨论成城市规划了,然后没想到的是娃隔天就画了城镇地图给Nate the Great来办案用。
过生日收到ATM存钱罐的礼物,我偏不要看照片,就必须描述出来,然后娃也憋出来能讲了。而且也觉得可以去真ATM机玩玩双语操作,这时候再给老外介绍这个存钱罐的短视频就很应景(还特别搞笑,因为老外真遇到解不开密码拉不开抽屉白亏了1 cent。笑得我岔气了。因为我知道google复位方法)
娃提到子弹抛物线,我就会推送国庆节不要对着天开枪,并且我假装成记者采访专家娃问原因。娃在航模小组,我就会给看不一样的纸模型,并且不要娃只回答事实,还要有观点推理。
娃爱跳舞,我则推送棕色芭蕾舞鞋。除了平权意识推动外,娃对鞋子制作过程也觉得好玩。
娃要去日本旅游,我则推送通过英语了解日本文化。
家长阅读时望文生义,我就会推送bold eagle是真不秃但是condor是真秃的视频。

我的得瑟一下:我就是低配版的人肉Google助手啊。

5)反思:
我无法证明加入这些会比刷考题更能让娃英语掌握更高。但可以肯定的是,娃觉得有意思甚至催。我是希望这样控制娃,让娃不要看着爽就过,因为毕竟我要讨论验收娃能否抓住概要的。然后娃去跟外教反馈。很多时候看娃跟外教的录播课,我就犯尴尬癌。为什么不让娃做翻转课堂呢?去发现英语能给自己不仅带来快乐还能帮到很多忙,这不才花的时间值么?
但目前我还是不满意娃的吸收精度。如果我作为一个老年人能记住多数内容,怎么可能大脑更好的娃捕捉到的信息反而少?还是娃没有抱着分享的态度拼命吸收。太被动学习了。

如果我是家长,我一定好好带娃听读讨论。然后去做题,就是要保证客观题几乎全对,因为不限时的话完全可以做到。但这方面我无法控制高质量的输入,只能希望外教讲教参的时候,去高点要求。输出都是要依托好的输入,而这个转换率也会很低(连母语都有这个现象,何况外语)。纯练口语只能是有限的应试技巧,更多的还是看平时积累是否到位。如果看雅思托福强化班,就看到其实听力不难提高,很多人听力甚至满分,输出依然不高分。这种听力能和实际生活混杂情况比么?所以娃如果喜欢听原版当然是好事,这是输出必要条件,但只是必要条件之一啊。

6)预估:
开学后能不能坚持呢?有没有必要坚持呢?等9月压力测试看看。

7)吐槽
这不能算负能量吐槽,纯粹是我想不通。为什么会有家长们宁愿把时间花在灌水挣贝或者教材买买买呢?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有这功夫不如去做功课提高。(当然坦白说,我也没少当松鼠。不过我肯定是看和整理的)

路过
2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乐事0223

    2019-9-6 22:47

    虽然我没通过考验,不过会持续关注的。
    期待新的idea

    再次感谢!我确实也开始反省自己的温吞模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