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只是个普通的妈妈想法和做法不见得就完全正确,也只是在给含奇准备英语资源的这几年里才摸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小方法,今天拿出来说说,和大家分享分享,尤其希望能对那些面对繁多的资源茫然不知如何下手的新手父母有些帮助。
第一点:丰富类型
所谓丰富类型,就是指在为孩子选择学习资源的时候不要仅仅局限于一种类型。无论孩子年龄大小,都希望类型丰富些。视频、书籍、音频、软件、道具等等越丰富越好。孩子实际上是需要多维的刺激来认知世界的,即使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来讲也是需要多方面刺激的。不是说孩子喜欢看动画我们就仅仅提供动画片给孩子,其实不是,虽然孩子可能一时的注意力在动画上,但是如果我们把各种书籍玩具音频等等都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时不时的我们再拿出来玩玩看看,我们会发现孩子很快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这些他们眼皮底下的好玩的吸引人的东西上。这样还担心什么孩子只爱看动画不喜欢看书呢,剩下的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第二点:细化分类
其实不仅仅是大类型上需要丰富,小类型也需要细化,比如:视频可以包括:动画片、真人电影、电视节目、视频教程、专题片等等等等。书籍可以包括:分级读物、绘本、报纸、无字图画书、漫画、杂志、教科书、小说、电子书等等等等。音频可以包括:歌谣、动画片转的音频、故事、影视歌曲、时政新闻音频等等。软件也可以分为游戏类的、教学类的、词汇类的等等不同类型。道具可以是棋类、拼图、也可以是自己的小书画作品等等。
第三点:追求精品
其实现在各种各样的资源非常非常多,不像我们上学的时候就那么点儿途径和资源,现在能找到的学习资源很多很多,这个时候就没必要随便什么一个不错的都觉得好就拿来用,完全可以精挑细选选最合适最需要的来使用,家长可以把同样是学P的几个资源都拿来比较比较,取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来优先使用,毕竟孩子时间有限,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左看看右看看上面。如果这一个不够再有针对的配合使用其他的。
第四点:符合兴趣
选择资源不是别人说好这个资源就好,诚然经典的东西大家可能都觉得不错,可以根据口碑借鉴,但是父母在给孩子选则资源的时候一定注意一点,孩子才是主角,选来的资料使用者是孩子,孩子个性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最终导致喜好的东西肯定会有区别,这就需要家长真正以孩子为主导,根据孩子的意愿来选择资源。
第五点:抓大放小
这里说的抓大放小就是我一贯主张也是一贯在含奇身上坚持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所谓抓大就是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资源的时候只需要控制大方向,根据上面说的选择符合自己孩子兴趣和需求的大范围。放小呢就是指具体到孩子每天看什么听什么,那就让孩子自己作主好了,在我们能够掌控的范围内给孩子无限的自由,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主动的学习。
第六点:积极健康
英语启蒙阶段的孩子大多年龄都不大,处于很强的模仿期,对于看到听到的内容和习惯很容易进行模仿,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在给孩子选择资源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一下资源内容是否健康,主旋律是否积极乐观向上。这就是我为什么很少给含奇看日系动画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不排除日本大多数动画片画风精美场景设置细腻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但是日系动画里校园暴力早恋儿童痞性等等负面因素太多。相反很多欧美动画倒是内容很积极向上,近些年不排除也有倾向于日本风格的欧美动画。归根结底就是家长即使不懂英语在选择资源的时候也需要通过各方面的介绍来了解资源内容是否积极健康,能学语言的资源很多,别语言学一般般坏习惯学一堆,那后悔都来不及了呵呵。
第七点:贴近生活
天马行空的东西不是不好,启发孩子幻想是好的。但是学语言本身是要用,要想孩子能和大量的现实生活场景进行顺畅的情景对应,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选择资料上有意多选择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内容。比如:小乌龟学美语、ARTHUR等等就属于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的;蓝色斑点狗、卡由、粉红猪小妹等等就属于贴近幼儿园孩子的生活的,汉娜蒙塔娜就属于接近初中生生活的。这种贴近日常生活的资源要占有较重的比例。还有一些类似于手工类艺术类体育烹饪类的儿童节目等等也属于此类。
第八点:适当科普
适当科普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适当给孩子加入一些科普资源这个好处自然不必多说,毕竟科普的内容将来是会贯穿着孩子整个学习过程的,越早接触越不容易排斥,既然我说越早接触越好那有些父母可能比较关心哪些科普适合小孩子启蒙,图书类这种画册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找。动画类的小鸟趣事多和The cat in the hat就属于比较浅显的低幼科普类动画,还有万事通罗西和科学小子也是不错的科普类动画。适当科普的另一层含义是选择科普类资源一定要注意给孩子适当降低对应的程度。比如:神奇校车,国外可能6岁孩子看都能看懂了,可是国内孩子可能7-12岁看这套科普都还是似懂非懂的,这是由于科普词汇相对较难孩子日常接触的少所以需要适当降低对应的难度给孩子来看。这点大家一定不能太着急。
第九点:初精中博
这个观点不一定就正确,说的是含奇自己走过的路,仅供参考。很多家长在选择视听材料的初期都会考虑到一个问题,是选英音还是选美音还是随便什么。我们的做法是在最初基于个人原因我们给含奇定下的主要方向是美音,这样基于这个方向。我们在含奇磨耳朵建立英语思维的初期给她提供的所有原版视听资源都是美音的,这就是所谓的“初精”,初期精于一种风格的语音。到了孩子辨音和自己的语音已经基本初具雏形的时候,听说训练进入中期,开始把英音的资源逐渐加入进来,这样孩子主导是美音也能听出英音和美音的不同,并且为了使孩子能适应各种语速各种不同人的发音特点,这一时期以后我们开始让孩子广博广泛的涉猎不同的视听系列即所谓“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