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给孩子念书这件事,究竟要坚持到几岁?

热度 42 已有 954 次阅读 2015-12-24 09:09 系统分类:育儿心得

头妈说:也许大家跟我有一样的疑问,到底要给小孩念书到什么时候?孩子识字后还要不要给他念书?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她的亲子阅读体验,提供了她的答案。

我感兴趣的是文中作者与孩子共同阅读,让孩子对“大块头”名著感兴趣这一段。跟孩子比赛,或者故意卖关子,都是阅读中可以应用的一些小技巧。还有作者最后的那个希望,我也想达成。因为我们和孩子一直在阅读,我们永远有新话题。

作者:陈安仪

“亲子共读”是这两年很流行的“教养守则”之一,有很多家长都知道,要跟孩子培养亲密的情感、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亲子共读”是很好的方法之一。

可是,很多家长却不知道,“亲子共读”不应该、也不能够只有在“学龄前”进行。

对于已经能够识字、能自行阅读、小学阶段的小朋友,家长仍然要维持“亲子共读”的习惯——因为陪伴学龄后的孩子阅读,才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关键!

“亲子共读”不仅限于学龄前

很多家长听到我这么说,都惊讶地张大了嘴:“不会吧!都自己会看书了,还需要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给他听吗?”

没错!很——需——要!当然,跟大小孩的共读,并不光只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出来而已。跟大小孩的共读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与技巧,下面我们可以一一细谈。

但是,我要强调,即使是已经识字的低、中年级小孩,仍然非常需要爸爸、妈妈陪伴阅读,很多时候,他们仍然需要父母将书的开头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给他们听。

因为,唯有你的陪伴阅读,才是引领孩子跨越绘本、漫画,迈入文字书籍的关键。

老实说,我早就记不得我幼儿园时期,爸爸妈妈读过些什么图画书给我听;但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一直到我国中一年级,爸爸到台北来陪我复习功课的晚上,都还经常陪我读书。

有时候他读文言的《幼学琼林》给我听,有时候他会跟我谈谈他自己最近读的书。

有一次,一见面他就丢了一本跟字典一样厚、有着红布封面、烫金字体的《莫伯桑短篇小说选》给我:“这本书很好看,是我刚在火车站旁边的地摊上买的。你先看看,不懂得地方我再给你解释!”

我傻傻的接过爸爸丢给我的小说,隔天开始就沉迷在莫伯桑笔下的残酷世界。这本爸爸丢给我的书,从此成为开启我阅读世界文学的钥匙。

至此之后,我迷上毛姆、契柯夫、佐拉、史坦贝克……这一连串的阅读经验,全都从这一本法国短篇小说之王——莫伯桑的选集开始。

为什么要坚持“亲子共读”

为什么要陪伴孩子读书?除了当他们看不懂字的时候,我们需要把书的内容讲给他们听之外,家长的“读”,还有“推荐、引导”的作用。

语言,是先由听、讲,再进展至读、写的。因此,“听”是第一个接触的感官。孩子的“听觉理解”,一定远超过他们的“阅读理解”。

因此,孩子需要“跟父母共读”,让理解力比较好的成人,把那些程度高一些的书籍,读给他们听,他们的阅读能力,才能够跟着往上提升。

也就是说,已经会识字的孩子们,他们需要情节丰富、字汇多样、书写多元的书籍内容去吸引他们阅读,但他们自行阅读的能力却远不及此。

因此,这个时候,家长带领阅读,往往是吸引他们进入阅读世界的一把重要钥匙!

另外,很多孩子识字之后之所以对阅读失去兴趣,往往是因为小学所教授的课本,是以识字为基础而编写的。

而上课内容也仅偏重于生词、语法的背、写,让孩子误以为这类机械式的“练习”就是“阅读”,而无法领略阅读的快乐。

这时,也需要家长引领孩子去体会阅读的乐趣,选择一些真正适合孩子心智年龄的作品(很多学校推荐的课外选读通常都太浅,无法吸引孩子兴趣),读给他们听,让他知道书中有另一番不同光景的世界,让孩子重新找回阅读乐趣。

举例来说,我女儿现在三年级了,但我依然常常读书给她听。通常,她看她自己选的书,我读我选的书。

因此,当她在看《安徒生童话》故事的时候,我读的可能是《汤姆·索亚历险记》。

等她发现我读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比较有趣、抢过去一口气看完了之后,我下一本读的可能是《小妇人》。

当她也把《小妇人》也看完之后,我便换读《孤星泪》。

我们之间的对话往往是这样的:
“妈,你今天要读什么?”
“《鲁宾逊漂流记》。”
“啊!妈,那本不好看啦,我昨天翻过了。你读别的好不好?”
“没关系啊!妈妈还是先读一点给你听。这本书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本书喔!你听听看好不好?”
通常,她会勉为其难地接受。然后第一天,可能会在很无聊的状况下睡着,因为这类小说的第一章,通常因为要描述故事发生背景、或是人物介绍,因此都会有一些冗长的叙述,对孩子来说,欠缺剧情刺激。

第二天,她照例会哀求:“妈,这本真的不好看啦!我们换一本好不好?”
我通常都会回答:“快了!快了!精彩的地方就快要到了,你再忍耐一下好不好?”
然后,我会努力加快速度,一口气读到剧情开始变得精彩的地方。
比方说,鲁宾逊漂流到荒岛上之后,首要事情就是要找东西吃……有一天,运气不错,他挖到六十个海龟蛋!……然后,眼看她的眼神亮起来时,我就会故做可惜地合起书:
“唉!时间到了,要睡觉了。这本书看样子你不喜欢,那我们明天换一本好了!”
这时女儿就会改口:“不用啦!妈,我们明天继续念这本就行了!”

每次她这样一说,我心里就会偷笑,因为我知道,我明天可以不用读啦!保证她放学回来,就会自己把这本书继续看下去,一直到看完为止。

我的“陪读陷阱”,通常都十分有效,我建议过学生家长回家照做之后,成效也十分让人满意。

有一次,我有一个小五学生,妈妈一直烦恼他很不爱阅读。我第一次提议让他寒假试读犹太女孩的真实故事《安妮日记》时,他妈妈真的把书买回来了,但是却对着我频频摇头叹气:“没有用啦!我儿子怎么可能看这么多字的书!而且这本书很深耶!”
我向她建议:“你试着每天抽十分钟,读十页给他听。或是你一边煮饭的时候,让他读给你听也可以。”

他妈妈很有心,回家真的照做。结果,寒假过完之后,这位妈妈惊喜的对我说:“你知道吗?真是太神奇了!我读了大概四、五天之后,有一天我回家,居然发现我儿子在看那本书!

而且,后来在寒假中,好几个下午,他都自己在看,一看看很久喔!看完之后,他还会告诉我那个女孩怎样怎样……”最后,寒假还没过一半,这个孩子已经把整本《安妮日记》看完了。

为什么?他妈妈很不解:“为什么我买的书他都不看,你推荐的这一本他却看完了?”

我解释:“因为这本书真的非常好看!只是,刚开始阅读时需要度过前几章的‘过渡期’!而你陪伴他度过了,所以他对内文产生好奇,发生了兴趣,就会有动力想要看到结局!”

接着,这个孩子又看了好几本相当“有份量”的小说,最近,他迷上了看《水浒传》。而孩子一旦开始爱上阅读,影响的层面很大。

我本来教这个男孩教了很久,他的作文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上课态度也不佳。

但是经过去年寒假,他不但作文程度大幅度提升,上课态度明显好转,而且也变成了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

了解孩子的读书感悟

不过,“共读”到这里,通常还没完喔!

通常,进行一本书的共读时,估量孩子看得差不多了,不妨随口问问他书中的剧情,好确定他究竟看懂了多少。不过,注意问的时候要有点技巧,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在考问她。

比方有一次我们在读《苦儿流浪记》。女儿宣称她已经整本都看完了,于是我便随口问她:“喔!你看完了啊?那猴子死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很难过?”

结果她突然一愣:“诶,猴子死了啊?”

我说:“对啊!你怎么没看到?那你有看到狗狗死掉那幕吗?”

她更是一脸愕然:“啊?狗狗也死了啊?”

我笑了笑,原来她为了想要知道结局,所以跳过剧情的大部分,直接从后面开始看起,所以当然中间精彩剧情都没看到。

不过,我虽然拆穿了她的谎言,却也没责备她,只说:“啊!那本故事很长,你可以慢慢看。”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跳跃性”的看书很不理解,甚至会生气,指责孩子根本就没有“好好看书”,其实这真的不需要。

因为孩子在挑选阅读题材时,一定会先阅读他最有兴趣的片段,对于冗长的描述、看不太懂的剧情,就会暂时先跳过。尤其是如果该本书的程度比较深,孩子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形。

但是,同时细心的家长几乎也会发现,孩子经常会不停地重复看一本书。这时候家长又会生气了:“干嘛一直看同一本?浪费时间!”

其实,这也是孩子的另一个重要的文字学习模式,因为他必须经由不断重复的阅读,把书里的成语、名词、语汇,铭记在脑海里,顺道不断的多看上一次阅读时没看懂、或是跳过的地方,这就是更深一层的学习。

因此,孩子们重复不停的看一本书时,不需要阻止他。跳跃地看一本书时,也不必责骂他。

不过,家长有必要介绍孩子更深、更广的书籍,直到他能够自行开发新书、学习去寻找新的阅读领域为止。

“亲子共读”要坚持多久

有家长问我:“那,究竟要共读到孩子多大,才可以放他自己去看书,不用再理会他呢?”

我的认知是,要“帮忙念一点”书的时间,至少拉长到十岁左右;但一起“讨论”书的年龄,却可以延长到无限期。

书,是亲子之间聊天的一个好题材。有时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忽然套用一句书里的台词,然后彼此会心一笑,因为,这是一个旁人听不懂的秘密,只属于我们母女。

女儿也会经常兴高采烈的跟我聊起某一本书的剧情,或是她的看法,甚至我们可以互相推荐好看的书。

“妈,《猫战士》真的这么好看吗?我看你最近都在看这本书,好像很好看的样子!”
“妈!你一定要看这本《魔法灰姑娘》,实在是太有趣了!”
“妈,你小时候也很喜欢《小妇人》吗?”
“妈,这本《婴儿岛》里面煮的东西,都好好吃的样子,看得我垂涎三尺!”

书看得多了,女儿不必背诵成语、看成语故事,成语自然用得呱呱叫;书看得多了,自然出口成章、下笔如行云流水。

但是,除此之外,最珍贵的,是我知道我们之间将永远不缺话题。

小时候,我只要在厕所待五分钟,就知道我爸最近在看《白话史记》;最近回娘家,厕所里放的是《儒林外史》。

我的父亲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仍然保持大量阅读,每个星期固定去图书馆翻阅报纸、期刊、借书回来阅读。

我从小就喜欢和爸爸聊天,因为我跟爸爸聊天,永远可以有新的收获——他脑袋中总有新东西。

他从来不喜欢东家长、西家短,也从不翻旧帐、重复唠叨。他心情好、愿意聊天的时候,幽默风趣的言谈里,总有我不知道的东西——因为他阅读。

我多么希望,我和女儿也可以这样。当我老得不能动的时候,都还有新鲜话题可聊——只要我们持续保持阅读。



▶作者:陈安怡,台湾资深记者,亲子教育专家。“台湾母乳协会”创办人。2005年决定回归家庭做“全职妈妈”并同时开始了笔耕生涯。


头妈微信公众号“头妈分享”,更多育儿好文、家常菜谱和免费资源分享。


路过
2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2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3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业业妈

    2015-12-24 10:44

    又见面了,头妈。我也给孩子读,上个月是《怪老头儿》。
       回复
  • hidden ttfreekk

    2015-12-24 11:00

    看朗读手册才知道要一直亲子阅读
       回复
  • hidden sun_freeze

    2015-12-24 11:06

      
       回复
  • hidden guaiguaitu

    2015-12-24 11:22

    我家娃只喜欢让大人读给她听,一遍又一遍,有的书读十几遍也不够,但是不喜欢自己读.
       回复
  • hidden 天天1955

    2015-12-24 14:54

    只能陪二宝阅读了,对不住大宝
       回复
  • hidden 樱桃牛牛

    2015-12-24 15:53

    嗯,我是打算亲子阅读10年的,以前我没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子上了一年级,我顿悟了,整天泡在各大论坛上海绵吸水,亲子共读已经坚持1个月了,孩子渐渐爱上了每晚睡前故事时间,有时候喉咙都讲干了,但心里却很充实。
       回复
  • hidden lowe0506

    2015-12-24 16:03

    学习了。
       回复
  • hidden shenxiang235

    2015-12-24 16:46

    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回复
  • hidden elle8228

    2015-12-25 10:44

    看过个帖子 说至少十岁前  都主张亲子共读
       回复
  • hidden zenglingxiaoMM

    2015-12-25 10:48

    谢谢楼主提点,不胜感激
       回复
  • hidden blueskyad

    2015-12-25 11:20

    我家亲子共读是从小进行的,开始我拿着绘本读她听,偶尔看看,后来变成了字书大部头的,她不看只听,现在不喜欢听我读的了,更喜欢长篇的评书联播,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等的,我则有时间自己看看书了
       回复
  • hidden yaybia

    2015-12-25 11:25

    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回复
  • hidden cicelychan

    2015-12-25 11:47

    读到他说,妈,别读了,我自己看吧
       回复
  • hidden anxx

    2015-12-25 12:10

    读到人家不需要的时候!
       回复
  • hidden 甜甜图图0103

    2015-12-25 14:05

    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回复
  • hidden 撒气玛

    2015-12-28 10:56

    这让我想到自己的父亲,也是头脑中一直有新东西,永远高于我的眼界,永远有亲子话题。
       回复
  • hidden vivian_jwc

    2015-12-28 13:56

    可惜孩子不喜欢听我念书,喜欢自己看
       回复
  • hidden 愤怒的钱小鸟

    2015-12-29 08:58

    感谢分享
       回复
  • hidden 勤妈妈

    2015-12-29 09:52

    我的孩子从入园前开始坚持亲子阅读,现在快5岁了,已经养成了亲子阅读好习惯,我为了是让阅读这个好习惯陪伴她终身。每天晚上入睡前都要跟我讨价还价,我说讲两本就睡觉,她说要四本,讲完以后还要加册数。
       回复
  • hidden 5484449

    2015-12-29 11:09

    一直念下去
       回复
  •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