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是语文必须重点训练的基本功。练习复述,不但可以培养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还能提高表达能力。复述可根据课文内容、体裁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段落、片断或全文,相应进行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1.精讲多练,教师要尽量补充各种类型的生动有趣的材料,让学生在实际的复述练习中掌握复述的技巧和要领。
2.学生进行复述训练时,教师要作方法上的指导。也可先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讨论,老师明确后再让学生复述。
①结合材料具体指导学生怎样抓关键内容,哪些可省略,哪些该保留;怎样选择关键词句。
②结合材料具体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复述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如在复述中应该把材料中的长句改为短句;把原文的书面语改为口语;改变叙述的人称、角度。
3.教学中,复述训练应视材料内容、体裁特点,
进行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等多种类型的复述。在复述训练时时,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形象的图画、直观的板书、有声的语言、生动的细节,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回忆故事内容和情节,从而降低复述的难度,促使学生在复述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复述的能力。
4.根据复述的类型进行训练
①详细复述。故事不长,就把原文的主要内容叙述出来,不能遗漏;把文中的主要词句用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与背诵课文区别开来。如:
②简要复述。就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的叙述。要求把握原文的重点,删去次要的、解释性的部分,按原文的顺序叙述。选择较长的故事时可用此法。如:
③创造性复述。让学生对所听的故事,侧重某一方面,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加工、整理、改造,然后加以复述。创造性复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改变叙事的人称。第三人称可以改为第一人称,第一人称可以改为第三人称。改变人称后,某些内容和叙述方式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
把叙述改为对话或将对话改为叙述。叙述一般是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内容也比较概括,如果要进行详细叙述,可将叙述改为对话。这种方法适宜于比较短的文章。在对比较长的文章进行简要复述时,则可将原文中的对话改成作者的叙述。不管是哪一种,都要力求符合原文的基本思想,不能改变原意。
改变文章的体裁。课本中有些诗歌,含有一定的情节,可以改用记叙文的形式进行复述。但诗歌的跳跃性大,复述时应注意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