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让孩子过早懂事, 是种残忍的教养

热度 2 已有 210 次阅读 2017-10-16 13:17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知乎上看到一位女儿的抱怨,小时候家里穷,过年买新衣服的时候,她总会说:“给弟弟买吧,我不要!”其实,她的内心是多么渴望一件新衣服,甚至暗暗希望,妈妈也会给她买一件。当然,最后衣服只买给了弟弟。

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月的生活费不超过五百,穿着土气臃肿的衣服。可每学期结束后回家的时候,她总会给家里人捎带一些外面的特产,所有人都觉得她很懂事!

有一次,父亲开车被撞,幸好并不严重。妈妈让她打个电话给她爸。

她问妈妈:“告诉弟弟了吗?”

妈妈回答:“没有,怕影响他找工作。”

她有点难以理解:“你怎么不怕影响我的工作呢?”

妈妈说:“你比较懂事啊!”

“娇纵有人疼,懂事遭雷劈”。

跟爸爸妈妈去商场,明明对玩具爱不释手,只要父母说一句太贵了,就温顺地点点头走开。

同学要求帮忙写作业带外卖,就算心里很不愿意,但总是和气地答应了。

老板布置的任务,任凭繁复无理,也是默默地熬夜加班完成。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被“懂事”这个词绑架的孩子。

大人们总是一遍遍地说“懂事才是好孩子”,好像学会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是一种好孩子必备的技能。

孩子懂事的背后是深深的自卑,担心别人不喜欢,所以每天小心翼翼看着大人的脸色生活,失去了她们那个年龄应有的放肆和任性。

一、你要懂事,要听话

我们平时最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就是“你要懂事,要听话”,要求一个孩子懂事似乎再正常不过,“懂事”作为一个褒义词也似乎从未被质疑过。

小时候,电视里有一个经典的公益广告让观众印象深刻,一个孩子先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然后端着水盆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洗脚”。这个行为不是讨好,而是学习,这种懂事是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那什么样的懂事应该引起父母的警惕呢?

知乎上有位网友为这种“懂事”下了个定义:过早地注重他人感受,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权衡利弊而忽视了自身意愿,从而丧失了这个年龄段放肆、任性的权利。

这类懂事的孩子往往会有这么几种表现:

1、不敢在大人面前任性、放肆,不敢对抗权威

我一个朋友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都长年在外打工挣钱。只有过年的时候,他们才会回来陪她几天。

在她的心中,爸爸妈妈都是权威的存在,她从不敢在他们面前像别的孩子一样撒娇、哭闹。

6岁那年春节,妈妈带她去亲戚家串门,买了一个布娃娃给远房表妹。其实她也非常想要那个漂亮的娃娃,可是她不敢张口让妈妈再买一个。

到了亲戚家她强忍着内心的渴望和不舍,把布娃娃给了表妹。

可孩子还是很难把自己的情绪掩饰得完美。回去的路上,妈妈察觉出她脸上的失落,问她怎么了。

她犹豫了半天突然哭出来,边哭边说:“我想爸爸了!”

她最后也没敢说,想要一个布娃娃。因为她一年中只有那么十几天能见到妈妈,她怕妈妈觉得她不懂事而冷落她。

要一个布娃娃,对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一点都不过分。可是我的朋友太早懂事,隐忍得像个大人。

2、处处迎合讨好大人,不惜忽略自己的感受

在综艺《放开我北鼻》里有一期,噗噗到餐厅吃晚饭,发现没有自己的凳子,就小声问了一句:“有没有小椅子”,可是当时没人理他。等大人叫他回来,给他加了一把椅子后,他却突然哭了。

于小彤这时粗暴地斥责他:“别吃了,罚站去,说没说过不许哭鼻子!”

噗噗哭着说:“没有我的小椅子,我等一会儿再吃。”

于小彤说:“那你哭吧,我走了。”

噗噗急忙说不哭了,可他又忍不住眼泪。

于小彤生气地说:“你又哭,走吧,我带你出去哭。”然后强拉着噗噗,要把他拉出门。

噗噗哭着对他说:“我不要去外面,我愿意罚站。”

此时节目组出现这样一行字幕——“难过却又懂事”。

噗噗这种行为就是在讨好于小彤,他内心有委屈,但他更怕大人生气,于是他一直在试图强忍泪水,压制自己的感受。这种懂事让人心疼。

二、“你要懂事”成为父母控制孩子的手段

“你要听话,凡事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这似乎是很多父母常说的一句话,他们希望孩子懂事。

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并道歉,父母就会停止训斥。然而,更多的时候,孩子并不真正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免于被打骂的恐惧令他们将内心深处的委屈隐藏。

久而久之,这样的模式逐渐被内化,当不好的事情发生,孩子会第一时间无条件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事,会不自觉地因恐惧而内疚,进而变得顺从。

“你可知道对我做过什么最残忍?就是你狠狠把我一夜之间变成了大人。”

有的人,在意识到家境贫穷的那一刻懂事;有的人,在目睹了至亲离去的那一刻懂事;有的人,在被告知父母离婚的那一刻懂事;有的人,在经历了高考落榜的那一刻懂事;有的人,在学会珍惜某个人的那一刻懂事……

懂事,是因为遇到了难以承受的事。

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公主裙,长大后再拥有早已没了当初的心境;小时候垂涎三尺的蛋糕糖果,长大后也早已丢失了原有的甜蜜;小时候特别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往往长大后就会变成一种执念。

曾经有粉丝给社长留言说,他父亲小时候有六个兄弟姐妹,家里很穷,父亲又是家中的老大要懂事,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是先分给弟弟妹妹。有一年过年,他的爷爷带回来了一盒奶糕,但只有五块,弟弟妹妹一下子就抢光了。

他父亲当时觉得没什么,自己是哥哥应当谦让,但不曾想,这块奶糕成为了童年中永远的记忆。长大后他父亲有了工作,赚了钱,再也没有吃到小时候的那种奶糕,生产的工厂已经停产了。有一次跟父亲喝酒时,年过半百的父亲提到此事竟然流出了眼泪。

从小就被夸奖“谦让”和“懂事”,一次次让出自己的利益,压抑自己的情绪,而这一切比想象中的影响更为长久。

懂事所带来的委屈和无助都通通吞进心里,长大后不会表达自己,即使拥有了金钱却也难以买回小时候的渴望。

五、让孩子懂事,其实是种残忍的教养

《奇葩说》中有一期是讨论“没钱要不要生孩子”,谈及“懂事”,肖骁的一段话令人啼笑皆非:

“你们别觉得懂事是一个褒义词,人为什么懂事?是因为环境所迫,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懂事。他最好不向我提任何能力范围以外的要求,他懂事!所以呢,别人家三口是和和美美幸福美满的一家子,我们家是无比懂事的一家子。”

在学校里,在职场中,在社会上,我们都会被要求做一个遵守规则的,懂事的人。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小时候摔跤,总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哭,没有就爬起来;长大后,遇到不开心的事,也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爬起来,没有就哭。

后来才明白,他人只会在意你是否温和、好沟通脾气好,但只有真正在乎你的人才会关心你是不是受了委屈。对于父母而言,让孩子懂事,其实是种残忍的教养。

愿你只懂该懂的事。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乔的安妮公主

    2018-6-13 12:27

    确实是这个理。
       回复
  • hidden 爱由在

    2019-1-2 17:48

    感觉这种文有些夸大了,没啥纠结的,不懂事付出不懂事的代价,懂事有付出也有收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