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李睿: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之间学习的差别(八)实力、成绩与粗心的小探讨

热度 1 已有 105 次阅读 2017-4-12 08:35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李睿: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之间学习的差别(八)实力、成绩与粗心的小探讨
经常在考试后听到孩子和家长说:其实这次考试应该考多少分,但是没有发挥好,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实力;或者是“ 这次考试有 10 分是不该丢的,所以怎么看都是95 分的实力” ;也有家长说,孩子每次都发挥不出“ 实力” 。这些想法,也会客观上让孩子学习之间的差距趋向明显。
这种时候,“ 实力” 这个词其实是被用过了。从数学上说,在试卷上的每道题,都是有一定的概率做错的。即使每道题做对的概率是 99%,如果有 100 道题,全对的概率也只有 37%。我去年带过一个孩子,数学大概 120-130 分的样子,但是我和她用数学方法算了一下,她仍然有 10%的概率是有可能得到满分的。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个孩子具备满分的实力呢?当然不是。我们可以理解一个孩子在某一次考试的成绩,应该是一个类似正态分布的曲线——最大可能是 120 分左右,可能考 150,也可能只考 90。注意,这 120 不是不考虑“ 粗心”“ 失误” 的,而是在一个综合性的情况下的一个平均值。
所以,这个“ 平均值” 我们可以理解为“ 实力” ,而对于每一个成绩,我们认为“ 可以不错” 的那部分,不能作为实力的一部分。不知道有没有家长有这样的体会:着急啊,每次都会有 1-2 道题出现“ 不该出现的错误” ——从数学上讲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每道题 90%的正确率的情况下,10 道题错一道是符合数学期望的,说的直白一点,没有满分的实力,所以每次都会错一点;反过来也是正确的,如果每次都要错一点,那么就是没有满分的实力。
所以,在这里我想区分一下“ 实力” 和“ 最佳发挥” 两个概念,这样可以让家长和孩子更好的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 “ 实力” 是一个考试成绩的平均期望值,正如很多时候讲的“ 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 ,确实如此。实力是包含各种运气成分在里面的。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可能比实力高,可能比实力低,但是一定数量的考试成绩放在一起,还是可以大致看出实力的——成绩应该是围绕实力大致正态分布。而我们每次说“ 如果怎么样我就能考多少分” ,这叫“ 最佳发挥”(best performance),“ 最佳发挥” 是一个学生理论上可以考到的最好成绩,这个成绩可以作为下一步的目标,但是不能作为填报志愿或者是对自己认知的标准。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从来不认可“ 粗心” 这种说法。 从统计学上说,没有“ 不粗心” 的人,大家都有一定的概率犯错误。 “ 粗心” 本身没问题,只是程度。而这种程度,也不是简单的靠教育和训斥就能解决的。 “ 粗心” 的关键在于“ 注意力不集中” ,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不专属于孩子,也不能靠学习训练。昨天晚上打羽毛球,我就发现我打到第三局的时候,就会注意力不集中,集中不起来,体力跟不上了。这不是靠我努力集中注意力就能解决的,而是靠体能训练。同样,孩子的注意力也不能只在学习中培养,在生活中,游戏中,看电视玩 ipad 中,家长应该细心的注意观察,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立即可以开始做的事情,就是在家庭里,树立起“ 不谈粗心” 的价值观——任何问题都不能用“ 粗心” 来解释,而是真正看看问题在哪里。是不是当时累了?身体状态不好?其实这些问题如果看明白了,或许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让孩子成绩更好,为什么通常学钢琴和绘画、书法的孩子成绩不会特别差,也会有一个大致的答案吧。


路过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