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书本看完就忘!阅读意义何在?

已有 135 次阅读 2016-4-5 10:32 系统分类:其他

  • 阅读你没有记住,是因为你没有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更没有形成知识体系。你读书时输入的信息都是零散的,当然会忘得快。
    更进一步,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只知输入,不知输出,当然会忘得快。
    既然真的忘掉了,那就很简单,拿起来重新读一遍。
    前两点都已是教育心理学界的共识,最后一点可以取代一切大道理,书读两遍、三遍真不是大不了的事。
    最后提醒一句,“忘掉了所有东西后留下来的是教育“的前提是你真的真的已经学了很多很多东西、思考了很多很多东西,不然天下真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 我读大学期间,我爸曾问我,
    “什么是素质?”
    我bla bla说了一堆。
    后来我爸就说了一句,大概是这样的,
    “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等时间长了,那些细枝末节你都忘了,剩下来的,就成了你的素质。”
    其实前段时间有知友问我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怎么理解:“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等时间长了,那些细枝末节你都忘了,剩下来的,就成了你的素质”?
    我把答案贴一下好了:
    (1)简单的说,读书和经历,对人的提升,并非是什么立竿见影的事情,要重视积累和沉淀啊。
    (2)但深究一下下,会发现,此句的关隘,在于「剩下来的」,何为「剩下来的」,是「抽象」。
    有一本书,叫 Mastery,里面有句话:
    ......, it can be argued that what is most abstract is most fundamental and often most persistent over time.
    举个例子,我们拿着10元去买3元的零食,我们瞬间就知道要找7块,而且未来的生命里只要不得老年痴呆或者遇到什么特殊脑残损伤,我们还是会知道这个答案~因为我们知道「加减法」的抽象,但小学做过的第10道加减题,大部分人估计是记不清楚了。
    同样,因为对商业模式的理解,所以看到古往今来的商业案例都能瞬懂~因为各种商业案例不过是商业模式的各种形式而已。一旦理解了「商业模式」这种抽象,就能通过这种抽象理解相关模式的案例。
    而这些被抽象出来的,往往会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础,或者说「常识」。
    (3)好吧,我们还可以再深究一下,要知道,「常识」是要用脑子去判断的,「素质」却更多的是自然而然的行为。那到底什么是「素质」,百科解答请看 @xxchan的答案。我的理解比较贴近于,「下意识的行为」。
    请想象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做出的一系列高难度技术动作。同样的动作可能在训练中并没有做过,而且成千上万次的基础练习,具体哪次做了什么可能运动员也不会记得,但运动员已经有了肌肉记忆,在特定的情况下身体会自然做出相应的行为。
    放到生活中,其实也一样,6个字「举手投足之间」。
    所以说,请不要把这句话当成一种心理安慰。我爹当年跟我说的时候,也更多的是一种勉励。
    不要只是去看,然后忘了,然后自我安慰「没事儿我剩下了素质,挺好的~」。而是通过书本这种信息媒介,去更好的理解事物背后的基础、本质、体系、抽象...经过长期的积累,思考,试错...我们可以慢慢变成更棒的人。

  • 一个大家一定会觉得浅显的小故事吧。这个简单的故事叫我记了很久,每次和题主有一样的疑惑时就会想到。
    很久很久以前。一对爷孙在河边聊天,孙子天真地歪着头问爷爷:爷爷,我看你每天都读那本厚厚的圣经,您记得住多少呢?如果反正都要忘记书中的内容,你为什么还看? 爷爷慈爱地笑着说:乖孩子,去把装煤的竹篮拿来。 孙子很疑惑,但还是拿来了脏兮兮满是煤渣的竹篮。 爷爷又发话了:去拿这个篮子在河里打点水上来。 孙子更加疑惑了,但还是照做了。 很明显,竹篮是没办法装水的。孙子气恼地跑回来:爷爷,您到底要我干什么? 爷爷说:你再去试试。 就这样反复多次,孙子也没能打来水。 爷爷这才笑着对恼怒的孙子说:孩子你再看看竹篮,还是之前的竹篮吗? 孙子愣住了。之前满是煤渣的竹篮,因为多次受到清水的清洗,现在已经焕然一新。
    爷爷这才说到:读书的过程就像是用这个竹篮打水一样。虽然清水都从缝隙中流走了,表面上看我们什么都没得到, 但在不知不觉中,人的心灵就像这竹篮一样已经被净化得澄澈明亮。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我书读的很少。但这么多年以来,我看了忘,忘了看,甚至不去想这样看究竟有多大的意义。都是因为这个小小故事给了我信念。
    我赞成这个答案,也不得不承认它是对的,可不太喜欢它。
    因为它破坏了我心中对于阅读的一种美感。
    当我被斯内普的那句“看着我”感动到热泪盈眶,当我被程心与云天明错过了“头上一千八百万年的岁月”刺痛到合上书不忍卒读,当我深深地沉醉于金大班耳边最浪漫的呢喃“一二三 一二三”
    我读他们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我要记住什么,学到什么,我只是沉迷于这一次次的感动。
    也许跟我举的例有关吧,专业书,单词书等不在此列。
    浅薄如我,绝不是一个合格的读书人, 但我是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 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这是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事情,所以并不是缺陷,如果是针对应试,那么确实可能带来些麻烦,但如果是问读书的意义,并不会因为忘掉而有所遗失。
    有关读书的意义,有着太多的角度和说法,我比较推崇学以致用,所以就从一个小小的角度来聊一下。
    看一本书,能记住「形」的人多,能领会「意」的人少。
    何为「意」?
    就是你真正的去理解一本书,你不仅仅站了读者的角度,甚至站在作者、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理解、去解读、去思考、去规划。
    比如看《天龙八部》,看到王语嫣如此对待段誉,你心痒痒,可是总不能跑进书里对王姑娘说:赶紧从了段誉吧,你表哥不适合你。
    这时候,你不仅可以去理解作者对情节安排的巧妙和道理,甚至可以自己去构思,如果换成你,如果你附体到金老身上,你会怎么来写。
    这样,你对故事和情节的感触和理解,自然而然就要深一层。
    包括像各种世界名著,很多情节曲曲折折,人名繁多,尤其是苏联的作品,光记名字就够喝一壶,这时候怎么办?
    忘掉人名,忘掉太过细密的情节,把自己丢进书里,丢进十九世纪,丢进千军万马,丢进江南青楼,去感受,去体会,去纠结少年维特的烦恼和爱恨情仇。
    这样看一本书,就像自己演了一部电影,每一幕你都亲身经历了,印象怎会不深?
    这个时候,你就不会纠结于忘了那个桥段,忘了那句台词。
    因为你说的每一句,都是台词。
    我始终认为,读书的意义,并不在于记住了什么。记一些故事梗概,记几句经典句子和结尾,很容易。
    有很多时代,很多场景,我不能亲身经历,所以,就去书里寻找,陪着一本书活一回,看完书,你就又多活了一辈子。
    有时候,我会为一些人感觉惋惜,前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和今天一样,今天复制一份,就是明天的样子,宁愿千篇一律的重复,也不愿去读点书,或者学习些新东西,尝试一下未曾经历的生活。

    • 阅读你没有记住,是因为你没有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更没有形成知识体系。你读书时输入的信息都是零散的,当然会忘得快。
      更进一步,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只知输入,不知输出,当然会忘得快。
      既然真的忘掉了,那就很简单,拿起来重新读一遍。
      前两点都已是教育心理学界的共识,最后一点可以取代一切大道理,书读两遍、三遍真不是大不了的事。
      最后提醒一句,“忘掉了所有东西后留下来的是教育“的前提是你真的真的已经学了很多很多东西、思考了很多很多东西,不然天下真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 我读大学期间,我爸曾问我,
      “什么是素质?”
      我bla bla说了一堆。
      后来我爸就说了一句,大概是这样的,
      “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等时间长了,那些细枝末节你都忘了,剩下来的,就成了你的素质。”
      其实前段时间有知友问我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怎么理解:“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等时间长了,那些细枝末节你都忘了,剩下来的,就成了你的素质”?
      我把答案贴一下好了:
      (1)简单的说,读书和经历,对人的提升,并非是什么立竿见影的事情,要重视积累和沉淀啊。
      (2)但深究一下下,会发现,此句的关隘,在于「剩下来的」,何为「剩下来的」,是「抽象」。
      有一本书,叫 Mastery,里面有句话:
      ......, it can be argued that what is most abstract is most fundamental and often most persistent over time.
      举个例子,我们拿着10元去买3元的零食,我们瞬间就知道要找7块,而且未来的生命里只要不得老年痴呆或者遇到什么特殊脑残损伤,我们还是会知道这个答案~因为我们知道「加减法」的抽象,但小学做过的第10道加减题,大部分人估计是记不清楚了。
      同样,因为对商业模式的理解,所以看到古往今来的商业案例都能瞬懂~因为各种商业案例不过是商业模式的各种形式而已。一旦理解了「商业模式」这种抽象,就能通过这种抽象理解相关模式的案例。
      而这些被抽象出来的,往往会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础,或者说「常识」。
      (3)好吧,我们还可以再深究一下,要知道,「常识」是要用脑子去判断的,「素质」却更多的是自然而然的行为。那到底什么是「素质」,百科解答请看 @xxchan的答案。我的理解比较贴近于,「下意识的行为」。
      请想象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做出的一系列高难度技术动作。同样的动作可能在训练中并没有做过,而且成千上万次的基础练习,具体哪次做了什么可能运动员也不会记得,但运动员已经有了肌肉记忆,在特定的情况下身体会自然做出相应的行为。
      放到生活中,其实也一样,6个字「举手投足之间」。
      所以说,请不要把这句话当成一种心理安慰。我爹当年跟我说的时候,也更多的是一种勉励。
      不要只是去看,然后忘了,然后自我安慰「没事儿我剩下了素质,挺好的~」。而是通过书本这种信息媒介,去更好的理解事物背后的基础、本质、体系、抽象...经过长期的积累,思考,试错...我们可以慢慢变成更棒的人。

    • 一个大家一定会觉得浅显的小故事吧。这个简单的故事叫我记了很久,每次和题主有一样的疑惑时就会想到。
      很久很久以前。一对爷孙在河边聊天,孙子天真地歪着头问爷爷:爷爷,我看你每天都读那本厚厚的圣经,您记得住多少呢?如果反正都要忘记书中的内容,你为什么还看? 爷爷慈爱地笑着说:乖孩子,去把装煤的竹篮拿来。 孙子很疑惑,但还是拿来了脏兮兮满是煤渣的竹篮。 爷爷又发话了:去拿这个篮子在河里打点水上来。 孙子更加疑惑了,但还是照做了。 很明显,竹篮是没办法装水的。孙子气恼地跑回来:爷爷,您到底要我干什么? 爷爷说:你再去试试。 就这样反复多次,孙子也没能打来水。 爷爷这才笑着对恼怒的孙子说:孩子你再看看竹篮,还是之前的竹篮吗? 孙子愣住了。之前满是煤渣的竹篮,因为多次受到清水的清洗,现在已经焕然一新。
      爷爷这才说到:读书的过程就像是用这个竹篮打水一样。虽然清水都从缝隙中流走了,表面上看我们什么都没得到, 但在不知不觉中,人的心灵就像这竹篮一样已经被净化得澄澈明亮。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我书读的很少。但这么多年以来,我看了忘,忘了看,甚至不去想这样看究竟有多大的意义。都是因为这个小小故事给了我信念。
      我赞成这个答案,也不得不承认它是对的,可不太喜欢它。
      因为它破坏了我心中对于阅读的一种美感。
      当我被斯内普的那句“看着我”感动到热泪盈眶,当我被程心与云天明错过了“头上一千八百万年的岁月”刺痛到合上书不忍卒读,当我深深地沉醉于金大班耳边最浪漫的呢喃“一二三 一二三”
      我读他们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我要记住什么,学到什么,我只是沉迷于这一次次的感动。
      也许跟我举的例有关吧,专业书,单词书等不在此列。
      浅薄如我,绝不是一个合格的读书人, 但我是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 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这是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事情,所以并不是缺陷,如果是针对应试,那么确实可能带来些麻烦,但如果是问读书的意义,并不会因为忘掉而有所遗失。
      有关读书的意义,有着太多的角度和说法,我比较推崇学以致用,所以就从一个小小的角度来聊一下。
      看一本书,能记住「形」的人多,能领会「意」的人少。
      何为「意」?
      就是你真正的去理解一本书,你不仅仅站了读者的角度,甚至站在作者、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理解、去解读、去思考、去规划。
      比如看《天龙八部》,看到王语嫣如此对待段誉,你心痒痒,可是总不能跑进书里对王姑娘说:赶紧从了段誉吧,你表哥不适合你。
      这时候,你不仅可以去理解作者对情节安排的巧妙和道理,甚至可以自己去构思,如果换成你,如果你附体到金老身上,你会怎么来写。
      这样,你对故事和情节的感触和理解,自然而然就要深一层。
      包括像各种世界名著,很多情节曲曲折折,人名繁多,尤其是苏联的作品,光记名字就够喝一壶,这时候怎么办?
      忘掉人名,忘掉太过细密的情节,把自己丢进书里,丢进十九世纪,丢进千军万马,丢进江南青楼,去感受,去体会,去纠结少年维特的烦恼和爱恨情仇。
      这样看一本书,就像自己演了一部电影,每一幕你都亲身经历了,印象怎会不深?
      这个时候,你就不会纠结于忘了那个桥段,忘了那句台词。
      因为你说的每一句,都是台词。
      我始终认为,读书的意义,并不在于记住了什么。记一些故事梗概,记几句经典句子和结尾,很容易。
      有很多时代,很多场景,我不能亲身经历,所以,就去书里寻找,陪着一本书活一回,看完书,你就又多活了一辈子。
      有时候,我会为一些人感觉惋惜,前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和今天一样,今天复制一份,就是明天的样子,宁愿千篇一律的重复,也不愿去读点书,或者学习些新东西,尝试一下未曾经历的生活。
    •  
       

    • 如果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记住,甚至把书中的吉光片羽刻在脑海里,作为显示自我存在、或者比别人高明的依据,这样的读法,看似有益,却失去了读书最感性的本真。
      消极点说,读书是对现实生活种种平庸与逼仄的逃避。透过书籍构筑起的独立的心灵世界,每一位读者都能够领略人类的智性之光和性情之美,对前人或同时代高人的世界观也有所了然。这种纯粹的参照和成长是很多事情无法给与的。而且,读书给人以更大的自由,在书籍构筑的世界里,很少有阻碍,因为想象是不会碰壁的。
      积极来看,读书是对现实的补偿。生活中难有的、难以实现的梦想,书里可以教你实现。现实里的无力感,书里可以营造情境,让你不觉代入,进而兴观群怨,浑然忘机。这种体验也许是无用的,但也因为无用,所得的快乐才更纯粹。哪怕终要回到现实,也不再会因为一时一刻的阻滞而灰心丧气。
      题主的问题,换个角度理解,是说读了很多书都会忘掉,读书有什么用。上面回答的是:读书本身就是件无用,但快乐的事。
      然后再从功利的角度勉强一说:小时候背诗诵经,都是童子功,未必明白什么意思,但记诵下来了,长大后再想起,或是灵光一闪,就有新的体悟。常读常新才是真意,凡事都记住不如不读,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啊。不必担心记得不够多,无意识记下的那些就是收获。
      最后要说的是,读书的“用处”是潜移默化的,读一两本书记不住没关系,一年读50到100本书,坚持2、3年,再看看,一定和现在的自己迥然不同。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