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咨询和学生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时候,我明明道理充分,但是他们或者点头称是却拒不改正、或者干脆依旧向南墙锲而不舍的撞上去,不是以理服人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只是看似让人服了,该犯的错一个不少,为什么呢?
慢慢地我发现,这个成语的中的【理】,我们是否可以与时俱进一下,这个字不单单指【道理】,更指【心理】,有些道理放之四海皆准,但是有时候并不管对方什么事儿,他们心理上并不接受这样的道理。我们想要服人,先抓住对方的心理,再来讲道理,是否效果更显著呢?
试试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不要只是滔滔不绝的大讲满世界都知道的公理吧,先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再慢慢的往里面塞道理,我相信,你会有事半功倍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