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学习方法论-摘抄

热度 2 已有 120 次阅读 2018-9-12 17:15 系统分类:育儿心得 cla

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我概括为回家八部曲:
一是放好书包换鞋衣,不能随便乱扔书包没收拾;  
二是讲究卫生把手洗,你看孩子放学回来洗手的水都是黑的。   
三是一定喝水吃东西,强调喝水吃东西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喝水很少,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很少主动喝水。为什么吃东西呢?因为中午12点吃的东西,到下午三四点时已经在胃里排空,孩子体内的血糖下降。这时补充食物,可以使血糖恢复,孩子写作业才有精力。吃一点就够,不要太多。
四是赶紧坐定先复习。复习当天老师讲的内容,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   
五是再做作业心有底听了老师讲授,作业是否会做,这叫知识的迁移。
六是检查对错需仔细孩子自己检查,但是父母要告诉他怎么检查,要先检查方法,然后再检查细节。   
七是明天学啥先预习,这样第二天听讲才能有针对性。   
八是收拾准备好欢喜学习之后,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这样一步步做下来,孩子会很有成就感的。

转]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常见问题对策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常见问题对策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概念界定)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存在问题:
(1)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大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的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家长反映孩子在做作业时,有的边做边玩,有的边做边看电视,不够专心,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做作业时需要陪做。有79.9%的学生认为作业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粗心大意、不专心所致。
(2)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
    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
(3)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
    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文章读完后,就等待着老师提问,没有自己先思考的习惯。有33.3%的家长认为孩子很少向他们提问,有23.4%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少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从考试看,有一些题目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细心与朗读技巧,没有读懂题目,不知道从何做起,不会审题。
(4)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
    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需要教师与家长反复提醒。学生不良的姿势为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学生很少。年级越高,字迹越不端正,学生涂改随意,不整洁,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学生用笔随意,同一本作业本用了三种笔(钢笔、铅笔、圆珠笔)。家长反映孩子做作业粗心,漏题、看错题意、边看电视边做作业。
(5)缺乏学习内驱力。
    许多小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比较喜欢看电视,有的每天看,有的放下作业就看,有的一有机会就看。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有34.2%的学生不会勤查工具书。
二、形成成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的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迁就,导致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放纵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以至慢慢发展为不良的习惯,如学习不努力、不肯吃苦、懒惰、作业不完成、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等。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管教过严,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觉得家庭中没有温暖,从而使他们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影响的诱惑。家庭结构的变异或家长自身的恶习,如父母离异、有盗窃或赌博等行为,会使孩子受到腐蚀,导致行为习惯不良。
    (2)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应该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和保护伞,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助长学生的不良品行。班级人数众多,有的一个班级多达60--70人,老师根本照看不过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3)社会方面的原因
    由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缺乏全面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社会上各色的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适合学生接触的文化场所和文艺作品也可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产生不好的作用。
    (4)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心理上的某些主观原因也会造成其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学生道德意志薄弱,正确的道德认识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不能正确理解相关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如把违反纪律看作“英雄行为”,把顶撞老师视作“勇敢”等。有的学生因为性格上的某些缺陷,如:自私、任性、骄傲等消极的性格特征,导致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三、相应对策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次成型的,而是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训练而成。
1.制定一套可以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体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关键是没有一套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体系。现提出一些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适当的调整、修改。
学生应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依据提示,通读课本,划出难点,完成预习作业】 
二、课前准备的习惯。 【预备铃一响,马上进教室,书本放好,安静端正坐好】 
三、出声早读的习惯。 【早读内容明确,按时到校早读,出声读书,读记结合,手脑并用】 
四、认真上课的习惯。 【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善于倾听,做好笔记,努力做到当堂理解、记忆】 
五、课后复习的习惯。 【阅读理解教材,复习笔记,记住要点,当天功课当天复习掌握】 
六、独立作业的习惯。 【到校先交作业;作业保质保量,按时缴交;独立完成;口头作业也要完成好;注意教师的批改,及时订正错误】 
七、安静自修的习惯。 【自习课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不看课外书,不离开座位,自己复习写作业】 
八、勤学好问的习惯。 【刻苦用功,努力上进;不懂就问,当天的疑难当天就解决,决不放过;放学后可与同学互相讨论问题;善于思考,经常提问】 
九、晚上读书的习惯。 【不管作业完成与否,也不管有没有作业,每天晚上都要认真读书半小时以上--①当天的教材要复习掌握;②当天的作业要独立完成;③第二天的功课要认真预习;④可超前学习或复习旧知识或阅读课外有益读物】 
十、认真审题的习惯。 【作业、考试先审题再作答】 
十一、书写工整的习惯。【坐资端正,握笔正确,字迹清楚,字体工整,作业整洁,格式正确,作业本保管得好】 
十二、整理书包的习惯。 【每天睡觉前把明天要交的作业及要带的学习用品整理好放进书包】 
十三、单元总结的习惯。 
【每一单元学完后,要利用列提纲、绘图表等手段,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整理,比较记忆】 
十四、学习分析的习惯。 【每次考完后,都要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找出缺漏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十五、讲究效率的习惯。 
【学习有良好环境;按时学习;学习有计划,有监督和检查;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十六、珍惜时间的习惯。 【不随便浪费时间,注意利用在校在家点滴时间学习,放学后不随意等同学,不进电子游戏室,不在上学或回家路上到处闲逛】 
十七、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十八、阅读书报的习惯。 
2.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抓早、抓实、抓过程。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短期看是一个隐性的因素,容易为大家所忽视。从习惯的形成规律看,要抓得早,要坚持不懈地抓,让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可以这样去做:
   (1)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与家长之间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家里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整体发展,互相促进。
     除了学习习惯外,还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它们都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如一个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就为他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创造了条件;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惯了的人,要在学习中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是很难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不仅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还要与学校,家庭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3.努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学校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主阵地,家庭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催化剂,社会是检验学生学习习惯的场所。在习惯的养成中,特别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教师对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要提出要求:①明确要求,严格实施。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要交待得详细明确,操作性强,让孩子清楚明确,决不能含糊,使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一旦提出,就应该严格施行,毫不退让,决不轻易改变,直到孩子良好习惯养成为止。②持之以恒,不怕反复。据专家研究,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最起码需要3-6个月,有的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对每个习惯的饿培养,家长都应该坚持3-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为了孩子的终身幸福,家长应不怕反复,持之以恒。③防微杜渐,及时矫正。对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家长既要把坏习惯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又要使孩子救失长善。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通过点滴的小事而形成的。2-12岁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朽木不可雕也”“养其习于童蒙”等古训,也正是这个道理。
“好习惯可以终身让人享用它的利息,坏习惯让人一生偿还不了它的债务。”让我们共同重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预习
  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所以,预习就是自学。预习要做到下列四点: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做到:
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对于住宿的孩子,向老师请教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老师的课后总结”,往往是一节课的精要提炼和复习提示,是本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8、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最好是一边听一边记,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要以听为主,下课后再补上笔记。记笔记要有重点,要把老师板书的知识提纲、补充的课外知识、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记下来,供课后复习时参考。
三、作业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作业必须做到: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只有先弄懂课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减少作业中的错误,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准确运用所学过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业之后,认真检查验算,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发生。
4、作业要独立完成。只有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才能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准确,从而克服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扎实的基础。
5、认真更正错误。作业经老师批改后,要仔细看一遍,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懂得,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6、作业要规范。解题时不要轻易落笔,要在深思熟虑后一次写成,切忌写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业涂改过多。书写要工整,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作业时,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学科的作业规范去做。
7、作业要保存好,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四、复习
  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同时还要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复习要做到: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特别是听课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更应彻底解决。重点内容要熟读牢记,对基本要领和定律等能准确阐述,并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对基本公式应会自行推导,晓得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搞清楚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注意总结知识的规律性。
2、单元复习。在课程进行完一个单元以后,要把全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有些需要记忆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记忆。
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前,要对本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5、假期复习。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业外,要把以前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复习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边学边忘,造成高三总复习时负担过重的现象。
6、在达到上面要求的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阅读一些课外参考书或做一些习题,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考试
  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明确努力方向。考试时应做到:
1、要正确对待考试。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考得好,可以促进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考得不好,也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所以,考试并不可怕,绝不应当产生畏考心理,造成情绪紧张,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
2、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各科功课进行系统认真的复习,这是考出好成绩的基础。另外,考试前和考试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
3、答卷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①认真审题。拿到试卷后,对每一个题目要认真阅读,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结论,然后再动手答题。②一时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放一放,等把会做的题目做完了,再去解决遗留问题。③仔细检查,更正错误。试卷答完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就要抓紧时间进行检查和验证。先检查容易的、省时间的、错误率高的题目,后检查难的、费时间的、错误率低的题目。④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答题步骤要完整。
4、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不仅要看成绩,而且要对试题进行逐一分析。首先要把错题改正过来,把错处鲜明地标示出来,引起自己的注意,以便复习时查对。然后分析丢分的原因,并进行分类统计。看看因审题、运算、表达、原理、思路、马虎等因素各扣了多少分;经过分析统计,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做对了的题目也要进行分析,检查自己对题目的表达是否严密,解题方法是否简便等。
5、各科试卷要分类保存,以便复习时参考。
6、杜绝各种作弊现象。
六、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在搞好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课外学习,可以开阔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对课内学习也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课外学习应注意:
1、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原则是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弥补自己的学习弱点。
2、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些有关学科的课外读物学习。
3、课外阅读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宁可少而精,也不多而滥,切忌好高鹜远、贪多求全。
补充一下:
      好的学生善于抓住老师一笔带过的内容,记录下来。同时,除了一些基础内容、重要知识点外,老师上课讲的题外话也很重要,它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另外,课后要养成把一些课外阅读的内容补充到笔记中去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对好学生而言与其说是 “课堂记录”,不如说是一本“百科全书”。
1、养成预习习惯。
  每天晚上,孩子自己去寻找第二天上课要学习的内容,把教科书看一遍,自己寻找到重点难点,做好记录。每节课后做好下一节上课的准备。把下一节要用的课本、笔记、参考资料准备好,以免到时手忙脚乱,丢三落四。
2、养成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所谓定时,就是对于哪些时间学习哪些内容,已经成为自觉行为,不需要别人提醒。譬如听英语广播,到了时间,自己就准时打开收音机;什么时间该写日记了,自己就自觉打开日记本。所谓定量,就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定量的学习任务,不轻易改变。譬如记忆英语单词,每天5个,雷打不动,即使走亲戚、会朋友、节假日也从不间断。这些习惯养成,在开始的时候家长要鼓励也要强制,一般一个月后,习惯就形成了。对于有些孩子,家长还要经常督促,以防出现反复。
3、养成自己翻查工具书和查阅参考资料的习惯。
  比如,一遇到生字词就翻查字词典;遇到不懂的专业术语就翻查专业词典;遇到生疏的历史典故就翻查历史典籍;遇到不清楚的地名就查地图或地图册。一个勤翻字典的人,肯定少写错别字。
4、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习惯。
  要看书,先找笔。看书时一边看一边圈点勾画,标号重点难点或精彩之处,或随手批注。自己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痕迹。青少年的读书不能像有些老年人纯粹是为了消遣的读书,青少年读书是为了武装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所以每读一本书都要有所收获。每一本书读完后,再从头翻一遍,把标号的重点部分再读一遍,把精彩部分摘抄下来。如有突出的感想、体会,还可以写出读书笔记。到此,一本书才算看完了。书看完之后,还要善于用自己的话向别人复述书中的内容,每复述一次,就是一次复习。这个习惯坚持下去,会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帮助。
5、养成劳逸结合的学习习惯。
  曾有人这样说:“光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要变傻。”所谓“头悬梁,锥刺股”,只是精神可嘉,方法未必科学。列宁曾经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爱因斯坦演算疲劳后,就拿起他的小提琴拉上几曲自己喜欢的曲子,使自己从那些符号中解脱出来。马克思在研究中感到疲劳时,就画一些画来转移大脑的兴奋区域。
6、养成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习惯。
  首先要经常把书中的知识、书中的道理、书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每讲一次,都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复习和巩固;其次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书中的知识只有为我所用,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这种活学活用不仅可以促使孩子深刻地领会所学知识的精髓,还能使孩子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孩子坚持不懈地主动求知,培养孩子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7、养成朗读和背诵的习惯。
  对一些优美的文章,经典的文章,最好用大声朗读的方法。每天早读都要坚持,朗读要如入无人之境,排除干扰。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时间可以读很多好文章。读出声可以帮助你体味文章的情感,读出声可以帮助你体味文章的节奏美,诗歌尤其要读出声。读出声,有助于记忆和背诵。
  中学时代,是背书的最好时期。中学生如果能背诵几百篇优秀的文章、段落,等于为你一生的文学功底、语言功底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它会为你以后一生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提供帮助。背书时,不要不理解就背,不要一句一句多次重复地读,要分层背诵,一段一段解决。
8、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要使自己手中的笔随心所欲,就得天天练笔。练笔最好的方法就是天天记日记。通过写日记,可以使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深入思考;可以锻炼他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他的写作水平;可以使孩子尽情倾诉自己的感情,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培养他独立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开阔他的心胸,净化他的心灵。
  记日记形式不拘,长短不限,可记叙,可描写,可抒情。一般来说,记日记起初多记事,之后到发表议论、抒发感情;起初可能觉得无啥可写,你可以让孩子慢慢观察,先写本班同学,然后写动物、植物,写家中摆设,写读后感,写多了就慢慢会写了。为了提高孩子写日记的兴趣,你可以让孩子不断变换日记的内容和形式,如插图日记、摘抄日记、想象日记、仿写日记、采访日记等。
  孩子起初写日记像挤牙膏一样,坚持几年以后,写日记就像从心里流淌出来的。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才是文字的精灵,是丰富的情感,是思想的火花。
  孩子最初开始写日记的时候,家长不要急于纠正他的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等小毛病,因为这种过多的指责容易挫伤他的积极性。
  写,是整理思想的过程。思想不加整理,如一团乱麻,如商店中胡乱摆放的一堆货物,需要时可能找不到。如果经常整理知识,整理思想,知识就有了系统,有了纲目,思想就有了体系,人也就成了有思想的人。
9、养成摘抄和整理知识的习惯。
  读书时如遇到精彩的描写,精辟的议论,优美的抒情,名人名言,凡人妙语,应立即摘抄下来,并注明出处。刚开始摘抄时往往不分类,时间长了,自己就想动手给它分类了。分类就是整理知识的过程,你记的东西,经过自己几次归类整理,这些知识就属于自己的了,每整理一次,印象就加深一次。平常课堂上零零星星学到的知识如果不定期整理,这些知识就像堆在仓库里的货物,杂乱无章,急用时可能寻找不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就像把仓库里的货物分类摆上货架,急用时就如探囊取物一样方便。
10、养成主动说、大胆说的习惯。
  不少中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写作,却不善言谈,这样不好。不善言谈的人往往是越发展越不善言谈,以致影响自己的学习、工作和事业。
  我们要常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每讲一次都是一次复习,这并不亏本。要把自己生活、学习中的感受和心得与家长、同学、老师交流,要主动参与一些发言、辩论、演讲。这样你会觉得自己越说越想说,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敢说,越说越自信。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赢得威信;善于表达的人,容易摆脱烦恼;善于表达的人,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表达的人不容易被埋没。所以,多说,不仅对于学习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你一生的事业都是需要的。
   如果说,我们在0-6岁的早期阅读中,是在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那么,在6-12岁的小学时期,我们所做的阅读指导,则全都是为了把孩子引领上一条自主阅读之路。
小学时的自主阅读能力,实质上是所有学科的基础,缺少这个基础能力,不管学什么,都将是举步维艰,在理解或者表达上也都将差强人意。正因为是基础,小学时代的阅读并不求精深,而只求循序渐进,稳固扎实;不要专业,而只要多元化涉猎,类型全面。但不求深度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选择读物上就可以随意为之;或者,只求迎合孩子的口味,他们爱读漫画我们也就随他们一直读漫画;或者,把一个图书馆丢给他们,然后就随他们自己去翻看了。不,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和那些给孩子随便吃零食或者随他们在自助餐馆里只吃鸡腿不吃蔬菜的盲目父母没有什么不同了。孩子是需要我们帮助他从小培养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的,他也同样需要我们帮他选择健康有益的阅读素材,动物都会把最好的食物留给自己的孩子,而我们也同样需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给我们的下一代,读好书,懂好书,爱好书,这样的阅读,才是一个人开启自己未来幸福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如果说,给0-6岁的孩子列书单,是侧重于他们心理与生理发展的精神需求,那么,给小学1-6年级开列的这个书单,则更注重对他们基础能力的培养。班级阅读推荐的书目更多考虑了课堂教学的可应用性,有些五六年级的课堂教学读物其实在三四年级乃至更低年龄一样可以读,放在后面只是为了便于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更深入地讨论这本书中的丰富内涵。而延伸阅读书目则力求符合本年龄段的普遍阅读水平,在一二年级,选取的读物以趣味性为主,同时注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三四年级,选取的读物更加多样化,并注意培养阅读中的思考能力;在五六年级,选取的读物更具文学性和社会性,以完成从儿童读物到青少年阅读的过渡,并且尽量多地选择不同语言风格的作品,既给不同性格的孩子提供更多选择余地,也给老师为具有不同阅读兴趣的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推荐提供便利。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单元的排列也非随意为之,而是按照一学年的课程进度,逐步在提升读物的难度,并且每学年最后一个单元都可以用来作为暑期阅读方案。
最后,每个年级都单独列出了诗歌类与百科类的书籍,这是因为,诗歌对语感与审美方面的培养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也特别适合用于每日的晨读欣赏;而百科类书籍则可以纠正阅读仅仅与语文有关的错误观念,也可帮助孩子在课余时间开拓自己的视野。
问题1,审题
主要是不审题或者审错题,根本就没有弄清楚题目的意思,抓起笔来就写
对策:每天做作业时读题,要求都出声音来,不拖音,不添字漏字,能读出题眼
问题2,思考
思维比较被动,依赖性强,有畏难情绪。有些家长也犯了同样错误,一直在旁边指导,其实这样子反而害了孩子。
对策:让孩子自己想,以问带帮,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论什么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哪怕那个答案能让你笑出声或者头发冒火,也一定要让他自己做。
问题3,做题
很多孩子做题时态度不端正,敷衍了事,有惰性。现在孩子很聪明,又怕吃苦,于是便会想出许多对付老师,对付家长的方法。
对策:家长一定严格把关,不姑息迁就,对于孩子明显不是因为能力问题而写的不认真的作业,一律让其搽掉重写。这一条有时候做起来很难,但只要坚持,会让你的孩子以后受益匪浅。
问题4,检查
绝大多数孩子做题之后不检查,或者说不会检查。
对策:1,让孩子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如果自己能查出做错的地方,可以自己做一个记号,就可以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容易出错,今后就会多注意;
      2,家长二次检查。这需要家长拿出一些时间和耐心,同时不能把错的地方一改了事,也要做记号,让孩子记住;
      3,锻炼孩子不只是用眼睛看,要让他们学会用脑子。
二、关于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1)说话时,让孩子看着你的眼睛。
2)跟孩子说话只说一遍,可以经常让孩子重复说话内容,看看孩子是否注意听了。
3)做一些小型的训练。
     如:按指令行事、听辨错误法 、传话法
、预习课文的习惯:
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能说出每个字音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并进行归类。(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鼻音边音的区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声、夸张、表情丰富)
3、认读一类字和二类字,描书后笔顺。
4、用学过的字给课后生字组词,写在书上。没学过的记在心里。
5、给课文标小节号。
6、不明白的词或句子可以在书上打上小问号。
3、认真写字的习惯
主要问题:书写不规范。铅笔又黑又粗。
对策:1、学会看字贴写字,不要用活动铅笔写字。
         2、家长严格把关,写得不好的作业就要重写。
        3、作业本干净整洁。
4、复习课文的习惯:
1、能说出学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什么?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每一篇课文。
3、能按要求规范地书写每一个生字,会听写课后抄的词
4、做作业有错题会举一反三,一周把错题归类再订正一下。
5、读课外书的习惯:
1、每天读不少于半小时的课外书。
2、能做到边读边思考。
3、家长可以针对孩子读的内容,提一些问题,看看孩子是不是读懂了,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4、每天都要带一本课外书在书包里。学校每天中午有20分钟的读书时间。
三、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1、上课好动,坐不住,持久性差。
对策:对孩子严格要求,落实到平时的一点一滴的小事情上。写作业、吃饭、做任何事情都要站有站样,坐有坐样,并且持之以恒的训练,切不可有一丝懈怠,否则将前功尽弃。
2、喜欢自作主张,不按规定执行。
例如:放学后没有在指定地点等家长,而是自己回家或是跑到学校的其他地方去玩了。课间活动跑到指定范围以外等等。
对策:多说一些讲道理方面的故事。让孩子成为一个懂道理的人。
3、教孩子养成宽容的习惯。
对策:引导孩子分析自己的不足和过失,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多一分理解与包容,少一些挑剔和埋怨。从小就懂得谦虚和礼让、学会理解和尊重,将来他们就更能适应社会,更有发展空间当然,我并不是让学生成为懦弱的孩子,受到伤害忍气吞声。如果,同学的行为太过分,还是要告诉老师和家长,这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同学的及时帮助。
4、教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
对策:在看待同学关系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充当孩子的保护伞,而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也要教育和引导孩子与别人相处的方式和方法别人能不能接受。

四、学生其他一些习惯的培养
1、按时认真做值日的习惯。
2、养成讲卫生的的习惯。
3、养成待人接物文雅的习惯。  
4、养成带齐学习用品的习惯。   
各位一年级的家长新年好!
1.  每天坚持大声朗读一篇课外10分钟。(一般读7便)。目的:提高 培养注意力!
2. 每天睡前10分钟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哪怕是自己编的)目的:让孩子愉快的进入梦乡。
3.  介绍几本很好课外书水孩子”  “鲁宾逊漂流记” “海底两万里” ”77*2个物理科学小游戏 “目的:识字和想象力。
  4. 每天陪孩子聊天,哪怕是些鸡毛蒜皮的 事。目的:交流和亲子关系。
  5. 浅显易懂的渗透中国历史 地理和名人故事。
  6. 分内事情一定让孩子自己做,分外的事情让孩子尽力做。目的:责任心和关心别人。

路过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城隍庙

    2018-9-20 06:58

    读安东尼布朗的绘本和陈怡佳借书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