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我也来说说小升初那些事儿~

热度 3 已有 248 次阅读 2016-7-13 16:14 个人分类:小学!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那些事儿 , 小升初

(二十) 一直有童鞋争着问我,是去家门口的重点公立小学好呢,还是考民办好。哈老师回你:我怎么知道!!!

你自己目标未定,你的孩子未来会怎么发展你不了解,你问我?就好像一有了病不去看医生跑篱笆上来问。真的,这种具体的事例恕我无能为力。

有的家长一心私立,那就一路私立,所有做的功课全都冲着私立而去,目标明确,天道酬勤。

有的家长愿意给孩子一定的空间但又不是完全放松,并且考虑到经济,那么找个不错的公立学校同时抓紧孩子各方面的素质,到时候能上私立上私立,上不了私立上公立特色,家长也满意。找到正确定位,你不会失望。

有的家长大鸣大放“欢乐教育”。醒醒吧,这是在中国,说实话外国的精英教育也不怎么欢乐。你所谓的欢乐教育,其实只是家长欢乐无压力,孩子自己瞎玩没人管,突然到了小升初,欢乐教育被扔掉了,要跟人家不欢乐的教育拼,你也太理想主义了。要不就把欢乐教育贯彻到底。进不了好学校,无所谓,欢乐!只要孩子愿意!考不上高中,无所谓,进三校,学门好手艺,照样找得到工作讨得了媳妇——若你有这种心态和境界,你的孩子确实可以很欢乐,你也很欢乐。问题是现在太多精分的家长,欢乐到一半不欢乐,就怪这个怪那个,怪奥数怪制度。人家一直存在在那里,又没逼你去学逼你去考,就算恢复小升初的考试,你这种欢乐教育的理念杵在那里,照样考不进好初中。所以不要为自己的无知和不作为找借口。真正有教育理念并且为了孩子好的,就是那些即使孩子考不上高中进三校,依然相信孩子是成功者的父母!!

(二十一)      我们班的孩子我怎么教育呢?很简单,我先教育家长。 

教育家长什么?先别在意孩子的成绩,成绩这个东西,根本不应该在小学时候被稳定下来。你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
啊说说好轻松,学习习惯!问题是,学习习惯是怎么培养的呢?

告诉你们,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来源于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成绩好的父母们自己回想一下,当年再苦再累,是不是也愿意学?一道题解开,是不是心花怒放?为什么居然会主动去背一首长得不得了的古诗(当年哈老师背长恨歌背得那叫一个起劲)?你们已经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学习反馈的成果。你爱学习,所以你愿意静下心,牺牲玩乐的时间去潜心钻研。孩子对于学习有热情,当然不知不觉就容易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咯!

学习的热情是什么?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然而残酷的是,孩子的好奇心总是被无知的家长粗暴地扼杀。“爸爸,为什么太阳是热的?”“烦死了,吃饭!”“妈妈,这个圆圆胖胖的是什么?”“烦死了,睡觉!”
好奇心促使孩子去学习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好奇心促使孩子不知疲倦地汲取这个世界的一切。反省一下自己,当你们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还怪人家没有学习热情?

(二十二)      把孩子提出的问题都认真对待,即使你回答不出,也要负责和孩子一起找到答案或者引导他接近正确答案,那么孩子就会保持学习热情。 
在平时生活中,也可以提出一些看似不起眼实则让人思考的问题让孩子去想,比如为什么那幢大楼是那样造而不是这样造,为什么两个国家要打仗(举例哈别揪小辫子),引导孩子观察大自然,观察人、事、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思考,不轻易否定他们的观点,即使平常的聊天也甚于一场奥数学习。

再举个例子,写字。这个都知道吧尤其是养男孩子的。那个字写得叫一个难看,为什么?不静心,想玩。写不好?擦掉重写!哭?揍一顿!表现不好?罚抄!
于是乎,孩子越来越反感写字,加上作业多,那就更加浮躁。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想法,让孩子感受到写字的快乐,享受好字带来的成就感,也许他对写字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孩子刚刚开始学习写字的时候,不需要他写得多好——我们要记住,孩子就是孩子,他有写不好的权利!我们要尊重。但是不代表放任。家长和他一起写,一起欣赏,一起找规律怎么写得好,当成玩儿似的。一段时间过去,他自然就会对写字产生兴趣,不知不觉就会把字写好。

奥数也是这样。为什么要把它当成一门严肃变态的学科一本正经地学呢?你内心知道它变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撕破人家的伪装,非让孩子也觉得奥数是灭绝师太的投胎吧!前面有人说,有的孩子没有天分,那我就在这里告诉你:你,凭什么,说,某个孩子,没有奥的天分?
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关键看你怎么开发。一上来就正儿八经地灭了人家的学习热情,再有天分也没兴趣学了,又怪孩子?讲不讲理啊。
说实话,任何东西想要学得精,都需要天分,但我们小学阶段,不需要多么精,只需要拿奖ok?就算拿不了奖,在公立特色班的面试上万一出道奥数题,至少孩子能做,对不对?
插播个段子大家乐一乐。前两年我认识一家长,一心要考某个以英语见长的初中,啊呀孩子那英语拿奖小奖拿了不知道多少,只攻英语,别的不管。不管我怎么劝,奥数你多少学点不为拿奖只为会做;好吧你死活不学奥数那你简历多投点学校广撒网别一棵树上吊死,人家非不听,觉得牛啊,教育局有人啊,孩子也牛啊,全国性的英语大奖都拿过,那学校敢不要我们孩子吗?
等到一去面试,傻了眼了,但凡去的孩子都有这些英语的奖项。你让学校怎么挑选?结果卷子发下来,眼珠子掉下来:奥数题!再一打听,凡是敢去的孩子不但本身牛,家庭背景比他们家牛得多!~结果这孩子愣是靠着后门进了另一个重点学校,八月份才拿到录取通知,这心脏被刺激得,爽啊!
如果你愿意也如此玩一下,我不阻止。我幸灾乐祸我围观!

现在正在读小学的孩子的父母大多是70后的,不要忘记你们也曾经“儿童”过。我一直觉得学习是人类的天性,当孩子还是幼儿的时候,我们就要保护并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当他们即将步入学校的时候,我们要保护并发展他们的学习热情。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许过程有点辛苦,但就像打游戏一样,刷个怪其实也蛮无聊,一旦极品武器掉下来,花再多时间都值了!

不要给任何学科、任何学习项目贴标签,家长先要发现学习中快乐的地方,然后引导孩子并和孩子一起快乐。奥数中一定也有好玩的地方,找规律啊,算路程啊,父母用兴致勃勃的语言去吸引孩子,孩子当然会一腔热情地投入了!

(二十三)      好啦,爸爸妈妈已经很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啦,那么接下来呢? 
好的习惯要开始了!
重中之重:注意力。
注意力始于点点滴滴。当孩子很专注地做某件事的时候,即使旁边出了什么状况,只要不涉及安全,都不要急着打断。比如说,孩子在专心画画,蜡笔不小心撒了一地,不要急吼拉吼让孩子捡起来——蜡笔就算在地上多呆一会,馊不了的你放心!你让他画完,然后再让他捡起来——不要帮他收拾,那样也会影响他。更要养成他做完事情自己收拾的习惯。
最讨厌有的家长一边帮孩子收拾一边数落孩子,既影响了孩子的注意力,又不利于他自己收拾,还打击了孩子的自信,自己还生气——你说损人不利己到这种程度是有多傻缺,为什么我们大部分家长都这么傻呢?

孩子在专心看动画片——也不要去打断他。动画片里有大量你想象不到的知识信息,只不过我们成人发现不了而已。可是我们又想着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于是乎说好八点睡觉的,一到八点,做妈的就在旁边喊:睡觉了!关电视!立刻马上right now!不听话?一个毛栗子。
大家讲讲道理,如果换成是哈老师我在那里看柏原崇,你立时三刻叫我关电视我也不乐意啊,我也要吼啊,我也不爽啊,我也睡不着啊!凭什么啊!唐山大地震啊你说震就震,地震前蚂蚁还挪个窝,你要关我电视怎么连个缓冲都没有?
没错,缓冲很重要。
我们完全可以在还剩10分钟的时候轻声提醒孩子,还有十分钟了,来,自己看看钟。
五分钟的时候再提醒一次。
如果孩子实在看得入迷可以适当延长5分钟。随着孩子自控能力的提高,就可以及时关电视。至少孩子在心理上有个准备。
以后孩子就养成了做事关注时间的习惯,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比较容易合理安排时间,游刃有余,而不成为时间的俘虏。

(二十四)      接下去我要说说非常反感的习惯——这是家长的习惯。

嗯,学校饭菜不好吃我能理解,大部分学校饭菜都不好吃,又不是大学。大家也别闹腾,学校饭菜的定额是教育局定的,学校无权改变。这么点儿钱能吃上一顿午饭,满足了吧。
偏生有的孩子被宠得太过,嘴刁,午饭不吃,倒掉。放学回家路上,缠着接他的老人一会儿吃根糖一会儿舔冰淇淋,到家还不满足,啃个面包闻个水果,不把五脏六腑包括五官伺候舒服了绝对不碰作业!

我就武断了!这种小孩,成绩不会好!
她心里装的不是学习。学习是什么?对于真正的好孩子来说,学习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大过天的责任!放学赶回家,第一件事洗手,第二件事就是写作业!如果让食欲遮盖了做作业的责任感,那么她是不会把学习真正放在心上的!爸爸妈妈放心,只会有小孩在享受美食中忘记做作业,但不会有小孩因为忙着做作业而饿死的!如果你小孩饿出胃病,那就逼着他把午饭吃掉。学校午饭是不好吃,但至少能填饱你的肚子!家里有美食等着你,你就不应该要求顿顿吃好吃的!
连一顿都忍受不了,一点点的小饥饿也忍受不了,你还指望你的孩子能刻苦学习?做梦吧!
最关键的,这种生活方式,会使小孩从小养成做作业拖拖拉拉的坏习惯。来,做作业“磨拖啰落”的孩子家长,看看你们小孩是不是一回家就找吃的?不吃不写作业的?

做作业拖拉的孩子,就算去了私立也会成为悲惨的loser。私立初中作业多大家都知道,如果不抓紧每分每秒,你天天哭去吧!抓紧时间做作业是进私立学校的首要好品质。拖拉的孩子就别指望了!

再次呼吁:把孩子零食都收起来!馋嘴的孩子没出息!

(二十五)      再来说说孩子记忆力的培养 

也许这些话对于那些尚在托儿所幼儿园的妈妈们更实用。

我看到过一个帖子,蛮认同他的观点:孩子越小,大脑能开发的潜能越多。其中记忆能力就是关键的一项。
训练记忆能力这个说法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
背唐诗宋词,目的不是为了孩子知道这首唐诗宋词,而是训练他们的记忆力。据说从小有目的地训练孩子记忆力,孩子入学后记忆力超群,学习更轻松。
我本人是很认可这个观点的。在我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小时候爹妈忙没时间,我就自己听磁带,各种故事,唐氏宋词,结果有一天我发现,里面所有的东西我都能倒背如流!
不是我天才,很多孩子只要培养,都可以这样!越小,效果越好。也许到了小学,你会发现孩子把背过的诗词都忘了,那是正常的,因为孩子脑子里塞进了更多有意义的东西,但他们大脑的记忆能力被提高了,以后再遇到需要背的东西,就轻松多了。
至于背什么,怎么背,我个人觉得,孩子对节奏感强、有韵律的东西特别敏感,有趣的儿歌,朗朗上口的唐诗,生动有趣的故事……如果故事里还有背景音乐更好。可以让孩子长时间反复听同一个故事,然后让他讲给你听,你会发现他不但全部背下来,而且声情并茂头头是道,就跟磁带里的一模一样!哎呀,我的孩子,不但记忆力好,连表达能力都那么棒!

记忆力好的孩子,学习会更轻松!

(二十六)      下面来说说具体到科目的一些事情。 

英语,说白了,记忆力好的孩子是很占便宜的,语言么,多读多背。别投诉现在的英语多难,大家都一样。难你可以不学。
数学,首先是计算,计算要扎实。不扎实,怎么办?练。多做题,其实也不需要很多,每天做个十道二十道,只要孩子不磨。弄点奖励措施什么,今天十道全对,明天就可以减到八道,错一题,明天加两题……也要给孩子一点奔头不是?奥数上面花点功夫,根据老师的要求多做点题,做扎实了,一切都好办了。

语文……咳咳,我能说语文是最难的么?基础,大海捞针,表以为生词表都默出来了,我基础就一定不错!阅读里还有看拼音写汉字呢,全看你小孩平时的课外积累。什么?你小孩两年级,阅读还蛮不错?别逗了,两年级还轮不到你说成绩好不好呢。语文到底好不好,就看高年级的阅读!阅读最后一道分析理解题,就看你小孩读不读得懂题,理解力到不到位,心智成不成熟!嘿,没错,就那么复杂。你平时习题狂补?阅读题狠做?没用!
我从来不建议我的家长在课后让孩子做任何语文的阅读练习。每篇文章不一样,每道题的理解又因人而异,若你奔着那种题而去,绝对是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苦逼活动中,得不偿失。
那怎么办?扔掉孩子手里的语文课外习题,来,拉着孩子的小手去书店,让孩子自己选,要哪本书!
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漫画的不要,全拼音的不要,剩下的随便点——只许买一本。

(二十七)      孩子的语文功底怎么积累?有人说,博览群书。 
现代社会,快餐文化,我们都在博览,可我们都不深厚,为什么?
因为那么多字,看了就忘。你我不是天才,孩子也不是。
你要他记住,你要他积累,你得给他机会。我们都有买书经验吧,一口气买个十本八本,一回家就撂一边,只买一本,坐车上就如饥似渴。
请家长记住我这个观点:阅读:贵精不贵多。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啊,而且才熟读三百首,没让你读三千三万,真的三万首下去,你记得住哪首?
读书也一样。一本好的书,孩子反复看反复看,好词好句、精彩桥段自然而然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渐渐语感丰富起来,常用字不知不觉就记住怎么写,你还担心他积累不够?
家长又要问了,那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
我就问你,你呢?你自己看书么?还是跟哈老师一样,一下班就抱着电脑啃呢?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要孩子做到呢?

(二十八)      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很重要。每天吃好晚饭,一家三口,一人一本书,安安静静地阅读一个小时,让孩子觉得,阅读是生活中一件必然要做的事情,就跟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在阅读的时候,没有打扰,没有喧嚣,让孩子自由地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之中。爸爸妈妈都爱看书,说明看书是好的,是值得骄傲的,那我也要做一个爱读书的小书童。 

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在阅读中总是会有不理解的东西,有时候他们会问父母,父母不以为然,时间一长就不问了。你说,是谁扼杀了孩子好学的天性呢?
最好的阅读方式就是亲子阅读。你可以和孩子看同一本书。睡觉之前大家来聊聊书里的内容。对于某些情节、人物,孩子本身不太会有深入思考,那你作为父母就可以诱导他思考:小白兔为什么要把胡萝卜给小灰兔而不给大灰狼涅?孩子的想法肯定很幼稚,你要赞美他会动脑筋,然后发表你的观点——只是发表,不是让孩子接受或者强加于他。大家就一本书的内容快乐地讨论,最后,亲吻额头,关灯睡觉。

家长说:哈老师,我们昨天晚上就是这样的!
哈老师一头黑线:这个是天长日久的好不好!
从孩子能听故事开始,父母就要带领他进入阅读的世界,什么时候父母可以退出呢?当他不需要你的时候。

(二十九)      我们班就有这么一批孩子被家长耽误了。不管以前我怎么告诉家长他们的孩子有潜力,稍稍挖掘一下会很棒,他们居然都是一副茫然的表情,更有一个做妈的惊奇说:“啊,哪像老师说得这么好,在家我一点看不出来,就觉得她傻傻的。”你是亲妈吗?
于是在我看来几个完全可以去拼一下的孩子,人家,等、摇、号。

说到摇号,现在关于学区房很热,我想有必要澄清几个观点。
徐汇的教育质量确实很好,但就公立而言,平行班都是摇号进去的。大家自己想,摇号摇号,如果靠着学区房的生源,那么买学区房的时候家长和孩子经过考试了吗?你凭什么武断地说某某学校地段不错,我们摇号进去很保险?
如果都是靠公平摇号,那么公立平行班之间的差距就会越缩越小,这也是我们目前教育的大方向,美言之“缩短教育差距”,所以我认为,以后就平行班而言,公立学校之间不会差很多。
好吧退一百步,公立学校平行班之间还存在差距,你小学对口的中学里总有那么一所口碑不错,问题是,你进得了吗?要知道,往往小学对口的中学不止一所,好的中学早被八仙们各显神通地塞满,这个时候摇号就相当于一个统筹程序,另外几所生源不足的就是你理所当然的归宿。不信?买彩票试试,为毛中到五百万的不是你?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
好吧再退一万步,你牛,你小学对口的中学很好,而且就那么一所,进也得进不进也得进——别忘了,小学对口的学生户口范围每年都在变,五年后什么情况你知道么?反正校长也是不知道的。
有家长看不懂了,哈老师继续深入浅出举例子:
在你幼升小的时候,这所小学的招生范围是A居委,B居委,C居委,D居委。小学对应的初中是一所很牛的初中,你是D居委的,属于“本区本块”,顺理成章进入这个小学然后定定心心准备不花一点儿力气分派到很牛初中了对不?
五年后,填毕业生信息表的时候,你会惊异地发现,小学的招生范围变了,变成了A居委,B居委,E居委,F居委!没有你所在的D居委了!你怎么办?把你变成了“本区外块”,这个时候你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死活不走,跟着所在小学划分——对不起,没那么好的事情,区里就直接把你放到“统筹分派”里,什么叫做“统筹分配”?就是徐汇区哪个学校缺少生源,你就过去吧。哪种学校会缺少生源呢?自己想。
第二种,回户口所在地对应的小学所对应的初中。因为地区重新划过,你所在的D居委对应你现在所处的小学,而已经对应另一所小学,那么另一所小学对应什么初中,你就去什么初中。
同理得出,如果你的户口不在徐汇区,如果你没有考上任何私立或者公立特色,要么听从徐汇区统筹分配,要么回自己所在区、所在户口所对应的小学所对应的初中。所以不要以为我上了哪个牛逼的公立小学,人家对应哪个牛逼的公立初中我就一定牛逼了!对不起,那不是牛逼,那是装逼。

而私立小学的学生,人家家长一早就明白:好学校一定是考出来的,于是人家直接奔着考试而去,如果私立和公立特色都没考上,那么就按照我们上面所说的,照样只好按照孩子所在的户口所对应的公立小学进入对口的初中。(我想我说得够清楚了吧)

所以不要抱侥幸心理,每年很多小学对应的地块都是会改变的。更何况五年!五年上海要拆多少房子造多少房子!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何况五年!

如果你一定要跟我抬杠说什么总有学区房是板上钉死死活不变我的也没办法。我只问你:1 学区房一般很老,你凭什么说五年后不会拆 2 你凭什么说小学5年后不会搬校区 3 现在居委会合了拆拆了合,居委会一变你就得变!管你乐不乐意!4你是房产中介吗?
如果你们家经历过小升初,所在地段没有变,那也不要拿出来说,那是你,不是别人。
哈老师还是那句话,天道酬勤,没有馅饼。

(三十) 哈老师刚刚做老师的时候也和篱笆很多妈妈一样,实在不明白小升初为什么要弄得那么复杂,后来哈老师认识的一个朋友一语道破天机。 

她的儿子也是一所公立学校的学生,小家伙蛮聪明,成绩也不错,可是从来不参加任何培训班,不参加任何考证竞赛,哈老师问妈妈原因,他妈妈笑着说:“jyj的朋友告诉我,这种考证啊竞赛啊都是为了圈那些没有门路的家长的钱而已,像我们这种有路的,就没必要让孩子受那份罪了。”

果然吗,她的孩子没有悬念地进了一所牛校。

哈老师茅塞顿开。

自从奥数成为小升初的敲门砖之后,让我们算算这个“新型方式”开拓了多么庞大的一条产业链,养活了多少人!各种培训学校,培训老师,竞赛考试的报名费,黄牛——包括买证和帮你去牛校买名额的,多少人靠着这个圈子吃饭!这就是中国社会的可怕之处——一旦某个东西成为一种生存之道,那根本扑不灭绝不掉!比如盗版,比如奥数!

身为家长,身为没啥门路的家长,你能做的只有摆正心态,面对现实。在我这个帖子抱怨社会有多么不公平奥数有多么不靠谱教育有多么不科学是没有用的,任何一个愤青进我这贴只能火冒三丈地进来一团憋气地出去,这就是现实,不会因为你的愤怒而改变。

如果我换种说法也许你们的心态会好一点:当今社会,所有东西和二十年前的相比,几乎没有不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比如房价,比如工作,比如婚姻,那么凭什么小升初不能改变呢?
而现在,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信息!一叠有用的信息卖卖几万十几万,小升初不仅考孩子的学习能力,当然也要考家长的信息量!如果你固步自封,钻在二十年前自己的学习经验中,拒不关心小升初的信息,那你活该落后挨打。家长抱怨程序复杂,一旦错过也许就会误了孩子。没错,对于信息的正确把握是这场战役成功的基础!

如果你把小升初的流程摸清楚,然后依然坚持让孩子“欢乐教育”,我向你致敬,您是家长中的英雄!如果你自己懒得摸,两眼瞎地让孩子自己闯荡,那就不要在别人如愿以偿的时候来抱怨社会。社会是不公平,但你得承认,社会依然在给所有人机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

(三十一)      好了,我想更多家长愿意听听孩子的教育问题。 

关于粗心

很多家长都承认,孩子粗心,背后不仅仅是粗心的问题,而是例如态度不认真基础不扎实。粗心只是借口而已。

有这觉悟,很棒!

不过哈老师再提醒你一句,有时候,粗心是一种习惯。习惯是可怕的,坏习惯养成后,会贯穿一个人一生,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成为他的绊脚石。

粗心就是这么一种坏习惯,然而粗心是怎么养成的呢?家长往往在学习上发现孩子特别粗心,但事实上,粗心这个坏习惯绝对不是在学习的时候养成的!学习只是让这个问题更加凸显,更加引起家长重视而已!

当你的孩子学会走步,学会拿东西的时候,很多习惯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养成了。比如他有没有习惯把玩好的玩具收拾好?大人让他拿东西他是不是经常稀里糊涂拿错?老师关照他第二天带去幼儿园的东西他是不是经常忘记?鞋带系手套套一只,拿个脸盆后面滴滴答答流一串儿水?

有人说了,哎呀哈老师,小孩子呀,能力有限,很正常!等长大了就好了!
对不起,长大了?不用长大,进小学,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丢三落四,卷子名字写一半儿,作业做一半儿,考试1+1等于3这种让你火冒三丈的低级错误层出不穷!

为什么?这就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说白了没有养成做事上心、有条理、有责任的好习惯,等到反应到学习上,家长又武断地认为孩子学习粗心,该打!

请家长们记住,学习,是一件综合性的事情。我不管你信不信,一个学习好的孩子,各方面能力要比学习不好的孩子强的概率是很大的!所谓考上大学还不会剥鸡蛋的例子是极端的,用极端来代替普遍是现在很多人的通病。以我们班级为例,比如做值日,我观察过,班干部、成绩好的孩子,连扫个地都比成绩不好的孩子干净!因为他们仔细,定得下心,有责任感。而那些平日就丢三落四的孩子,前面扫,后面纸屑可以一路漏过去,而他们视而不见。我做过试验,每次春游秋游,我会选几个成绩好和成绩不好的孩子,分派任务,谁带垃圾袋谁带桌布谁带照相机等,成绩好的孩子从来不会忘记,老师布置的任务可以口齿清晰地复述得清清楚楚,而成绩不好的孩子呢?从来就没有带齐过!你说这样的孩子,考试错个让你喷血的题,多正常啊!
我不是说成绩好的孩子就从不粗心,但是他们的粗心完全在正常范围内,几次考试,偶尔粗心个一题两题,而那些粗心惯了的孩子,已经习惯考试不看题,自己天马行空,做完也因为缺乏责任心,不高兴好好检查。
思维是一种习惯,即使这些孩子想要仔细,恐怕也很难。

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是养不成好习惯呢?除去天生性格因素,我要怪怪家长。你有没有因为孩子动作慢,做不好,就把他该做的事情都包了呢?鞋带没系好,松了,你怕耽误上学时间,蹲下身帮他系;玩具玩好了,他正在整理,你嫌他慢,帮他理好;书籍文具忘记带去学校,你怕他被老师批评,巴巴地送过去,让他逃过一劫;书包乱七八糟,你一边唠叨一边帮他理好,他就在一边做甩手掌柜……你因为学习粗心把他往死里打,却从没想过应该在生活小节上给他做规矩。习惯来自于点点滴滴的积累和培养,家长们走错了方向,倒霉的是孩子。

我这里有个学生,人高马大,脑子也不错,就是那个粗心,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妈妈总是问我“哈老师我们该怎么办?”我每次都告诉他,从生活习惯培养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不好,一遍遍重做。可人家听不进,人家要的是,如何在学习上不粗心的方法。对不起我没招。

家长们不要忘记,大脑是怎么发育的?靠手!手脑发育手脑发育!手在做事,刺激大脑思考、平衡,从而促使大脑更好地发育。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然规律在里面,能把自己房间整理干净的孩子,他在解题思路上也一定会井井有条、面面俱到。从孩子会走路、会玩玩具时就应该注意培养。你家长收拾的速度很快,表面上看省力了,实际上你剥夺了孩子在整理时的能力培养。

(三十二)      粗心的养成还有一种情况:学得太多 

有人又要说了哈老师你这不是打自己脸么?前面还说孩子就得参加培训班参加竞赛,不学,怎么去呀!

没错,我是那个意思。但并不是说,只要有题就必须让孩子做。有的家长很极端,从幼儿园开始就扛回一刀刀的练习题,小山似的堆在孩桌子上。

三年级时刚接手这个班级,我去家访。一个小姑娘还是我们班中队长,据说成绩不错。来到他们家,把我吓个半死——那习题集摞的呀,就跟辅导书店似的,小姑娘小小年纪夹着厚厚眼镜,这架势换做是我,早离家出走了!
和我对话的时候,小姑娘语速很快,但是从没有字正腔圆、稳稳当当地说完整一句话,常常说了上句,下句就定住了,眨巴着眼似乎等我接下去——而孩子爹妈还真的帮孩子接住下句。爹妈自豪地说,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学认字学拼音学数学学英语,天天做练习,末了,孩子他爹还一脸渴望地问我:“哈老师您看,我们现在还需要做哪些题目?您推荐一个呗?”

我才不推荐呢,从见到孩子一刻起,我就知道这孩子潜力止步于三年级。拔苗助长,潜力全被爹妈掏空了。果然,孩子的所有缺点——尤其是粗心,在从三年级全面爆发,从基础到阅读到作文,简直无一可取。至于数学更是让数学老师恨得牙痒痒,反应慢不算,最简单的计算都能给你错个满堂红!

为什么呀?难道现在的形势不是学得多学得早吗?可你也不能乱来,我们分析分析这孩子会有今天的原因:

做得太多。从幼儿园开始,对于孩子来说,马不停蹄地做作业就是生活常态。她没有玩,没有动手,无法好好思考,知识面窄小。面前小山一样的作业不断提醒她:还有那么多那么多那么多。她就只能求快,无法保证准确性,自然不能静心思考题目,天长日久,养成了做题浮躁不稳妥的坏习惯。到了高年级,基础性的题目越来越少,思考型的题目越来越多,一个本身知识储备就少得可怜的孩子,如何应付呢?

于是她的成绩一落千丈。所以,所谓死读书,指的就是这类孩子。真正会读书的孩子,不需要做太多题,但做的都是有针对性的;他们有思考的好习惯,落笔不多,一旦写了就让你惊艳。盲目追求做题数量,就会养成孩子浮躁的心态,粗心的病根就此落下。

(三十三)      今天来说说阅读的问题。 
前面说过,阅读这东西,也是孩子综合能力的体现,和积累、理解力甚至心智有关系。
仅仅在这个帖子里,已经有不止一位家长请我推荐适合孩子看的书,可想而知平时哈老师经常被家长追着问这个问题。但是我从来不会推荐某一本书,为什么呢?
很简单,只要你孩子喜欢,并且能做到反反复复看,看熟看透看烂的书,就是好书!
哈老师不是书商,不做广告。
拉着你孩子的手,去书店的儿童读物区,只要他喜欢,什么都可以。但是,记住,只买一本,是的,你没看错,就一本,最多同一系列的买一套,不能多买。
不知什么时候起,人们衡量孩子阅读能力的标准不是考察他多么了解某本书的内容,而是仅仅看他一共读了多少书。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你们去看看那些老一辈的知识分子,肚子里装了那么多货色,可他们童年的读物却匮乏得可怜,这不影响他们成为受人尊重的学者。为什么?因为他们就着手里有限的资源,反复读,反复读,读啊读,读熟读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很多东西自然就无师自通了。
现在呢?条件好了,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越是不读书的人,每次总是扛回一坨坨的书,显得自己好有文化,显得孩子好有知识。事实上,你让孩子囫囵吞枣地把他们读完,那些东西根本雁过无痕,是的你没看错,他小人家白读了,有这读书时间,还不如让他下楼打打羽毛球,至少锻炼了身体了不是?
也有家长抱怨,为什么孩子读了那么多书,依然错别字连篇,好词好句也不会用?
废话!人家没记住呗!换你还不如你孩子呢!
汉字这个东西靠死记硬背只会悲剧,每天在眼前过一遍,自然而然轻松认识。就那么一本书,就那么固定的几千字,每天读每天读,别担心你的孩子记不住!反复阅读同一本书,还可以让你的孩子养成精读、细品的好习惯。还是那句话:读书,贵精不贵多。别暴发户似的把你们家书橱向人炫耀,每次家访,家长得意洋洋地给我看他孩子读了多少多少书,哈老师心里只有冷笑。
有的家长又要问啦,那我买归多买一点,让孩子就集中看一本?不要,因为孩子这种生物,很容易心不定,你放一摞书,他东看看西看看,无法把心思集中在一点,明白?
家长再问:一天到晚读一本,孩子不腻?这就是为什么哈老师请你带着孩子去书店,让孩子自己选书的缘故。孩子和大人不一样,读书不会轻易腻烦,因为他们对世界有着本能的好奇和探索。尤其是学龄前的儿童。不识字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反反复复要求家长读同一篇故事,家长要高兴,千万不要不耐烦,在反反复复读他们喜欢的故事的时候,他们就在自我识字中——看,多轻松!做爹妈的只要读读故事,不用刻意教,他们就会识字!当孩子发现自己识完某一个故事的字后,对这个故事的兴趣会比原来更浓厚,就会自己指着书页呜哩嘛哩读——爹妈哎,你们还需要发愁是不是把孩子送到早教班认字?
什么时候可以换本书了?当你发现孩子这本书快读烂了,好吧,let’s go!
这样识字的孩子,错别字少,让人头疼的“的得地”更比一般孩子搞得清楚。所以如果你觉得你孩子明明很喜欢看书却错别字连篇,那我告诉你,这是因为孩子根本没有精心阅读,读不进去,读得太杂太多,妨碍了他对汉字的观察。

又有家长问了,哈老师,为什么孩子不会用书里的好词好句?
问这话的家长显然自己不会写作。好词好句是什么?是装饰!文章是什么?是我手写我心。如果一个孩子连作文的基本内容都写不清楚,你要他写什么好词好句?把一件事情叙述完整,语句流畅,没有错别字,在小学阶段就是一篇佳作。好词好句是一种积淀,这句句子在那本书里是一句好句,因为结合上下文语境,它能凸显主题,但放到你孩子作文里合适吗?会读书的孩子,会写作的孩子,通过一定的积累,到一定的时间,自然就会写出适合自己作文的好句子。追求作文里的好词好句一直是作文教育中的误区。有一次我们批考试作文,某班级,开头一水儿相同:童年生活就像美丽的夜空,发生的趣事就像夜空中颗颗美丽的星星,我忍不住采撷一颗,放在心中……对不起,这样的句子,纵然不因为雷同扣分,也绝不会因为好句子而加分,主要看你主干内容,写不好?照样不及格。



(三十四)      回头说说阅读理解。 
理解理解,靠的是什么?感受力+心智。不信,你让一个成绩很差的六年级孩子去做三年级阅读,一定做得比三年级的优等生好,因为心智成熟了。现实让很多家长——尤其是男生家长非常无奈。
哈老师告诉你没关系,感受力虽然抽象,可以通过思考来凑,心智虽然不能拔苗,但可以通过一些引导来助长。
亲子阅读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再来分享一下其他有用的方法。
在允许范围内,可以抛出一些家庭问题,让孩子一起参与讨论。比如说,奶奶过生日,送什么礼物好。孩子若提出建议,还要说清楚为什么送这个礼物。这是非常简单的。前面哈老师说我们班男生天文地理战争和平都说得头头是道,有家长问是不是多看电视就行了?当然不行啦!你得跟孩子引导孩子看,看完还得解释是怎么回事——新闻里才不会把战争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呢!紧接着是讨论,讨论知道不?讨论绝对不是你家长一言堂,而要想方设法引导孩子思考,引导孩子发表意见。孩子的理解比较肤浅,那你就可以帮着孩子思考深入一点。每天深入一点点,一年过后你孩子思考的程度就和别人不一样。这种事情爸爸做起来特别有魅力。你想啊,做爹的这时候不就可以在老婆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腹有诗书,博大精深了么?
女孩子呢?人家对战争和平不感兴趣呀,别急,不是还有社会新闻么?环保问题啊,食品问题啊,社会公德问题啊——随便拿一个上来跟孩子讨论啊,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拓宽很多知识面。我举个例子,有一次我们班一个女生写周记,看到路上有一条狗被车撞死了。换你孩子怎么写?好可怜啊!开车的好没公德心啊……之类。人家怎么写?分三段,第一段,指出司机的问题:车速太快,这叫是撞着狗,万一撞着人呢?第二段,指出狗主人的问题,没管好自家的狗,不牵绳子上街这种风气很不好,即使没有被撞死,万一咬到人呢?第三段,指出管理部门的问题:这条路不宽,但是车子不少,为什么不装红绿灯,也不给任何警示标志让司机放慢行驶、提醒行人注意安全呢?短短三节,可以看出当孩子看到狗被撞死这一幕时,眼界不仅仅局限于狗被撞死的情景,而在最快的速度里观察了四周,才有了自己的想法。引导孩子思考,教他们思考的方法,你会发现,你的孩子比你想象得聪明得多。
一般来说,能对周围发生事情进行如此深入思考并形成思考习惯的,他们的阅读能力绝对不会差。

(三十五)      还有一种很加速孩子心智的方法:读历史。 
显然这种方法对于家长的要求很高。哈老师每天会挤出一点时间给孩子们讲历史故事,讲皇帝和大臣的故事。哈老师觉得,对于步入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到了让他们真善美童话消融的时候了。童话固然美丽,生活在真空里却是恐怖的。
赵高的指鹿为马,汉朝文景二帝处理朝政的手腕,朱元璋怎么把功臣一个个灭掉……在我的班级里,没有学生会认为皇帝会主持正义,他们很早就知道还珠格格里的乾隆是个大疯子。在讲述皇帝处理朝政的时候,我会不断问他们,皇帝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真实目的又是什么……他们拼命转动脑筋思考,这便是人际关系处理的启蒙。从唐太宗的故事里他们知道,李世民是个坏弟弟,却是个好皇帝,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事物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
想让你的孩子有面对黑暗的勇气,却依然保持做人的原则?那就带领他看史书,记住,你和他一起看,你为他讲解,引导他思考,以史为镜,从娃娃开始。

(三十六)      今天跟大家聊的话题是:快热型VS慢热型

哈老师习惯两分钟预备铃讲个笑话故事之类的,嗯,今天也不例外。说是一艘船上载着许多动物,遇到风浪眼看船要沉,必须扔几只动物下去减轻重量。动物们商议讲笑话,讲到大家都笑,那么就可以活命。
猴子上来先讲一个笑话,大家都笑了,就猪没笑。于是猴子被扔下去了。接着长颈鹿讲了一个笑话,大家都笑了,又是猪没笑,于是长颈鹿被扔下去了。就这样好几只动物讲了笑话,都只有猪不笑。后来狐狸讲了一个笑话,大家还没来得及笑,猪突然哈哈哈哈大笑起来,笑得肚子上的褶子都合并成一条鸿沟。于是狐狸逃过一劫。这时猪说话了:
“刚才猴子那个笑话……哈哈哈哈真他妈好笑……”
谁不笑的谁是猪(谁扔臭鸡蛋?)

嗯这个笑话跟今天要说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呢?还真有关系。故事里的猪就是我们所谓的——慢热型。什么叫做慢热型呢?就是你跟他讲一件事情,他反应特别慢,好像没听懂似的,可过了一会儿连你都忘记这件事的时候,他突然反应过来,理解得还挺深刻。
对于事物的理解力上,快热型和慢热型占了比较主要的两种。快热型的孩子顾名思义,反应快,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往往是“聪明”“机智”的典型代表。他们口才很好,接口令奇快,有的甚至爱插嘴,往往你说上句他就能接你下句。在大部分成人眼中的好学生,大都属于“快热型”。
慢热型的孩子——得,我们都用猪来做比喻了。那反应,比龟速还龟速。你跟他讲,他睁着眼睛巴登巴登看着你,木反应。你急了,要抽他,他流下两滴眼泪,还是木反应——你气得一跳三丈高:你丫连流眼泪的速度都比别人慢一拍,活着有个毛意义!!!

于是我们武断地把很多慢热型的孩子归为“呆板”“不聪明”的一类,更极端的,甚至认为他们是差生。
那么快热型、慢热型真的是智商高低的标准表现吗?不。
孩子慢热型与性格有关,与智商无关,有的智商甚至比快热型的孩子高很多。他们与快热型孩子的不同,在于思维方式。
如果你深入观察,你会发现快热型的孩子胜在反应快,动作快,但是很多孩子学得的知识并不扎实,他们第一反应做出的回答,错误率很高,而慢热型的孩子虽然很慢,答案却往往是正确的。他们的思维方式,举个例子,比如你提出一个问题,通往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条路,快热型的孩子很随性地凭经验或者直觉选择一条,而慢热型的孩子呢?他们不会轻易下结论,而是在脑海中反复思考,来来回回把这条路的正确性慢慢地、却非常仔细地求证。他们接受知识的速度比快热型的孩子慢得多,但是他们交出的答卷正确率却往往高得多。

(三十七)      然而我们会很自然地发现,现实里,确实是快热型的孩子成绩好,慢热型的孩子很多是差生啊。这种结果往往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是我们的考查方式。举个例子,十分钟内,做对一道题得十分。快热型的孩子可以做十道,50%的错误率,至少可以得50分。而慢热型的孩子只能做两道,即使全对,也只有20分。你看一些反应比较慢的孩子的考卷,凡是他做的,基本上都是对的,可人家——人家反面都是空白的啊,于是乎,不及格。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分数。快热型的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是很占便宜的,去过汤姆熊扔篮球的童鞋都知道,你瞄了半天投准一个球,最后得来的分数远不如旁边那家伙抄起球看也不看就扔的结果。
第二是我们给孩子贴的标签。什么时候反应慢变成了“笨”的代名词?事实就是这样残酷。师长武断地把反应慢的孩子贴上了“笨”的标签,孩子从小被如此定位,活泼的孩子聪明,好动的孩子聪明,反应快的孩子聪明,而我不活泼,不好动,反应慢,所以我就是大人嘴里的笨孩子。加上平时读书中跟不上大人的思路,自然而然被人说“笨”了,长期在这种心理暗示下,慢热型的孩子本能地把自己的失败归于智商,再也不愿意自发自愿地去开启自己的潜能,无意识地自暴自弃,最后变成真正的差生。
事实上,慢热型的孩子往往有自己的思路。比如你在教他2+2+2等于6的时候,他呆滞的双眼后,很有可能在想2+2=4的逻辑是怎么来的,一旦他理解2+2=4的原理,那么2+2+2等于6对他来讲根本就不是题目了。他并不是没有思维,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思维,速度又慢,而教他的人是成人,无法理解孩子的思维逻辑,只顾自己往前冲,连拖带拽把孩子摔得够呛。

(三十八)      慢热型的孩子有几个硬伤: 
动作慢。大多是天生性格,但因为家长在习惯培养上没有注意,所以动作慢使他思维慢的情况更加恶化。
胆子小,自卑。因为几乎每次在思考的时候都被大人粗暴地打断,接着就是呵斥、不耐烦、否定,长此以往,孩子对于独立思考就有了恐惧,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造成了做题更加反复验算小心求证,唯恐做错挨骂,这让他的速度变得更加慢。
表达能力差。本来反应慢的孩子接口令就慢,因为长期挨骂更让他们自卑,不敢开口,很多错过了练习口才的最佳发展期,造成了心中有想法无法流畅、正确地表达——你去看,慢热型的孩子,语文阅读题给他做选择题,正确率奇高,但是让他们写句子,就表达不清。他们能理解意思,但是不知如何表达自己。还指望作文?
性格使然+后天阻断,这让慢热型的孩子非常痛苦,亲爱的认为你家笨孩子反应慢的家长们,你告诉我如果是你,你有不“堕落”成差生的理由吗?
记住了,不管你的孩子是哪种性格,哪怕你孩子是真笨,也不要用“笨”来解释他的失败。他笨那是你的原因,你骂他就是等于骂自己。更不要用“聪明”来解释他的成功。不要让孩子认为成功失败是伫立于智商之上的。现代社会我们都知道,智商固然重要,情商更重要。而情商,是后天培养的。

(三十九)      如何培养慢热型的孩子呢? 
第一,尊重他的思维方式,给他足够的时间思考。教他一个知识的时候,说得慢一点,看着他的眼睛,猜猜他是否跟上了你的节奏,如果没有,那就停下来,等一会儿,然后问他:宝宝说说你的理解,让他说完了,你再根据他的理解教他。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的脚板很宽,脚步可以跨得很大,别忘了你们身后,还有个蹒跚学步的小宝宝,既然要教他,就请根据他的脚步来教,慢一点,再慢一点,只要他在思考,即使今天没有达到你的教学目标,也是不错的。
第二,给他足够的鼓励。家长们请记住,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学无止境,你现在所要教给他的,绝不是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两千个常用字那么简单,这些东西,说实在的只要孩子到了一定岁数,突然不用你教,什么都会——本来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难点。你要教给他的,是思考的习惯,是对于学习的好奇和热爱。所以呢,只要他思考,不管对错,请你们都要肯定:宝宝动脑筋了!动脑筋,知道不?只要孩子愿意动脑筋,你还怕他有一天动不出脑筋?当他支支吾吾表达不清的时候,给予足够的耐心,鼓励他继续说,不要怕,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当他害怕的时候,告诉他爸爸妈妈在旁边永远会保护你,说错了也没关系。从而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他就会树立信心。
第三:训练他的反应。是的,不管在哪里,反应慢的人终究吃亏。我们还是要最大限度地让他“快”起来。首先还是那句话,孩子很多问题是平时生活点滴积累,在学习上集中凸显的,光在学习上抓,治标不治本,事倍功半。平时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尤其是锻炼他条理性的事情。比如整理东西,摆放碗筷等等。他慢,不要骂,让他动脑筋,怎么样可以做得快一点呢?他提出想法,不要否定,来,我们试试。看看他的想法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你再提出你的想法,来,我们再试试。然后每次都照着这个顺序做,多做做,熟练了,他就快了,你也可以表扬他了,他就更有信心了。这就是良性循环。一个生活有条理的孩子,读书可以省很多力气,因为他不需要在做作业的时候翻箱倒柜找作业本,不需要到考试的时候因为找不到笔而急得团团转。
接着,我们可以做一些训练反应的练习。比如,算24点啊,不要小看这个游戏,真的很练孩子的反应力,还有利于数学呢。比如一个人打另一个人手,另一个人要逃啊……一开始孩子反应会慢,你家长别嘲笑,别急着显摆,和孩子一起,慢一点,耐心地,快乐地,玩。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3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yhbgmj

    2016-9-29 15:03

    说的中肯,
       回复
  • hidden superknown

    2017-7-23 07:07

      
       回复
  • hidden camerondiaz

    2018-3-15 1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