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又见常丽华

已有 1028 次阅读 2011-6-10 16:22 系统分类:其他 丽华 , 淄博 , 学校 , 教师

知道常丽华是因为常老师的孩子来到了我们学校就读。当时对常老师知之甚少,只是听说常老师是特级教师,在淄博很是有名。在全国,特级教师有很多,也经常有特级教师来我们这里做报告,所以我并没有特别关注。

       第一次见到常老师是去年的时候,常老师来我们学校做了一次关于《夏洛的网》的阅读课。听课之前我是带着相当大的怀疑的。我在想:一个小学的老师到我们初中来做阅读课的指导,难道我们初中老师的水平还不如一个小学老师吗?她到底能把阅读课做到什么程度呢?可是当我开始听课,当我慢慢走近常老师的课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是错的多么的厉害。人的深度是不能用教什么年纪来衡量的。常老师的阅读课做的相当的有深度,那种深度是我望尘莫及的。一本薄薄的《夏洛的网》常老师却读出了非常深刻的东西:生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常老师用课件一点点深入引导学生进入深层体验,从而领略生命,体悟生命。常老师的这节课带给了我极度的震撼。《夏洛的网》在常老师讲课之前我读了两遍,我也是被深深地打动了,虽然感动,我却从来没有思索过那么深,那么透彻。所以当我给学生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语言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我无法说服学生同我一样去喜欢这本书,研读这本书。

       当时我的感觉是常老师是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人,她是上天铸就的一个超人,我们是凡夫俗子,我们是无法与其同日而语的。常老师的学生是多么的有幸,能够得遇这样的一位老师带领他们走完小学这至关重要的五年时光。

       再见常老师是2010年9月3号。常老师到中央二台的高端访问做节目回来,我们校长给常老师接风,我有幸作陪。第一次与常老师近距离接触,细心聆听常老师的讲话,我对常老师的认识又有了改变。我不再认为常老师是一个神,是一个不可企及的人物,而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常老师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不是因为她的天赋,而是她的努力。

      细心品味常老师的话,我知道了常老师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两点:自信和坚持。常老师的每一句话中都流露出了那种浓浓的自信,相信自己,认为自己可以,认为自己一定可以有所成就。而这自信却正是我所缺少的。我总是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不行。关键的时刻我总是告诉自己:你怎么可以呢!你不行。我自己给自己打退堂鼓,遇到事情我总是主动后退把机会主动让给别人。当别人干出成绩来的时候,我便自怨自艾,感慨自己的生不逢时。抱怨机会总是不来敲自己的门。其实呢,不是机会女神忘记了我,而是我总是拒绝机会女神的诱惑呀。

       除了自信外,常老师取得惊人成绩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坚持了。坚持给家长写信,坚持督促家长回信,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坚持写便条,及时反馈学生的点点滴滴;坚持读书,及时写下读后的感想。正是这种坚持,成就了今天的常老师,走在教育前沿的新教育身体力行的教育家,而不仅仅是理论家。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给他的学生上课。他说:同学们,我们今天不讲哲学,只要求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把手往前摆动300下,然后再往后摆动300下,看看谁能每天坚持。过了几天,苏格拉底上课时,他请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结果,90%以上的人举起了手。过了一个月,他又要求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只有70%多的人举手。过了一年,他又同样要求,结果只有一个人举手,这个人就是后来也成为了大哲学家的柏拉图。柏拉图在成为哲学家之前,大部分时间仍然显得平淡无奇,所不同的是在那些人们看似平淡、枯燥的重复中,柏拉图能认准目标、始终坚持。甩手固然甩不出一个哲学家,但是目标游移、耐不住寂寞的人是很难有大的作为的。反思自我,可以用一句俗语来形容:无志之人常立志。一是心血来潮,便会定下一个目标,可是过不了几天便又抛之脑后,不知所云了。今天想这样,明天又想那样,如此怎么可能有所成就呢!

     前面我说常老师的学生是有幸的,得遇名师带领;而今我要说我是有幸的,能够在我还年轻的时候得识名师。从名师那里得到教诲。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