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9
已有 116 次阅读
2015-10-9 23:54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自从有了作业,就是和作业抢时间。其实作业量也不大,奈何是个小一的孩子,每晚20多个音节词写一遍有时是两遍,再听写一遍,预习一下新课,拼一拼读一读,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晚饭前的效率比较重要,但这个效率高低,要看我能不能及时回家。
《学习之道》看到后半部分,每天半个小时的阅读,还常常不能专心,看到后面因为没有做笔记,前后难以贯穿,读得就更慢了。趁着假期也看了部分盖兆泉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英语目前孩子还处在听力启蒙阶段,2年来有了大致方向,每天保证足量的听和少量的亲子读足矣。重心也应该向中文方向倾斜,为此拜读了萧愚的一部分文章,大的方向上,赞同他的观点。经史子集,传统国学的范畴太庞大,有点抓瞎,在新浪也仔细拜读了一位妈妈的文章,对她提到的读史还是比较赞成,但孩子年龄比较小,等她把简体字认好了,准备带着她先读读丰子恺叶圣陶那套开明国语老课本。给自己买了一本许慎的《说文解字》,总之,自己的阅读范围也需要拓展。采纳那位妈妈的建议,在当当选了台湾引进的那套《白话史记》,再买一套简体版《史记》,一本《中国历史图谱》(吉林文史出版社),按照主题展开阅读,比如秦始皇、汉武帝、诸子百家、战国四公子、武将、文臣等等,先看自己读史的感受如何,都说文史不分家,时机合适的话,再推荐给璐璐的姐姐吧。另有一套《纲鉴易知录》,清人吴乘权编篡,此人曾编过《古文观止》,据说这套书在当时也是编给十岁左右孩子读的,当当有文白对照本,因此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