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载:玉树志愿者支教日记-行走在玉树支教的旅途之初到玉树

热度 1 已有 383 次阅读 2011-4-3 13:47 个人分类:公益慈善 系统分类:心情随笔

我仅仅通过连续转载,让更多的人知道有这样的一群人生活在我和你的周围。

我向他们致敬!

 

 

 

21岁该是一个做梦的年纪,那时候的我们即将毕业步入社会。而毕业之后就业是每个毕业生、老师、家长及一切人的最终结果,可是一毕业就步入工作的状态,每天为生活在忙碌着,于笔者而言好似心有不甘就这样毕业、工作了,觉得人生除了工作赚钱外该有另一番模样。自己又是一个特别能折腾的女孩,从小就没有吃过什么苦头,经历的少自然也不在话下,越是长大就越是发现经历是件很好的东西,它能给予我们阅历,是无形的财富,这些是用金钱买不到,别人给予不了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步入阅人无数”大致就是这样。

 

以前在景德镇读大学的时候,也就是笼子里的时候以为自己至少是只鸟,可是步入社会后发现自己其实连鸟屎都不算,一无所有,世界太大,我们太小。很多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很无能为力,当看到玉树地震时那种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很多人离去时那种痛楚是难以言喻的,自己的力量那么小,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可是现在那里需要老师,我们的力量也许是有限的,也许我们不是专业的,但是至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教育他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教育自己,他们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在成长。

 

                                                  

出发前:家人的威逼利诱

支教在幼小的时候就在心中埋下种子,不安过平静的生活是催化剂,当将自己的想法与家里摊牌的时候,爸妈几乎用没有一点商量余地的口吻拒绝,在我再三的哀求甚至是请了众多说客的条件下,爸爸才勉强答应这些事情自己做决定,只要自己日后不后悔就行。我以为已经很顺利的过了最难过的那关,可是没有想到这只是刚开始而已,家人朋友不曾一刻忘记说服我。

 

记得是提前十天买的票,在日后的那几天,爸妈几乎没有和我过多的讲几句话,我知道,爸妈是舍不得我走,毕竟一个女儿家,从没有去过高原,条件又那么艰辛,不是不愿意和我说话,只是害怕一开口就骂人。在离家之前的最后那天,爸妈还在那里说服我讲车票退掉,甚至说只要我不去玉树支教,可以让我回学校读书,生活费照给,可以去杭州玩半年,等拿到毕业证再找工作,也可以在家天天上网,想干什么都行,只要不去,所有的要求都满足我。我不知道怎么去拒绝我爸妈这样伟大的让步,可是真的无法下定决心不去。那段时间夹杂在家人朋友和自己决定的双重矛盾之中过的很纠结,甚至是比那年高考还让我倍感压力。

 

美婷知道这件事情,没有上班,就立马给我打电话,她甚至在我即将要上火车的那刻还在说不要去,把车票退了,去她家玩几天,然后回学校。原本不怎么经常联系的朋友也会很殷勤的关注甚至打来电话,表示不理解,也觉得这样做大抵是没有意思的,浪费的只是自己的时间,回来后还是一无所有,还是要去找工作,甚至可能在那样闭塞的条件下将自己封存了半年。

 

不是没有想过放弃,可终究是说服不了自己,不去也许以后就没有机会,也许在很多年以后还是会耿耿于怀:自己当年为什么没有坚持。从而给自己本就不完美的人生又增加了遗憾。

 

所有的一切对于下定决心要走的我终究是没有用的。我还是在很多的威逼利诱甚至是很多不解中踏上了去玉树支教的征途。我告诉自己绝不会为这个选择而感到一丝丝的后悔。

 

在路途:苦中作乐
回想这一路的艰辛,众多志愿者不禁摇头,大家都心有余悸。春运人实在是太多,再加上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光是坐火车到西宁至少也要三十个小时以上,西宁到玉树还有十几个小时的汽车。坐车本来就是件很累人的事情,加上不停的转车,坏境的不适应,几天之内吃不下什么东西是再正常不过了。

 

记得自己在南昌转车的时候,因为太拥挤,南昌出发的车辆在始发站就已经挤满人,眼看着自己上不去,就将错过下班车,心里实在着急,好在列车员见我是学生,又是志愿者便破例将我带上车。记得自己上车的时候火车门已经关了一半了,自己是在士兵的帮助下才上的火车,行李是直接被扔进去的,门缝太小,那时的自己是踩着自己的电脑才站住的,当时内心的那个心疼电脑实在不知道怎么去表达。火车关门的刹那将自己的两个手指的第一关节全部压在门缝里,拔出来发现手指立马肿了,布满了血,就那么一刻一点感觉都没有,不到一分钟,真的应正了那句:十指连心哪个都疼。汗水立马打湿了额头,就那样扯在心里硬生生的疼。

 

到了西宁后还有十几个小时的汽车到玉树。志愿者们大多数是第一次进高原,很不适应。晚上停车吃的是快餐,所有的人经过一下午的车程,已经饥肠辘辘了,本以为可以大吃一顿,然后回到车上美美的睡一觉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就已经到了玉树。可发现那里的菜不是菜,饭不是饭,根本无法下咽。我不是娇娇女,但还是吃不下,我承认那顿饭是我吃的最难吃的一顿饭。

 

汽车经过巴颜喀拉山,那里的海拔将近五千米,志愿者又是第一次进入高原,高原反应你强烈,严重的缺氧,有一个来自宁波的志愿者朱静文由于身体素质本身的原因,刚进入高原就开始呕吐,好在司机师父的帮忙才缓过来。为此我们的组织者马连平还在车上即兴作了一首打油诗:

司机师傅好技术,拉着我们去玉树。

一路不怕辛和苦,翻山越岭稳把住。

路上有人犯呕吐,师傅急忙来帮助。

先是送来药和物,注意事项紧叮嘱。

夜间行车多辛苦,师傅没说办路口。

安全行驶都佩服,祝福师傅人多福。

 

不可否认这些事情确实比较的困难,甚至很多的时候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困难,但也记得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地方却拥有着同一个梦想的属于我们之间小小的幸福。记得在第一次见面时的尴尬,记得在高原反应时大家陪同着聊天,记得在难受的无法坚持的时候另一个志愿者指着天上的星星给我们看,于是我们便有了更多的信心往前面走。

 

 

 

玉树,我们来了

从西宁到玉树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汽车颠簸,志愿者一行十三个人在江苏南京马连平的带领下终于是踏上了那片我们想了很久、梦了很久的玉树。曾无数次的在脑海中构思过玉树的样子,也曾做了最坏的打算,可当我们站在那片土地的时候,四处空荡的让人觉得异常的冷,几乎是没有几处完好的房屋,没有一条完整的马路,更多的是用板棚搭架的房屋。远处是延绵不绝的雪山,很美,同时也很冷,冷到所有的志愿者经过一个多小时后才缓过神来。

 

车子停靠在玉树第三完全小学,整眼望去,除了大门是原来的样子,其余的房子已经全部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的板棚房。

 

因为条件有限,九个女志愿者住在一间房间,其余五个男志愿者则住在另一间板棚房间,在今天到来之前的昨天,这里下了一场暴雪,天气比较的冷,大家只能依靠炉子取暖。房间还没有电,只能暂时使用蜡烛。

 

 

此次去玉树支教的一行志愿者来自不同的地方:江苏的南京、福建的福州和厦门、江西的萍乡和新余、浙江的宁波、青海的西宁、四川的成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等城市。大部分的志愿者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主,也有为了支教讲自己工作辞掉的,年龄从1840不等。志愿者们于25日在西宁集合,26集体出发去玉树。

 

回想这一路我不知道是怎样到达这片土地的,不知道怎样克服南方已经穿一件衣服而这里还处在零下几摄氏度,狂飙着大雪、不知道是怎样克服在经过巴颜克拉山海拔五千多米得高原反应、亦不知道是怎样克服一直吃惯米饭长大的我突然间为了生存要吃面食。

 

这一路有着太多的艰辛,但也有着很多小小的幸福。

 

选择来到玉树,每个志愿者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世界上还是有许多人,用自己青春去书写人生的篇章,还有许多有爱心的人关心着这块受伤的土地,志愿者个人的确很渺小,但是他们的精神很伟大。

 

此次去玉树第三完全小学支教的以马连平为首的有:何荣虎、敖利志、孔蓉香、田七、李可星、张甜甜、邱佳慧、郑榕、李寒菲、朱静文、刘海艳、周爱萍、刘璐。接下来,陆续还有一批一批的志愿者来到玉树,说真的,很期待他们的来临,加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


路过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lfwy129921

    2011-4-4 21:41

    我每年都赞助书籍,衣物或给孩子们买些学习用品。让他们带到玉树。
    因为组织者在南京。
    我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能关注他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