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引导孩子编故事的四条指导建议(转)

热度 1 已有 201 次阅读 2011-2-12 18:33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1. 和孩子语言互动
孩子早上醒来,首先映入宝宝的是天花板和墙壁。此时如果没有妈妈温柔的招呼,孩子脑海中可能一直处于空空的状态。婴幼儿的脑部发育很快,父母和孩子语言互动,能促进孩子的智力不断成长。
孩子都渴望妈妈的怜爱,特别是婴儿。每天起床时,妈妈不妨说:“太阳公公比宝宝起得早呢”、“好香好甜的牛奶哟”;到公园散步时,对孩子说“这么多小朋友在玩”、这朵菊花真漂亮啊!他在对宝宝说什么呢?他说啊,祝宝宝和我一样快乐”。
生动的语言来自多方面的生活体验。妈妈陪孩子散步时,仰望天空,可以对孩子说“蔚蓝的天空真好看,白云飘飘向南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如果孩子也用手指着白云,我们可顺着孩子重复几次“对,蔚蓝的天空真好看,白云飘飘向南方”。
吃桔子时,妈妈让宝宝去桔子皮,小宝宝指力不够时,妈妈先剥开一点,让宝宝拉,宝宝一边去皮一边说:“桔子肉宝宝身上这么厚的被子,让我们一起来去掉吧。”当孩子吃苹果时,妈妈不妨说:“啊,苹果的脸蛋儿红红的,我们看看他的肉时什么颜色。”当剥开皮看到果肉时,“啊,白色的,尝一尝时什么味道,噢,真甜。”来喝牛奶吧!牛奶时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从奶羊身上挤出来的就不叫牛奶了,叫什么呢?叫羊奶。”
带孩子到动物园或植物园,观看各种飞鸟虫鱼、飞禽走兽、赏心悦目的花草。生活体验越丰富,语言营养越到位,孩子的心灵就会得到较好的滋润,同时,会更留心身边的事物,并会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自编故事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2. 反复游戏角色转换
孩子从生活中获得体验,并能用语言去描述,就是为孩子的抽象思维插上翅膀。如果将语言比作肌肉,那么游戏就是抽象思维的骨架了。
爸爸弓着身子,双手搭在一张桌子上,全家一起玩过桥游戏。宝宝拿着一只仿真的兔卡片立在桥头(桌子上),妈妈手拿一张山羊卡从“桥上”过,给小兔送菜来。到了桥头,让宝宝(小兔)说:“谢谢你,山羊!”妈妈再拿一张松鼠卡从“桥上”过,给小兔送菜来,到了桥头,让宝宝说:“谢谢你,松鼠!”将这个游戏和对话反复演练,角色互换。
3. 形象到抽象的转换
妈妈陪同孩子的分分秒秒,所处的环境都在不断地变化中,把这些变化连同自己、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不停地用语言描述,让孩子感同身受,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在孩子眼里,很多东西都是不真实的,比如,孩子涂鸦时画的太阳像人的面孔,长着眼睛、嘴巴、大放光彩,似乎总是灿烂无比。呼呼地吹着的风,看不见摸不着,在孩子的眼里,就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鸟,张开翅膀扑腾腾地飞。用形象化的语言,去描述抽象的物体,让孩子的语言延续着想象,是我们父母的职责。
懂得孩子语言特征的妈妈,总是善加利用,去激发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
一年中,春夏秋冬的风给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夏、冬季节。盛夏,风来了,妈妈打开窗户,和孩子一起感受风的凉爽。妈妈开窗的一霎间,背对着窗户,张开双臂,作鸟飞状,一边做着动作,一边对孩子说:“我是风儿,给你们送来凉爽了,(呼唤孩子的名字)感觉怎么样?”如果是冬天,对孩子说:“我是从北方来的风儿,吹到你的身上,是冷还是热?”
所做的一切,都是让孩子从小能够体会,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用语言作生动的描绘。有心的妈妈随时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好故事。
4. 杯满自溢水到渠成
做游戏时,要准备道具,孩子两三岁时就可以参与准备的过程。准备的过程 也就是构思的过程,就是编写的开端。游戏中角色置换,可以让孩子体验因角色所处位置的不同,带来的不同感受,从而慢慢学会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开始时,不同角色所配的语言可以是相对不变的,并且循环演示,大量重复。经过量的积累,自然会引起质的变化。待孩子表达熟练后,我们可进入下一个程序。
上述游戏经过反复演示以后,妈妈将刚才做的游戏转换成故事,配上动作讲出来:有一天,小兔病了,山羊走过一座桥,给小兔送来了青草;松鼠知道了,也从桥上走到小兔家,给小兔送来了大豆。小兔在山羊和松鼠的帮助下,病很快就好了。爸爸再配上动作复述一遍,因为孩子做过游戏,听后很容易理解。这样的故事生动有趣,有时爸爸、妈妈讲过几十遍,孩子也乐听不疲。如果将上述故事中的小兔病了,换成小兔过生日,孩子会更乐于接受,从而编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弓身做桥时,在桥身上用不干胶粘上一张写有“大桥”二字的白纸,还能配合孩子识字。
只要父母用心去做,故事将源源不断从孩子口中喷薄而出。
选择什么样的故事
2岁以下给孩子准备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形象的图画书,如奶瓶和奶嘴等,这些书能让孩子们产生亲切感。告诉他们画中的东西叫什么名字。孩子满一岁以后,可以给他们买一些表现其他新事物的图画书,告诉他们里面画的是什么,用声音、表情和手势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孩子养成集中的习惯。这个年龄的孩子玩这种游戏的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
3岁以下讲故事的时间可以延长到10分钟,建议给这个年龄的孩子选择的书中可以表现日常生活中某个完整的场景而不是单个的物体,例如吃饭、散步和洗澡等等。
4岁以下现在孩子可以把听到的东西转化为想象的形象了,也可以保持15分钟精力集中。你可以给他们讲述有主人公活动的故事,例如搬家、转学、小弟弟出生和某个家庭成员去世等。
5岁以下孩子理解故事的能力越来越强了,而且这时的孩子最喜欢听传统的儿童文学。他们听故事的能力增强了,并且开始了自己看书的阶段。这一阶段同孩子们讨论与书中内容有关的价值观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为孩子朗读的习惯,每天不少于20分钟,持之以恒,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便会在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渐渐产生了。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全部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晴天雨天不由人

    2011-2-12 19:25

    收藏啦!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