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载-于永正:教语文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已有 103 次阅读 2020-12-31 08:34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教了近四十年的小学语文,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下面就分别向大家说一说。 图片

一、重情趣

 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认识到,还有比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是教不完、学不尽的,再说,今天该传授的知识假如缺漏了,明天还可以补,但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兴趣,那明天就什么都没有了,自然也包括能力。 现在,许多人都在谈论“人文性”,觉得我们的教育缺少人文精神,我认为这个看法很有道理。尽管目前大家对人文性的内涵的看法不太一致,但总的意思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 一句话,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确实太少,尤其缺的是情趣。 我说的情是什么?是情感,或者说感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先说第一点。我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心情不舒畅,谈不上学习,更谈不上思维活跃,当然也谈不上创造。 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要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要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在教学中,教师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的感受。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 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用一把尺子量,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还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学生的淘气、好动、好玩,才能体会为什么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的道理。没有理解和宽容,也谈不上爱学生,正如泰戈尔所说:“理解是爱的别名。” 下面说说第二点——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我对语文教学真是情有独钟,许多人说我痴迷语文教学,这倒是真话。不爱语文教学当然教不好语文。这且不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 这里面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 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一环是关键。 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我是决不罢休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感情基调,课文的感情基调决定了老师上课时的感情基调。这是课前的功夫。 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老师在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这时,我关注得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学生。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因此,课堂上,我的责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 我清楚地知道,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的不是大海,而是溪流。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慰劝便是伟大,是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学艺术。 这样说是不是就不要批评了呢?不是的,对于严重影响别人学习的行为,对于那些视学习为儿戏、经常拖拉作业的学生,还是要严肃批评。但有一道界限不能逾越,那就是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情是互逆的,趣也是互逆的。老师爱学生,对学生有期待,必然会赢得学生由衷的爱,学生也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老师的课上得有趣,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情感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越深刻,情感体验也就越强烈、越深厚。
真正的学习兴趣是在知道一点、会一点的时候产生的,是在越来越明白、越来越会的过程中巩固、加强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让每位学生取得他们能取得的成功,让每个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把课上得有情有趣,说到底,是由老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的。不只是方法的问题、学识的问题、创造能力的问题、艺术修养的问题,也不只是观念的问题,而是人格的问题。 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我的教育的座右铭之一。 图片

二、重感悟

 什么是重感悟?说白了,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它是对烦琐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状态的否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 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学语文是一生的事,因此不要担心学生有些地方暂时感悟不出来,尽管放心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 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个“读”字,那么在教学中我是怎样做的呢? 第一,备课先备“读”。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为止。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我是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上的。备课于心是最重要的。至于写教案,因课而异。对熟悉的,特别是教了多遍的课文,往往只写个提纲,记下新的体会、新的方法;新接触的课文,便写得具体一些。写得最多的是自己的新感受、新体会、新方法和自己满意的作业设计等。 虽说多数词语具有模糊性,也不一定对学生讲解,但我还是一个个查词典,一个个记在书上。凡是拿不准的字,全都查字典,把握准读音。虽然我给学生的只有一碗水,但我总是把自己这一桶水盛满。我使用过的教本,总留下密密麻麻的痕迹。不动笔墨不读书(只要是自己的书)。我这样做,也要求学生这样做。 第二,课堂上的第一件实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这是“保底工程”,切不可认为这很容易,要让全班学生都做到这一点是要下一番苦功的。 每篇课文,我一般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指导读。做到每个人都读通顺,一部分人读出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我做的事是指导、疏通。指导读好,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如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 接下来做的第二件实事是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在这个环节中,或抓住在文章的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等等。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与教材、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教材之间的对话,首先是朗读的交流,其次是见解的交流和评价的交流,但是后两者要适可而止。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为了在读中学会阅读方法,为了发展语言能力,为了提高人文素养而读的,而不单单是为了理解、领会内容而读的。把时间过多地用在小组合作上,用在讨论评价上,有悖于语文学习的根本宗旨。我的责任是指点迷津和激励。当然,不能否定必要的讲解。 赏读后,接下来我做的第三件实事是要求学生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但不一定课课背诵)。“微观探究”,最重要的是抓准“要害”,切不可面面俱到。任何感悟都是有度的,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的,是因人而异的。感悟到的东西,有时是说不出来的,也不一定要求学生说出来,意会就行了。我们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求一个答案、一个结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图片

三、重积累

 说到“重积累”,我们还要从学习语文的目的谈起。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言哪里来?走进校门之前,是听来的,是在听、说的实践中“习得”的;进了校门则主要是从书本中读来的,在读、写的实践中“学得”的。语言靠积累,能力靠实践。 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记忆的最佳期。我说的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包括情感)的积累。教师在教学中缺少了任何一点,都教不好语文。 语文教学就是要强调记忆、积累,而理解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大脑自动调出、匹配和耦合的过程。特别是在孩子的年龄尚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汉语言文字又具有很强模糊性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直觉感悟往往比理性的逻辑思维更加重要和管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绝不能就课论课,搞平面搬移工作,也不能将课文任意肢解,搞“散装零售”式的分块教学,更不能关起门来教学,而是要强调整体感悟和科学有效的积累。 怎样做到三个积累呢?先说语言的积累。 第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那些“不必解”的东西,我坚决做到“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的,我常常强调的是“粗知大意”,先“吞咽”后“反刍”;对那些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学生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快、记得牢。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学生应该积累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 第二,重视课外阅读。实验已经证明,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重视什么,抓什么,学生便会有什么。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我这样做尝到了甜头,于是也要求我的学生这样做,叫他们记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叫他们尝到甜头,尝不到甜头,日子久了就更不愿意做了。现在有了电脑,也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把好的东西(包括整篇文章、句、段等)随时储存到里面去,需要的时候再调出来。

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我这样做尝到了甜头,于是也要求我的学生这样做,叫他们记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叫他们尝到甜头,尝不到甜头,日子久了就更不愿意做了。现在有了电脑,也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把好的东西(包括整篇文章、句、段等)随时储存到里面去,需要的时候再调出来。


再说生活和感受的积累。现在的孩子对大自然、社会接触得太少,活动也太少。我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博物馆去、带到军营去、带到工厂去,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学生的生活丰富了,感受自然就增多了。

 总之,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图片

四、重迁移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语文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掌握了就要运用。在教学中,要边学边用。 语文教学中的迁移主要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
下面先谈谈读的迁移。读的迁移就是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去读报纸、杂志。这样做,一来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二来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 我的做法是:对学生号召、示范、检查、鼓励;对家长,两个字——动员。动员他们为孩子做(或买)书柜,刻藏书印章,买课外书,订报刊。对学生的号召、示范、检查、鼓励缺一不可,要“四管齐下”。一旦学生得到了益处,被书“迷”倒了,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那就意味着养成习惯了。至于家长方面的工作,除了直接对家长谈外,我还常常借学生的嘴去说服他们的父母。 对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我便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对粗心的学生,我则常看他们的读书笔记,常常和他们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我要求人人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不动笔墨不读书,还要求每位学生读书时做记号。记号实际上是思维的痕迹。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读过的痕迹(只要是自己的);凡是不认识的字一定要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写上注释;凡不理解的词语一定要打个问号;凡认为写得精彩处、重要处,一定要画上波浪线,等等。养成做记号的习惯十分重要,它可以养成思考的习惯,可以培养抓要点的能力。 问题是老师必须爱读书,会读书。 再说说由读到写的迁移。我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因为语文能力的最重要标志是“会写”。孩子进了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怎样进行由读到写的迁移呢? 从大的方面来说,小学生的作文练习,都是由读到写的迁移,所以我十分重视作文训练。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我从不先考虑什么“创造”,但也不要求学生刻意模仿,更不要抄袭,一切都在不经意中,一切都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哪些学生可以不指导,哪些学生要做些提示,哪些学生要手把手教,都要心中有数,做到因材施教。 从小的方面说,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段仿写,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意思、笔答课后某个问答题等“小练笔”也是写的迁移,是看得见的最直接的由读到写的迁移。在教学中,我是大、小都抓。每次小练笔都尽量让学生觉得有意思,愿意写。虽说要“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朱作仁语),但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量要适度,要求要低。 总之,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 图片

五、重习惯


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以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我谈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 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圈点点,做批注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 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怎样养成运用语言的习惯?“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而“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习”是什么意思?就是练习和实践。“学”就要“习”,只有“习”才能“惯”。 我为什么强调“感悟”“积累”和“迁移”,而不主张烦琐的分析?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语文的实践中拥有语言,在语文的实践中去熟练地运用语言,最后形成运用语言的习惯。开始的学习过程是缓慢的,但只要坚持不懈、一以贯之,“慢学”就能变成“快学”,运用语言就能成为不需思考的条件反射。 习惯一旦养成,它将使“不可思议”变成轻而易举的“快速反应”。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也只能在“时习之”中形成,是“养成”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在大量的实践(比如读书、读报)中尝到了甜头,便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便会自觉去做。 当然,这需要老师引导、启发、鼓励。 还有一点,习惯的养成不可忽视老师的影响。晨读时,我常常有意地把我刚买到的书拿到教室读;有时,我会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放在讲桌上,学生翻看,我佯装不知;有时,我还会和学生谈论时事新闻,谈论读书所得,臧否书中人物。这些做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 我谈的“影响”即“身教”。

文章来源:《儿童的语文:于永正语文教学思想精义》,于永正著,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