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是追着喂饭,还是轻轻松松让孩子自己吃饭?---惜惜

热度 2 已有 195 次阅读 2012-8-21 16:04 个人分类:经常看看,提醒自己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1 某家长问:(6)比如今天中午他没有吃饭,在快去上幼儿园的时候,他要求吃东西,要吃橙子或者是苹果,我没有答应。这样对吗?做妈妈的总有些担心,总是怕他营养不够,不过他的脾胃一直都不太好,东西吃得不多,最近生病过后,吃得更少了,有时候就是吃几口就站起来走开不吃了,吃饭的时候老是想边吃边玩我一直都是耐心再耐心,可是最近都快没耐心了,春天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样的话,对他身体很不好的,所以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对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开始焦虑了,孩子别的方面我基本上不用担心,就是这个吃饭问题。
   惜惜答:
  1:从动机分析饥饿感
    从动机上分析的话,人类总是被多种需要所促动,这些需要也是人类共有的动机分类:对食物的需要,对安全保护以及关心的需要,对群居,感情,以及爱的需要,对尊重,地位,身份,以及由此而来的自尊的需要,对自我实现或发挥个人所特有和人类所共有的多种潜能的需要。
     其中作为动机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生理动机,例如食物需要。这些生理动机,在所有的需要中是占绝对优势的。例如当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话,那他对食物的需要是最强烈的。如果人被生理需要主宰了,甚至其他需要有可能会全然消失(为了革命的信念而忍受非人折磨的地下党员,类似这种情况除外),此时全身所有的能力都会投入到满足饥饿的服务中去。在这种情况下,看书的冲动,买鞋的冲动,买玩具的冲动(孩子的情况)变得不重要了。人会到处找吃的。对于长期饥饿的人来说,梦里是食物,记忆里是食物,思想活动的中心是食物,感情的对象也会是食物。一句话,这是人的本能,这是人最基本的需要,这是人最最基本的生理驱力。
     对于一个长期极度饥饿的人来说,他会一想到食物就会觉得幸福,一想到余生会有剩余食物来源就会觉得无比满足。生活本身的意义就是吃,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再重要。自由,爱,尊重等等这一切,都会被当作奢侈品放置一边,因为他们不能填饱肚子。可以说这种人就是为了面包而活着。
     但上述情况在和平社会里是非常罕见的,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说,我饿了,他的意思就是指他感觉到了食欲,而不是饥饿。一个人一生也难得遇到一次极度饥饿至生死攸关的情况。。
     上面我们从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最基本的本能的角度分析了当人感觉到饥饿感时,会发生的心理状态变化。“人只靠面包活着”并不是谬论——但这只有在没有面包时才是事实,那么当面包充足,并且人们腹中长期有食时,还会以解决饥饿感为人生第一要义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么在孩子的情况下呢?孩子比我们成人更会表达本能需要,也会表达的更加直接。当孩子处于饥饿状态时,他是不可能拒绝食物的。但是当孩子长期处于腹中有食的情况下时,当他感觉不到饥饿感时,就是妈妈做的菜再好吃再美味,在他眼里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这里,回答你的第一条就是,你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不吃饭,他们不吃饭,说明他不需要吃饭,或者说是饮食安排让他在你给他吃饭时正处于腹中有食,不饥饿的状态。
2:具体分析提问
     “比如今天中午他没有吃饭,在快去上幼儿园的时候,他要求吃东西,要吃橙子或者是苹果,我没有答应。这样对吗?”
    你这个做法是考虑到想要调节他的食欲,这个出发点是百分之百正确的。但我建议你最好跟老师沟通一下他在幼儿园里的吃饭情况,是不是在幼儿园吃饱了,所以回家以后没太感觉到食欲?
     “做妈妈的总有些担心,总是怕他营养不够,”
     这个我站在一个妈妈的立场上,非常能理解你。但是有一天你也要明白,孩子的智慧可能比你想象的要高,他们更加明白自己的身体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反过来想,就算是你担心他营养不够,担心能担心来他营养够吗?最重要的还是要摆正心态,告诉自己,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体,他不一定非要按照你的要求来做,他也是人,也有自己的食欲波动期。如果真是非常担心营养不够的话,就干脆去查查营养指数(不太推荐,但对特别有怀疑精神的妈妈,这个方法最好堵住她的怀疑,因为大部分孩子都比想象中要健康得多)。
     “不过他的脾胃一直都不太好,东西吃得不多,最近生病过后,吃得更少了,有时候就是吃几口就站起来走开不吃了,”
     脾胃不好,可以去从调节脾胃上下手,这方面我就不是特别明白了,你可以参考中医理论,或者直接找中医给孩子看看。生病以后,食欲肯定会下降,这是孩子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当身体处于疾病的折磨时,最最重要的能量都用来抵抗疾病了,再多分出来能量消化食物是很难的,也更加不利于身体恢复。所以古书上讲孩子生病“清清静静饿上两顿就好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个你不用特别担心,不要盯着眼前的这一点,就觉得这是一座过不去的大山,实际上,将眼光放远点,孩子都会长大,等到20年以后,你再回想这个问题,你会觉得这是个问题吗?孩子饿了自然会吃的。
     “吃饭的时候老是想边吃边玩我一直都是耐心再耐心,可是最近都快没耐心了,”
    吃饭时边吃边玩,这个是习惯问题,建议你给孩子吃饭定时,过了时间就把饭收起来,让孩子吃饭有时间观念,这样形成习惯也会吃的更香。至于你的耐心,主要还是你处于非要孩子吃下你要求的量这个信念的缘故。要记住,孩子也是人,他有饥饿感,肯定会吃饭;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体,他有自己选择吃与不吃的权利。你是母亲,你可以给他规定好饮食规则,例如固定时间段吃饭,过了时间段再饿也没有吃的。坚决执行。另外还是上面强调的,最好跟幼儿园老师沟通一下孩子的饮食情况。
    
     “春天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样的话,对他身体很不好的,所以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对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开始焦虑了,孩子别的方面我基本上不用担心,就是这个吃饭问题。”
    春天是长身体的时候,但谁规定春天的孩子就必须非要吃下你所期待的量呢?况且他病愈没多久,食欲还没有恢复。春天了,这个时期,你要多带他出门运动,多跑跑跳跳,能量消耗多了,自然就会感觉到饥饿感,也会吃嘛嘛香了。
     如何让孩子感觉到食欲,感觉到饥饿感,这才是你最最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不是忧虑孩子到底吃多少饭。他吃多少饭还是取决于他有没有感觉到食欲,有没有感觉到饥饿感,以及它们的程度。
3:孩子不吃饭的应对措施
     第一:正确看待孩子的吃饭问题。正如上分析吃东西是人的本能,他饿了,自然会吃饭。他不想吃饭,说明他不饿,或者没食欲。这是孩子本身的问题,家长不需要有罪恶感。
     第二:检讨孩子为什么没有食欲和饥饿感。上面例子中的孩子,病愈未久,而且在幼儿园里还有加餐。
     第三: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在固定的地方,相对固定的时间段让孩子进餐,2岁以上的宝宝要引导孩子独立进餐。切忌大包大揽,看不惯孩子吃的乱七八糟而非要自己喂。一旦过了设定的时间段,就要果断取走食物。在下一顿饭之前,绝对不要给孩子添加零食。只有在正餐好好吃的情况下才有零食。切忌追着喂饭!!(当孩子到了可以学习自理的年龄以后,喂饭和孩子自己吃饭,这完全是两种养育模式,也会完全培养出两种完全相反的思维模式,是被动型还是主动型,这都取决于家长您自己的选择,您自己的决定,您自己的行动,这个跟孩子无关,是您把孩子养育成您担心的样子的)
     第四:让孩子多运动,多活动。这是永恒的方法,要想吃得多,必须消耗得多才行。
     第五:食物合理搭配,色香味美(这一点惜惜很惭愧,做饭其实不怎么特别美味,但小鱼饮食习惯比较好,吃饭不拖拉,按时吃饭,到了点就饿,喊着非要吃,给啥吃啥,我的信条就是,小鱼啊,你吃不吃那是你自己选择的啊,过了这点,可就没这个饭了,你饿肚子去吧。他不吃,我赶紧麻利的撤走,本来就不怎么给的零食也彻底取消。饿上一顿不耽误啥,下一顿吃的香香的。)
     第六:切忌滥用奖励促使孩子吃饭,具体原因请参看本博关于内在动机培养的那篇博文。!!!要让孩子喜欢吃饭而吃饭,别变成为了某种目的而吃饭!!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全部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lingyun2012

    2012-11-20 13:49

    学习,不知能否做到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