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书的朋友,一看便知,《雪人》是一本无字书,
多次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这本书,孩子们有的读得书不肯离手,有的读得咯咯直乐,还有的小男生索性就读的手舞足蹈了......
《雪人》采取了多格漫画的形式。《雪人》大大小小加起来一共有167幅图,有的页多一些,有的页少一些,有的一整页只是1幅大图
1982年拍摄的同名动画片获美国奥斯卡动画短片奖提名。
这本书最符合孩子们的心理,被国际阅读学会指出是“这本书最符合孩子们的心理,被国际阅读学会指出是“孩子的选择:孩子的选择:
这个发生在寒冷的冬夜里的幻想故事太迷人了:雪停了,小男孩发现门外被一片奇异的光照亮了,那个白天他堆的大雪人竟然动了起来!
我们从这个故事雪人动起来的引子出发,再翻回封面仔细端详一下这个雪人吧
胖胖的叔叔?胖胖的爷爷?胖胖的哥哥或弟弟?鼻子还被冻得通红
这个雪人多高,多胖?
这时回顾小男孩零雪人的过程,这个过程画家用了多少个画面?
每幅画面用一句话来表达,连起来就是孩子们推雪人的过程。把这十一幅画堆雪人的情节综合表述出来:小男孩(有的孩子直接给小男孩起了名字)冲出屋子,在雪花飘飘中,开心地堆了一个足足比他高出一倍的雪人!
不知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周围人的提取信息、记忆事物的方式,有的人擅长过程思维,有的人擅长画面思维。擅长过程思维的孩子,可以轻松地理解堆雪人的过程,也可以轻松把排列画面的顺序,直到把一个事物的过程表达结束;而擅长画面思维的孩子则更关注到画面中的细节,比如,小男孩的外貌,雪人的高矮,雪球的大小。在孩子通过对画面提取信息再转换成语言的过程中,前一类的孩子表述上可能会语句通顺逻辑正常但干干巴巴;而后一类的孩子则描述生动,但难免啰嗦甚至还可能出现丢掉情节逻辑表达有矛盾的地方。
直接信息提取是深入阅读理解的基础,这是个冰冷主题但十分温暖的故事。孩子如果从故事过程里提炼感知温暖,直接信息提取要全面、细致、把情节连贯起来,和孩子一起读无字绘本时,阅读时其语言成长目标之一,就是让孩子自己可以看图说话。
可以隔一段时间,就让他看一次《雪人》,看他的讲述是如何越来越条理的,看他讲的内容是如何越来越丰富的。
不用怕,孩子是最乐于互动与分享的
但有时我们要求的时机不对,比如孩子自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我们要求一起读书时
孩子不融入时,妈妈可以想一些小计策, 比如:可以说雪人的鼻子尖尖的,是用红辣椒安上去的
孩子就会跳着反驳妈妈,就此孩子就被带入到故事里
孩子抢书可能是他听得很投放不满意大人的讲读节奏,也可能是他也想象大人这样讲 还可能是孩子想起自己生活中的某种故事情节急着对比书中故事的情节从孩子语言成长的角度而言,尽管小孩子自己可以看懂这样的书,甚至很喜欢这样的书,但如何通过画面语言转换成真正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人的引导。这样的无字书最需要大人给孩子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