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揭红楼《情榜》真相

热度 2 已有 418 次阅读 2010-10-12 22:48 系统分类:心情随笔

【萧】7点半的时候,DAVY同学正给我解释他的音乐作业,然后把书上学过的歌都唱给我听,徒弟麦田短我:“破楼讲座,不来捧场?”回说,等会,检查作业中。楼外楼同学,POLICEMAN一枚,也是本仙的徒弟,资深索隐专家,自然要去听。8点准时开讲,摘录原文如下:
 

拙著《红楼梦隐笔追踪》已完稿,虽是综观全局为文,但落笔重点则在前五回。关于脂批透露的《情榜》,我本不打算论及。但今日收到网友苦艾酒君的手机短信,言:“苦苦有难题了。你如何理解宝玉的情不情、黛玉的情情?”其短信相询,若拂其意,实不忍为者。只因其于明鉴论坛回帖,欲将我的《追踪》打印成册来阅读,算是《追踪》超级粉丝一个了。基于此,难得此君把我当个人,故不揣浅陋,勉力为文,以复其疑。
关于《情榜》,于第八回宝玉问茜雪枫露茶事时,甲戌本眉批有云:
按警幻情榜,宝玉系“情不情”。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今加“大醉”二字于石兄,是因问包子、问茶、顺手掷杯、问茜雪、撵李嬷,乃一部中未有第二次事也。袭人数语,无言而止,石兄真大醉也。
再至第十九回宝玉说袭人的两姨妹子配生在贾府这个深堂大院里时,己卯本夹批又云:
这皆是宝玉心中意中确实之念,非前勉强之词,所以谓今古未有之一人耳。听其囫囵不解之言,察其幽微感触之心,审其痴妄委婉之意,皆今古未见之人,亦是今古未见之文字。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光明正大,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说不得好色好淫,说不得情痴情种,恰恰只有一颦儿可对,令他人徒加评论,总未摸得他二人是何等脱胎、何等心臆、何等骨肉。余阅此书,亦爱其文字耳,实亦不能评出此二人终是何等人物。后观《情榜》评曰“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此二评自在评痴之上,亦属囫囵不解,妙甚!
如此,综合这两条脂批判断,《红楼梦》的所谓《情榜》,当出现在尾声中警幻仙姑结案之时。
那么,警幻仙姑的《情榜》,将以什么做标准排序呢?上引第二条脂批中的一句话,可以参考。其云:“此二评自在评痴之上”。由脂批此语可明,警幻仙姑的《情榜》,即以痴情程度作为标准排序。但红楼人物的痴情程度如何排序,因未见《情榜》全璧,今人若备细而排,未免主观因素太重,难求统一。为此,我也曾闻苦艾酒君企图排榜,在此不妨泼他一瓢凉水:省点力气!
所以,关于《情榜》,我们其实只需弄懂宝玉为何是“情不情”,黛玉为何是“情情”,也就罢了。而要弄懂黛玉为何是“情情”,则首先必须弄懂宝玉为何是“情不情”。这是为什么呢?读者们先看我折腾一下宝玉的“情不情”。
作者想到给宝玉取“情不情”这个榜号,这其实跟作者创作《红楼梦》的思想有关。我在《追踪》中分析,《红楼梦》的主旨之一,就是在揭示事物的矛盾本质。而矛盾,是会相互转化的,正如第三十一回湘云论阴阳:
 “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个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
此所谓物极必反是也,是矛盾双方的转化。宝玉的榜号,介于“情”与“不情”这对矛盾之间,正是其“情”达到了矛盾转化的临界点的象征,实为情之极也。这是我胡诌么?现有脂批对证。第二十一回,因宝玉和袭人赌气,闷了一日。至晚饭喝了两杯酒后,他见袭人她们有说有笑的,想赶着她们去玩,又怕她们得了意;想拿出做上的规矩来镇唬,又觉无情太甚。说不得横心只当她们死了,反能怡然自悦。此处,庚辰本夹批有云:
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第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
批中的“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宝玉有情极之毒”,不正是道出了宝玉的“情之极”么?故前引第二条脂批中那若干个“说不得”,其实就罗列了数对矛盾。
宝玉如此痴情,前引第一条脂批也有言及,谓宝玉“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第十九回宝玉往宁府小书房望慰美人时,蒙府本也有侧批云:
天生一段痴情,所谓“情不情”也。
读者们若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脂批引用“情不情”批宝玉时,多半是文本中宝玉用情极深处。比如第二十三回,宝玉在沁芳闸桥边桃花树底下,因怕脚踏着桃花,故兜了花瓣抖池内时,庚辰本夹批批云:
“情不情”。
又如前言第十九回宝玉说袭人的两姨妹子配生在贾府这深堂大院里那段文字,及该回宝玉往宁府小书房望慰美人所思的那段文字,再如第二十五回宝玉体贴红玉所思的文字,脂批批解时都提到了宝玉的“情不情”。
因此,宝玉既为“情之极”,那警幻放榜“评痴”之时,只怕将他放在首位。
如此,理解了宝玉的“情不情”,黛玉的“情情”就好理解了。黛玉既需叠用“情”字为“情情”,这无疑是针对宝玉的“情之极”而言的。因为,“情”若多到无以复加的程度,那也是“情之极”了。而黛玉既然是“情情”,那也就是说,黛玉之“情”,尚可复加。这就反衬,黛玉的痴情,尚比“情之极”次一等。
那么,黛玉的痴情若比宝玉的痴情次一等,这结合文本又如何理解呢?
结合文本看,黛玉最终必定是抑郁而亡的。不管是自杀还是病故,均离不开这种心境作怪。其敏感、小性、多疑,无非是在乎宝玉。相对自身来讲,这是自信不够;相对对方来讲,这是对对方的信任不够。归根结底,是爱得不够坚定。而宝玉呢?“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面对宝钗雪白一段酥臂,也只是想着长在黛玉身上会是怎样;面对紫鹃情辞一试,登时就会发作起痴狂病来……直至最后置如花美眷于不顾,悬崖撒手,这都是作者在体现宝玉对黛玉的情坚。若将市侩的思想加诸宝玉让宝玉最终选择了宝钗,那也不用再看《红楼梦》了。
(题外按:黛玉的原型,其实就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红楼梦》,是一部愧悔之作,其中就包含作者在情感上的愧悔。其愧悔当初嫁给康熙帝时,对她与太子胤礽在先的感情缺乏坚持。)
故黛玉作为“情情”,乃作者运用反衬法将她的痴情程度位列宝玉之下。至于其他,除红玉的榜号可能是“有情”外,均不可考。但从宝玉、黛玉如此排序来看,就可判断前云《情榜》是依痴情程度排序的说法无误。解《红楼梦》,学识乃其次;悟性、想象力如何,思维善不善转弯,才最重要,才能迎合红楼作者超强的想象力和古灵精怪的思维。
而红玉的榜号可能是“有情”,见于第二十五回脂批。当宝玉思红玉不知何等行为时,甲戌本侧批有云:
不知“好”字是如何讲?答曰:在“何等行为”四字上看便知,玉儿每情不情,况有情者乎?
其中,所谓“有情者”,显指红玉。但从此批看,“玉儿每情不情”既然采用了宝玉的榜号,那“有情者”红玉,批者只怕也采用了她的榜号。故可设想红玉的榜号为“有情”。若此设想成立,《情榜》的榜号,其实可以想见了。黛玉以下,估计都有一个“情”字,措词体现痴情程度不同罢了,是为《情榜》。
回思近年颇有些人质疑古本脂批全属造假者所为,那这“造假者”煞费苦心不算,还当是深知红楼底蕴之人!可能么?不才我乃60后,不具备作案时间哈!
当然,读者们不可因《情榜》和脂批透露的红楼回目及部分结局文字,而断定《红楼梦》已完稿。脂批透露的这些,很可能只是作者在其整体构思框架下预为打下的草稿。据我《追踪》分析,《红楼梦》的真正作者并非曹雪芹。《红楼梦》,是红楼真正作者在曹雪芹旧著《风月宝鉴》基础上的再创作。其创作,实为披着小说艺术的外衣隐笔传史并述理,乃文、史、哲三合一之作。其所隐本事,揉合了自家和曹家故事。但是,两家本事结局不尽雷同,加上作者将小说三角结构为两家本事中矛盾结构设寓,而两家本事的矛盾对象与被争夺对象形成的三角关系又有异,更重要的是,作者思想所悟矛盾论主旨,其实无法从真正意义上翻转前期作者曹雪芹旧著中的“老庄”思想,等等不可调和的矛盾,可能导致《红楼梦》结不了尾。故从甲戌至己卯、庚辰六、七年间,该书八十回后,作者始终无法为继。但作者在苦思结局的过程当中,很可能根据其构思框架,构思了一些受结尾矛盾冲突影响不大的情节,为脂批批者所见,或批者根本就是作者,故有脂批中透露的《情榜》等结局文字。其详情,请读者们网上搜索“红楼梦隐笔追踪定稿”参阅拙著,正连载。

庚寅秋于石龙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春天的小少女

    2011-9-20 17:16

    我最爱黛玉!
       回复
  • hidden ceci29

    2011-9-23 12:02

    愧悔当初嫁给康熙帝时,对她与太子胤礽在先的感情缺乏坚持
    ==========
    不是吧,什么都往帝王家扯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