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心理学研究结果:应试教育是如何让孩子越来越笨的?

热度 4 已有 608 次阅读 2014-10-31 17:31 个人分类:我思我想 系统分类:其他 心理学 , 如何


  应试教育摧毁了孩子们的童年,使孩子从小厌学,这已经是被我们的社会普遍承认的事实。

  当孩子从早晨一睁眼就要准备考试、满足大人的要求时,她或他的内心世界就变得越来越枯萎,渐渐丧失了原创能力。我们整个社会、整个文明,都要为之付出代价。

  虽然《义务教育法》有明确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不得通过考试或测试选拔录取学生,但“小升初”的考试仍然屡禁不止,或有变通的“推优入学”制度,造成教育的不公平。许多家长,从孩子一入小学就开始为“小升初”做准备。哪怕是反对应试教育的家长,也顶不住这种升学压力。

  应试教育摧毁了孩子们的童年,使孩子从小厌学,这已经是被我们的社会普遍承认的事实。但是,仍然有些人认为,这样的严格训练,有助于孩子们从小打好基本功,在未来的竞争中先声夺人。真是如此吗?实际上,最近几十年国外的一系列教育学研究和心理学实验证明,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会让人越学越笨。

  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 Ryan和WendyGrolnick曾经对小学生做过一次实验。孩子们被随意分成两组,阅读适合他们年龄的两篇短文。一组孩子被告知,读完后将有针对性的测验、打分。另一组孩子则没有这种负担,可以随兴阅读。专家们事后对两组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过程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随兴阅读的孩子,比起为了考试而阅读的孩子来,对文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深入得多。一周后再进行考察,发现两组孩子对所阅读的文章都忘记了许多。但是,为考试而阅读的孩子忘掉的东西比起另一组孩子来要多得多。

  另外一位心理学家Edward L.Deci在1969年还进行了一次略为抽象的心理实验。他把随意选出的大学生分成两组,玩一种叫Soma的积木游戏。这种玩具可以拼组成不同的形状,玩到复杂时非常具有挑战性。两组学生要花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按照规程玩这种玩具。第一组被告知,他们每按纸上的图案拼组成一个形状,就能挣一美元。按照1969年的物价,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钱。另一组学生则没有任何奖励。半个小时一到,主持实验的人告诉大家:“请等一下,我出去几分钟印出有关问卷,请各位填写。”但他出去后并非印制问卷,而是通过秘密观察孔看看屋里的动静。结果发现,拼组一件能挣一块钱的学生,基本就不接着玩儿了。而那些没有挣到钱的学生,许多反而是欲罢不能,用这些积木堆造成许多意想不到的形状。

  Edward L.Deci把这些实验结果归结到一个问题:是什么能有效地驱动人们的行为?是内在动机,还是外在控制?二十世纪上半期美国的心理学,大致被斯金纳所代表的“行为主义”所主宰。其核心理论是:人的行为是被环境的“强化效应”所塑造的。你的某种行为一旦受到环境的惩罚,你就本能地回避这种行为。相反,你的某种行为一旦受到环境的奖励,你就会重复这种行为。通过考试、升学等各种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也建筑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

  战后美国心理学的主流,则推翻了这种行为主义的统治,“积极心理学”由此崛起,并深刻地影响到了教育领域。从“积极心理学”的立场看,“行为主义”的环境强化论,着眼于外在控制,避而不谈内在动机,或把内在动机简化为对外在控制的反应。上述这些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动机一旦被简化为对外在控制的反应,人就变成了一个被动的动物,即使自己希望达到外在的期求,也往往力不从心。而从外在控制中获得充分自由的人,则有更多的自主性,更可能被内在动机所驱动,结果达到一种高度警觉、好奇、兴奋、乃至狂喜般的升华境界。

  孩子的天性本来就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就像玩那组积木,他们可以不停地玩下去,乃至不去吃饭,不肯按时睡觉。这种“贪玩“,属于主动的行为,是人类创造性的基础。但是,以考试和升学为核心的教育系统,则彻底摧毁了这种主动性。

  我在美国长大的女儿,没有“小升初”的压力,到十岁时居然连乘法口诀也不会背。朋友听了吃惊、摇头,我们则不以为意,只是告诉她:现在是记住乘法口诀的时候了,否则一些数字游戏都无从下手。后来我们搬家,她进了一所顶尖的公立学校,因为数学不行,开始时还需要特别帮助。但是,仅一个学期不到,她就成了班上顶尖的学生,对数学越来越有兴趣。如今她满了十一岁,两个多月的暑假本准备彻底“放羊”,反正她没有课就在计算机前写小说。但看到她对数学已经发生了兴趣,就让她上了一周两次的“俄罗斯数学”班。第一天开课,我们事先连学费也没有付。第一堂课完了以后,妈妈赶紧问:“你喜欢吗?想上这个班吗?”女儿兴奋地直说喜欢。这样我们才付了学费。过去,我们早晨醒来下楼,总看到女儿在那里写小说。现在一觉醒来,则经常发现她在演算数学。她现在的程度,肯定和国内“小升初”“奥数狂”中的孩子相距甚远。但是,人生长着呢。只要她有这种内在的动力,早晚会追上来,而且会学得更好。

  当孩子从早晨一睁眼就要准备考试、满足大人的要求时,她或他的内心世界就变得越来越枯萎,渐渐丧失了原创能力。我们整个社会、整个文明,都要为之付出代价。

 

我的两个咨询案例证明了这些论断。

        案例一:初中生,男孩,初三不到学校学习,希望家长给他转校,曾经是他原就读学校的全年级第一。

       案例二:高中生,男孩,高三学生,不想上学了,没意义。初中时曾不止一次获全校第一,升高三时,是全校第八名。

       为何成绩这么优秀却不愿意上学?

       他们的行为是被环境的“强化效应”所塑造的。两个人的共同特点,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分数,分高,家长不仅喜笑颜开,而且奖励不断,周围环境也是追捧。慢慢的,他们只能胜不能败,赢起输不起。当他们因为一些原因受挫时,成绩下滑,想凭自己的聪明赶超,但学习哪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正在学习时,轻轻松松就可以取得较好的名次,但退下来时,没有加倍的付出是不能够超越的。当成绩下滑时,自己产生自我怀疑,周围环境也少了往日的奖励,随产生逃避心理,不敢到学校去,不敢提学习。这就是说,人的动机一旦被简化为对外在控制的反应,人就变成了一个被动的动物,即使自己希望达到外在的期求,也往往力不从心。

      在这里不是说不让考试,也不是说分数高了不好,而是说,我们一定得弄明白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为自由思想而学,那才是真正的快乐!

 已同步至 wjp526的微博

路过
2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6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laosha3612

    2016-6-23 17:56

    thanks for sharing
       回复
  • hidden 水云起

    2016-11-28 23:16

      
       回复
  • hidden hesulans

    2017-5-12 14:02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但要做到真的挺难的,我会向这个方向努力着。
       回复
  • hidden hesulans

    2017-8-1 10:30

    再看还是很有意义。因为生在这个环境,我们总是不知不觉跟着团体走,别人看成绩,咱也不知不觉重视,不知不觉会去要求孩子读些什么书,要求孩子怎么做,真正无为好像真的挺难。时刻向楼主学习。
       回复
  • hidden wjp526

    2017-8-2 15:49

    hesulans: 再看还是很有意义。因为生在这个环境,我们总是不知不觉跟着团体走,别人看成绩,咱也不知不觉重视,不知不觉会去要求孩子读些什么书,要求孩子怎么做,真正无为 ...
    心里有孩子,能看到孩子的需求,自己能察觉,慢慢慢慢地就知道怎么去因应孩子。 这个过程会很反复,但值得。 收获的是和孩子之间美好的感情以及一个快乐自在求知欲自主能力都很强的孩子。
       回复
  • hidden hesulans

    2017-8-8 13:51

    非常感谢您的鼓励,我会努力去做到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