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某办网校的家长宣传说:他要大规模招生,“利用卡通英语进行习得”,在1-2年内,他的“领航班”学员将有80%以上达到大红狗的程度——远超高考听力要求。 他说,听到大红狗了就积累了4000听力词汇,而高考词汇是3500。
首先,他的“跟读法”不是习得,跟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相去甚远,这我已经在前面的文章说过了。
其次,我不知道他的4000词是如何统计的,可能是把从Big Muzzy起几部卡通剧本里,只要出现过的单词都算上了。
但是,他忽略了年龄问题带来的词汇深度问题。大红狗是学前卡通,是给3-5岁的幼儿园小朋友看的,里面的词汇不会超出幼儿园小朋友的理解范围。而高考词汇里包括了高中生所能理解的概念性虚词,看懂了大红狗的小孩不一定能听懂高考听力。
看了他的宣传,家长们可能会认为看到大红狗这部卡通很了不起。后续学习怎么办,办班儿的不管了。他只是说,会跟踪这批学员,看他们到初中和高中的英语成绩。
我个人认为,看到大红狗这部卡通没什么了不起,是3岁起点的儿童在1-2年内,按照卡通片的难度循序渐进,不用参加任何班,也能看懂的程度。
从语速上来说,大红狗较慢,适合孩子观看。从程度上来说,是低难度、启蒙阶段的卡通片。在难度上,要比《小乌龟学美语》低。从主人公的年龄来说,小乌龟富兰克林是小学生,他的朋友都是他的同学,这就说明该卡通是给小学生看的,而大红狗是给幼儿园小朋友看的。
我认为《小乌龟学美语》是中等难度的卡通,难度在它之上的还有Arthur、Magic School Bus等等。把这些都看懂了,迪斯尼的电影也就能看懂了,卡通片这一学习方式才可以宣告结束。看到大红狗,只是这一历程的初级阶段。
对于6-10岁的小学生来说,看幼儿园动画片会觉得很幼稚。而跟读法要求他们一句一句地跟读背诵,我怀疑孩子们是否享受这一过程。6-10岁的孩子当然也可以从卡通开始,但应该快点“耐着性子”看过低龄卡通,争取早日看到和自己同龄的卡通。练听力积累听力词汇不需要跟读。
听力词汇有了1000词后,开始练口语。
听力词汇有了3000词以后,要学自然拼读,进入阅读。
英语学习是条长路,对“跟读了幼儿园卡通,初中高中的英语成绩就自然好了”这样的实验,也需持怀疑态度。抓得不好的话,还有小海归回国后英语忘光了泯然众人矣的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