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育心经典的137学习法,1天读3样,每样10分钟,连续读7天,昨天我们开始了第一天的读经。前期计划,我准备跟孩子们一起先读《易经》《孝经》和《三字经》这三样,因为之前一直在读《三字经》但我发现原来的大字《三字经》有一部分内容被省略了,所以还需要将这部分重新填入到已经掌握的内容里。
三个人一起坐在地毯上,我坐在中间,两个儿子一边一个,我们轮流当老师,其实还是我先读,然后他们跟读,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跟他们商量我们三个轮流当老师,其实这里的老师的作用就是指着字,让我们念,我指一页,哥哥指一页,然后弟弟再指一页,哥哥指读做得非常好,每一个字都指得很到位,读得也很清楚,弟弟就差一点,指着指着就串行了。因为是第一天读时间掌握得不是很好,《易经》第一卦比较长,有9页多,有的字还比较难,我有时都得看拼音才能确认念什么,而且有时断句掌握得也不好,估计后面还要继续尝试更好的方法。国为《易经》读完第一卦已经超过10分钟了,为了让他们保持兴趣,所以《孝经》也只读了一章,然后是他们一直都很喜欢的《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此五行,本乎数,以前就会,现在从十干者,甲至癸到此十义,人所同,两个人读《三字经》还是比较起劲的。
本想跟着MP3读,但由于文件没有调好,再换盘,换文件耽误时间,而且我觉得三个人一起亲子指读会更有意思,我一直鼓励他们,谁读得好就表扬,告诉他们谁表现得好,读得认真,呆会就跟谁一起做游戏。两个人都很认真,我当然也要兑现自己的承诺,他们想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今天正好爸爸回来得早,就让爸爸当老鹰,我当然做鸡妈妈了,他们两个小鸡在我身后。爸爸假装捉不到他们,两个人一边笑一边左右地躲,最后弟弟还脱离鸡群自己快速跑到床上去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就这样结束了。
2012年1月5日-12日 读经计划
《易经》第一卦 《孝经》第一章 《三字经》共4节 第2节 内容如下:
《易经》
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遯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