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孩子最接近真理

热度 3 已有 446 次阅读 2012-2-18 22:25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今天下午四点半英语课,四点钟的时候把午睡的孩子叫醒,不情不愿的哭着起床,孩子说她不喜欢英语课。边给孩子穿衣、梳头,边给她讲努力才会有收获的小故事。说实话,我心里认为孩子是因为没睡够才说不喜欢英语课的。
走在路上,我又问她,你真的不想上课吗?
是。
为什么?
因为老师说得第一才有奖励,得不了第一就没有。我不想让她有奖励,学英语就是学英语。得不到奖励我就不开心。
 
孩子的话让我想起蒙氏理念的一篇文章——奖惩无用
      “蒙特梭利一直认为,儿童智能发展的动机不来自于外界的刺激,而来自儿童的内在。因此,她提出了“奖惩无用”的教育观点。早在本世纪初人们就对此观点提出了异议。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对这个观点提出质疑。
  实际上蒙特梭利的这个教育观点已经得到了后来其它学科研究的支持和证实。比如,早在30年代美国著名的灵长目动物专家和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一起用猴子所做的实验,猴子可以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自动从事智力活动(如拼插几何拼图)。他们用两组猴子做实验,一组有奖惩,一组无。马斯洛发现,用食物作诱因,不但不能增强动机,反而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那群猴子真成了一群什么都不做的懒猴。而另一组猴子则截然不同。马斯洛这样描述其中的一个猴子:“我们给它两块橡木板,其中一块有方孔,一块有圆孔,再给它一个方塞子,一个圆塞子。它学会了把圆塞子插进圆孔中,把方塞子插进方孔中。但是,它总是学不会把方塞子插进圆孔中。这只猴子对这个难解的问题不停地工作了6个星期后,死于溃疡穿孔。但是,至少表明了它具有比许多威斯康星学生都强烈的智力上的好奇。”
  这个经典性的例子使后来的学术界对“奖惩无用”的观点不再产生异议。”
 
我想了想说,那妈妈今天去跟老师商量下,以后我们就不上课了。
孩子急忙说,可我还想学英语……
我说,我们在家学,妈妈跟你一起学!
孩子的脸立刻灿烂起来。
 
如果连孩子都能意识到奖励机制妨碍了她的学习兴趣,我还有什么理由坚持让她去上这样可以用其他方式上的课呢?
在教室外的等待室,看到一个个来上课的孩子,没有一个是自情自愿的,没有一个是因为自己喜欢英语而来的,更加坚定了我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是最接近真理的,
只是,
很多自称最爱他们的人,
常常做出漠视他们的行为。
 已同步至 jasmine1376的微博

路过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清潆妈妈

    2012-4-11 13:51

    那个英文老师很失败!没有让孩子一想到他课的时候心里就乐开花。我女儿的英文老师,是个美国小伙子,他就有这样的本事,让孩子一谈到他脸上就现出滑稽的笑,即使自己生病了,还要去,逢到老师请假不能来上课,会黯然很多天。
       回复
  • hidden syebfans

    2012-5-17 04:57

    有道理啊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