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习惯培养

热度 1 已有 126 次阅读 2015-11-5 14:55 系统分类:育儿心得

转发文章,原作者:白色的黑马王子 河北正定中学数学教师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学生同时面对的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所以学生要学习好,除了我们老师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外,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4.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我们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即迷惘,殆即疑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所言之书,是专指《尚书》,今天可以理解为:对书本知识不可以全信,而应该批判地吸收。清代学者王夫之说:"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这都是在强调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重要性。

5.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6.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7.独立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做作业的同时也时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的作业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书面的,二是看书思考或实践操作的。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8.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9.练后反思的习惯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10.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

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11.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12.客观评价的习惯

学生应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若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明确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意义并了解哪些学习习惯是好习惯、哪些学习习惯是不良习惯以后,就应该自觉地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让好习惯伴随终生,让坏习惯尽快与你告别。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耐心发动,逐渐加速。会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天气冷时,车打着火后要过一会儿才能快速行驶,一打着火就快速行驶反而会灭火的。一个人培养习惯也是如此,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先朝着理想目标动起来。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一个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能说到做到,便很了不起。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了。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为何常立志?原因是:很想好好做,就是做不好。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步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计划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认识到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些毛病,就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意识到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就自动自觉地克服;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决心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计地挖掘自己学习的潜能。

第二步:控制时空,约束自己。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中小学生,已经认识到打游戏机的负作用了,不想再打游戏机了,可是,一走近游戏厅就忘乎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安排满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不让一日虚度,不让一时空耗。在空间上,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歌厅、舞厅、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等游乐场所,无论自己多么好奇,无论别人怎么引诱,也不要去。

第三步:偶有偏离,及时调整。许多同学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比如,发现自己的字写得不规整了,发现上课时自己精神溜号了,发现自己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了,发现自己躺着看书、看电视了,发现自己走路或骑自行车时思考问题了......立即作出调整。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第四步:进入轨道,自由飞行。按照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去努力,先是慢慢启动,继而逐渐加速,在行进中不断调整,最后进入轨道。这就像卫星一样,一旦进入轨道,就再也不会走走停停了,就会沿着轨道不停地飞行。进入轨道以后,你就仿佛进入了自由王国,你再不必着意约束自己,而是顺其自然,你是在做惯性运动。这时你还需要注意两件事:一是要消除外部干扰,二是要排除内部故障。外部干扰主要是那些可能使你偏离甚至脱离轨道的引力,内部故障主要是受挫折时情绪不佳而放纵自己。对付外部干扰有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环境,转移注意力。当你的生活圈内有人向你施加不良引力时,你可以寻找理由暂时跳出这个圈子,消除不良引力,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排除内部故障的有效途径也是转移注意力。当你的内部发生故障时,如产生忧郁、悔恨、愤懑、迷恋、惋惜、忧伤等情绪波动时,你可以通过做具体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
------------------------------------------------------------------------------------------------------------
一、预习
  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所以,预习就是自学。预习要做到下列四点: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做到:
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对于住宿的孩子,向老师请教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老师的课后总结”,往往是一节课的精要提炼和复习提示,是本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8、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最好是一边听一边记,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要以听为主,下课后再补上笔记。记笔记要有重点,要把老师板书的知识提纲、补充的课外知识、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记下来,供课后复习时参考。
三、作业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作业必须做到: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只有先弄懂课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减少作业中的错误,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准确运用所学过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业之后,认真检查验算,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发生。
4、作业要独立完成。只有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才能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准确,从而克服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扎实的基础。
5、认真更正错误。作业经老师批改后,要仔细看一遍,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懂得,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6、作业要规范。解题时不要轻易落笔,要在深思熟虑后一次写成,切忌写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业涂改过多。书写要工整,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作业时,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学科的作业规范去做。
7、作业要保存好,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四、复习
  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同时还要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复习要做到: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特别是听课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更应彻底解决。重点内容要熟读牢记,对基本要领和定律等能准确阐述,并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对基本公式应会自行推导,晓得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搞清楚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注意总结知识的规律性。
2、单元复习。在课程进行完一个单元以后,要把全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有些需要记忆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记忆。
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前,要对本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5、假期复习。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业外,要把以前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复习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边学边忘,造成高三总复习时负担过重的现象。
6、在达到上面要求的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阅读一些课外参考书或做一些习题,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考试
  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明确努力方向。考试时应做到:
1、要正确对待考试。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考得好,可以促进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考得不好,也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所以,考试并不可怕,绝不应当产生畏考心理,造成情绪紧张,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
2、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各科功课进行系统认真的复习,这是考出好成绩的基础。另外,考试前和考试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
3、答卷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①认真审题。拿到试卷后,对每一个题目要认真阅读,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结论,然后再动手答题。②一时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放一放,等把会做的题目做完了,再去解决遗留问题。③仔细检查,更正错误。试卷答完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就要抓紧时间进行检查和验证。先检查容易的、省时间的、错误率高的题目,后检查难的、费时间的、错误率低的题目。④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答题步骤要完整。
4、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不仅要看成绩,而且要对试题进行逐一分析。首先要把错题改正过来,把错处鲜明地标示出来,引起自己的注意,以便复习时查对。然后分析丢分的原因,并进行分类统计。看看因审题、运算、表达、原理、思路、马虎等因素各扣了多少分;经过分析统计,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做对了的题目也要进行分析,检查自己对题目的表达是否严密,解题方法是否简便等。
5、各科试卷要分类保存,以便复习时参考。
6、杜绝各种作弊现象。
六、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在搞好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课外学习,可以开阔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对课内学习也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课外学习应注意:
1、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原则是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弥补自己的学习弱点。
2、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些有关学科的课外读物学习。
3、课外阅读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宁可少而精,也不多而滥,切忌好高鹜远、贪多求全。
补充一下:
      好的学生善于抓住老师一笔带过的内容,记录下来。同时,除了一些基础内容、重要知识点外,老师上课讲的题外话也很重要,它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另外,课后要养成把一些课外阅读的内容补充到笔记中去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对好学生而言与其说是 “课堂记录”,不如说是一本“百科全书”。
1、养成预习习惯。
  每天晚上,孩子自己去寻找第二天上课要学习的内容,把教科书看一遍,自己寻找到重点难点,做好记录。每节课后做好下一节上课的准备。把下一节要用的课本、笔记、参考资料准备好,以免到时手忙脚乱,丢三落四。
2、养成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所谓定时,就是对于哪些时间学习哪些内容,已经成为自觉行为,不需要别人提醒。譬如听英语广播,到了时间,自己就准时打开收音机;什么时间该写日记了,自己就自觉打开日记本。所谓定量,就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定量的学习任务,不轻易改变。譬如记忆英语单词,每天5个,雷打不动,即使走亲戚、会朋友、节假日也从不间断。这些习惯养成,在开始的时候家长要鼓励也要强制,一般一个月后,习惯就形成了。对于有些孩子,家长还要经常督促,以防出现反复。
3、养成自己翻查工具书和查阅参考资料的习惯。
  比如,一遇到生字词就翻查字词典;遇到不懂的专业术语就翻查专业词典;遇到生疏的历史典故就翻查历史典籍;遇到不清楚的地名就查地图或地图册。一个勤翻字典的人,肯定少写错别字。
4、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习惯。
  要看书,先找笔。看书时一边看一边圈点勾画,标号重点难点或精彩之处,或随手批注。自己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痕迹。青少年的读书不能像有些老年人纯粹是为了消遣的读书,青少年读书是为了武装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所以每读一本书都要有所收获。每一本书读完后,再从头翻一遍,把标号的重点部分再读一遍,把精彩部分摘抄下来。如有突出的感想、体会,还可以写出读书笔记。到此,一本书才算看完了。书看完之后,还要善于用自己的话向别人复述书中的内容,每复述一次,就是一次复习。这个习惯坚持下去,会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帮助。
5、养成劳逸结合的学习习惯。
  曾有人这样说:“光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要变傻。”所谓“头悬梁,锥刺股”,只是精神可嘉,方法未必科学。列宁曾经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爱因斯坦演算疲劳后,就拿起他的小提琴拉上几曲自己喜欢的曲子,使自己从那些符号中解脱出来。马克思在研究中感到疲劳时,就画一些画来转移大脑的兴奋区域。
6、养成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习惯。
  首先要经常把书中的知识、书中的道理、书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每讲一次,都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复习和巩固;其次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书中的知识只有为我所用,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这种活学活用不仅可以促使孩子深刻地领会所学知识的精髓,还能使孩子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孩子坚持不懈地主动求知,培养孩子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7、养成朗读和背诵的习惯。
  对一些优美的文章,经典的文章,最好用大声朗读的方法。每天早读都要坚持,朗读要如入无人之境,排除干扰。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时间可以读很多好文章。读出声可以帮助你体味文章的情感,读出声可以帮助你体味文章的节奏美,诗歌尤其要读出声。读出声,有助于记忆和背诵。
  中学时代,是背书的最好时期。中学生如果能背诵几百篇优秀的文章、段落,等于为你一生的文学功底、语言功底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它会为你以后一生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提供帮助。背书时,不要不理解就背,不要一句一句多次重复地读,要分层背诵,一段一段解决。
8、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要使自己手中的笔随心所欲,就得天天练笔。练笔最好的方法就是天天记日记。通过写日记,可以使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深入思考;可以锻炼他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他的写作水平;可以使孩子尽情倾诉自己的感情,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培养他独立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开阔他的心胸,净化他的心灵。
  记日记形式不拘,长短不限,可记叙,可描写,可抒情。一般来说,记日记起初多记事,之后到发表议论、抒发感情;起初可能觉得无啥可写,你可以让孩子慢慢观察,先写本班同学,然后写动物、植物,写家中摆设,写读后感,写多了就慢慢会写了。为了提高孩子写日记的兴趣,你可以让孩子不断变换日记的内容和形式,如插图日记、摘抄日记、想象日记、仿写日记、采访日记等。
  孩子起初写日记像挤牙膏一样,坚持几年以后,写日记就像从心里流淌出来的。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才是文字的精灵,是丰富的情感,是思想的火花。
  孩子最初开始写日记的时候,家长不要急于纠正他的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等小毛病,因为这种过多的指责容易挫伤他的积极性。
  写,是整理思想的过程。思想不加整理,如一团乱麻,如商店中胡乱摆放的一堆货物,需要时可能找不到。如果经常整理知识,整理思想,知识就有了系统,有了纲目,思想就有了体系,人也就成了有思想的人。
9、养成摘抄和整理知识的习惯。
  读书时如遇到精彩的描写,精辟的议论,优美的抒情,名人名言,凡人妙语,应立即摘抄下来,并注明出处。刚开始摘抄时往往不分类,时间长了,自己就想动手给它分类了。分类就是整理知识的过程,你记的东西,经过自己几次归类整理,这些知识就属于自己的了,每整理一次,印象就加深一次。平常课堂上零零星星学到的知识如果不定期整理,这些知识就像堆在仓库里的货物,杂乱无章,急用时可能寻找不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就像把仓库里的货物分类摆上货架,急用时就如探囊取物一样方便。
10、养成主动说、大胆说的习惯。
  不少中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写作,却不善言谈,这样不好。不善言谈的人往往是越发展越不善言谈,以致影响自己的学习、工作和事业。
  我们要常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每讲一次都是一次复习,这并不亏本。要把自己生活、学习中的感受和心得与家长、同学、老师交流,要主动参与一些发言、辩论、演讲。这样你会觉得自己越说越想说,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敢说,越说越自信。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赢得威信;善于表达的人,容易摆脱烦恼;善于表达的人,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表达的人不容易被埋没。所以,多说,不仅对于学习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你一生的事业都是需要的。
   如果说,我们在0-6岁的早期阅读中,是在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那么,在6-12岁的小学时期,我们所做的阅读指导,则全都是为了把孩子引领上一条自主阅读之路。
小学时的自主阅读能力,实质上是所有学科的基础,缺少这个基础能力,不管学什么,都将是举步维艰,在理解或者表达上也都将差强人意。正因为是基础,小学时代的阅读并不求精深,而只求循序渐进,稳固扎实;不要专业,而只要多元化涉猎,类型全面。但不求深度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选择读物上就可以随意为之;或者,只求迎合孩子的口味,他们爱读漫画我们也就随他们一直读漫画;或者,把一个图书馆丢给他们,然后就随他们自己去翻看了。不,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和那些给孩子随便吃零食或者随他们在自助餐馆里只吃鸡腿不吃蔬菜的盲目父母没有什么不同了。孩子是需要我们帮助他从小培养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的,他也同样需要我们帮他选择健康有益的阅读素材,动物都会把最好的食物留给自己的孩子,而我们也同样需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给我们的下一代,读好书,懂好书,爱好书,这样的阅读,才是一个人开启自己未来幸福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如果说,给0-6岁的孩子列书单,是侧重于他们心理与生理发展的精神需求,那么,给小学1-6年级开列的这个书单,则更注重对他们基础能力的培养。班级阅读推荐的书目更多考虑了课堂教学的可应用性,有些五六年级的课堂教学读物其实在三四年级乃至更低年龄一样可以读,放在后面只是为了便于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更深入地讨论这本书中的丰富内涵。而延伸阅读书目则力求符合本年龄段的普遍阅读水平,在一二年级,选取的读物以趣味性为主,同时注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三四年级,选取的读物更加多样化,并注意培养阅读中的思考能力;在五六年级,选取的读物更具文学性和社会性,以完成从儿童读物到青少年阅读的过渡,并且尽量多地选择不同语言风格的作品,既给不同性格的孩子提供更多选择余地,也给老师为具有不同阅读兴趣的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推荐提供便利。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单元的排列也非随意为之,而是按照一学年的课程进度,逐步在提升读物的难度,并且每学年最后一个单元都可以用来作为暑期阅读方案。
最后,每个年级都单独列出了诗歌类与百科类的书籍,这是因为,诗歌对语感与审美方面的培养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也特别适合用于每日的晨读欣赏;而百科类书籍则可以纠正阅读仅仅与语文有关的错误观念,也可帮助孩子在课余时间开拓自己的视野。
问题1,审题
主要是不审题或者审错题,根本就没有弄清楚题目的意思,抓起笔来就写
对策:每天做作业时读题,要求都出声音来,不拖音,不添字漏字,能读出题眼
问题2,思考
思维比较被动,依赖性强,有畏难情绪。有些家长也犯了同样错误,一直在旁边指导,其实这样子反而害了孩子。
对策:让孩子自己想,以问带帮,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论什么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哪怕那个答案能让你笑出声或者头发冒火,也一定要让他自己做。
问题3,做题
很多孩子做题时态度不端正,敷衍了事,有惰性。现在孩子很聪明,又怕吃苦,于是便会想出许多对付老师,对付家长的方法。
对策:家长一定严格把关,不姑息迁就,对于孩子明显不是因为能力问题而写的不认真的作业,一律让其搽掉重写。这一条有时候做起来很难,但只要坚持,会让你的孩子以后受益匪浅。
问题4,检查
绝大多数孩子做题之后不检查,或者说不会检查。
对策:1,让孩子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如果自己能查出做错的地方,可以自己做一个记号,就可以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容易出错,今后就会多注意;
      2,家长二次检查。这需要家长拿出一些时间和耐心,同时不能把错的地方一改了事,也要做记号,让孩子记住;
      3,锻炼孩子不只是用眼睛看,要让他们学会用脑子。
二、关于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1)说话时,让孩子看着你的眼睛。
2)跟孩子说话只说一遍,可以经常让孩子重复说话内容,看看孩子是否注意听了。
3)做一些小型的训练。
     如:按指令行事、听辨错误法 、传话法
、预习课文的习惯:
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能说出每个字音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并进行归类。(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鼻音边音的区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声、夸张、表情丰富)
3、认读一类字和二类字,描书后笔顺。
4、用学过的字给课后生字组词,写在书上。没学过的记在心里。
5、给课文标小节号。
6、不明白的词或句子可以在书上打上小问号。
3、认真写字的习惯
主要问题:书写不规范。铅笔又黑又粗。
对策:1、学会看字贴写字,不要用活动铅笔写字。
         2、家长严格把关,写得不好的作业就要重写。
        3、作业本干净整洁。
4、复习课文的习惯:
1、能说出学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什么?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每一篇课文。
3、能按要求规范地书写每一个生字,会听写课后抄的词
4、做作业有错题会举一反三,一周把错题归类再订正一下。
5、读课外书的习惯:
1、每天读不少于半小时的课外书。
2、能做到边读边思考。
3、家长可以针对孩子读的内容,提一些问题,看看孩子是不是读懂了,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4、每天都要带一本课外书在书包里。学校每天中午有20分钟的读书时间。
三、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1、上课好动,坐不住,持久性差。
对策:对孩子严格要求,落实到平时的一点一滴的小事情上。写作业、吃饭、做任何事情都要站有站样,坐有坐样,并且持之以恒的训练,切不可有一丝懈怠,否则将前功尽弃。
2、喜欢自作主张,不按规定执行。
例如:放学后没有在指定地点等家长,而是自己回家或是跑到学校的其他地方去玩了。课间活动跑到指定范围以外等等。
对策:多说一些讲道理方面的故事。让孩子成为一个懂道理的人。
3、教孩子养成宽容的习惯。
对策:引导孩子分析自己的不足和过失,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多一分理解与包容,少一些挑剔和埋怨。从小就懂得谦虚和礼让、学会理解和尊重,将来他们就更能适应社会,更有发展空间当然,我并不是让学生成为懦弱的孩子,受到伤害忍气吞声。如果,同学的行为太过分,还是要告诉老师和家长,这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同学的及时帮助。
4、教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
对策:在看待同学关系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充当孩子的保护伞,而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也要教育和引导孩子与别人相处的方式和方法别人能不能接受。

四、学生其他一些习惯的培养
1、按时认真做值日的习惯。
2、养成讲卫生的的习惯。
3、养成待人接物文雅的习惯。  
4、养成带齐学习用品的习惯。   
各位一年级的家长新年好!
1.  每天坚持大声朗读一篇课外10分钟。(一般读7便)。目的:提高 培养注意力!
2. 每天睡前10分钟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哪怕是自己编的)目的:让孩子愉快的进入梦乡。
3.  介绍几本很好课外书水孩子”  “鲁宾逊漂流记” “海底两万里” ”77*2个物理科学小游戏 “目的:识字和想象力。
  4. 每天陪孩子聊天,哪怕是些鸡毛蒜皮的 事。目的:交流和亲子关系。
  5. 浅显易懂的渗透中国历史 地理和名人故事。
  6. 分内事情一定让孩子自己做,分外的事情让孩子尽力做。目的:责任心和关心别人。
以上,就是我们的分享,希望能够给家长们一点点启示和帮助,总之,我们最终培养的是一个人,一个有品德的人,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fcy123

    2015-11-5 16:06

    感谢分享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