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网上摘录:
近两天,一则因敷屈臣氏面膜致顾客死亡的消息,在微博及各大论坛上传开,引发全国网友关注。消息称,死者是福州一位40来岁的金女士,所用面膜为屈臣氏一款珍珠美白面膜,使用后全身发红,嘴唇发紫,后来死亡。
去年10月到现在,山西的王女士就一直在为自己莫名其妙生的一场大病担心不已,虽然经过了几个月的治疗,目前王女士的病情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但是和生病之前相比,她的身体还是虚弱了很多。
为何出现全身浮肿?——汞中毒致肾病综合征
经过检测,王女士的血液中***量达到了36纳克/毫升,尿液中汞的含量超过了54纳克/毫升,都超出了正常标准的十几倍,因此医生确认王女士的肾病综合征是由汞中毒导致的。
什么导致汞中毒?——美白化妆品是真凶
汞,俗称水银,是一种液体金属,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过量侵入可诱发汞中毒。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王女士的汞中毒呢?在对王女士的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后,医生将怀疑的重点锁定在了王女士使用的美白化妆品上。被确诊为汞中毒引发的肾病综合征之前,王女士陆续在当地的一家化妆品商店购买了两套美白化妆品,分别标称为"韦医生大清药王"牌和"韦医生古韵"牌美白套装化妆品。
这两种美白化妆品真的会是罪魁祸首吗?为了解开谜团,王女士将这两种化妆品先后送到多家检验机构进行了检测,最终发现检测结果大同小异,这两种美白化妆品中汞的含量都大幅***国家标准。
经山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这款标称为"古韵强力祛印消斑霜"的产品,汞含量为39453毫克/千克,按照国家标准,化妆品中汞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千克,这款产品的汞含量超标近4万倍;而另外一款标称为"蓉贵妃美白祛斑晚霜"的产品,汞含量为64117毫克/千克,超标6万多倍。
护肤品最好挑含水果成分的
目前,市面上的化妆品名目繁多,良莠不齐。如此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曝光了“东洋之花美白水润面贴膜”等18种化妆品含超标禁用或限用的有毒物质汞、苯酚、氢醌等。那么消费者在选择化妆品时,要注意什么呢?
对此,陈先生说,汞、苯酚、氢醌等都是含有增白效果的有毒化学成分,国家禁止或限量添加在护肤品中,这些成分与人的皮肤接触后,对人体的皮肤、肝脏等都会有不利影响。但护肤品成分中不会写明所含有的有毒成分,消费者购买时无从判断。
因此,陈先生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护肤品时一定要挑选知名品牌。在购买护肤品时稍微浏览一下成分说明书,建议购买含有维生素C及水果成分的护肤品;购买或使用护肤品时,如果存在皮肤破溃等问题最好咨询相关专家的建议。如果使用了化妆品后,出现皮肤红肿、刺痛,就说明出现了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在选择美白面膜(或美白化妆品)时,可注意以下几点:
1、信誉良好、进货管道正规、管理规范正规的商场购买。
2、注意查看包装标示中是否标有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证号、卫生部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厂名、厂址及限用日期。
3、根据个人使用量的需求来购买,物过度购买囤积,不当储存导致产品变质。
4、选购之前要了解产品的成份功能。如果有试用品,可局部先试用1~2天,看看产品是否适合自己的肤质、有无过敏现象等,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5、若面膜拆封后,发现面膜纸/布上出现异状斑点,或出现刺鼻的味道、精华液变色结块,这都有可能是包装密封不良或灭菌工作不确实所导致。
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很恐怖,看来以后护肤品少用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