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巧笑嫣嫣 于 2012-10-23 15:48 编辑
只是记录,分析原因,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无心或褒或贬哪些孩子。
孩子的故事,从孩子开始,也要从孩子结束。
事情从哪里说起呢?就从昨晚吧,带芽芽下楼跳房子,遇到了她的好朋友,HY。他们可以认真的按照游戏的规则进行。一会儿,MM来了,HY不停的向我投诉MM种种破坏规则,可能是MM不了解,可能是MM不知道这个游戏如何进行,又或者是她习惯了领导小朋友群体,这一次,MM遇到了HY的挑战。MM又开始了送小贴画的游戏,我只听到芽芽说:我妈妈不让我要小贴画。(前不久再次因为玩与不玩的问题,我坚决不允许芽芽再要MM的小贴画了。我感觉到问题出在小贴画,但是却说不出一二三来,只是先停止要小贴画吧。)再后来,我看到HY身上粘了两张,芽芽一张也没有。就是这个贴画认真的引起了我的反思。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听HY说你们谁画的圆又大又圆,我就选谁。也不知道是选什么。只是看见MM和芽芽蹲在地上认真的用粉笔画。MM悄悄的站起来走到HY身边说:我给你一个小贴画,你选我行不?接下来HY宣布:我选MM。芽芽到是勇敢的为自己争取,她高喊:我画的多。无可否认,拿到了贴画的HY坚持选MM。
这是不是在破坏规则?这是不是在破坏公平?好像要越说越大了,在我们都认为这个世界越来越没有公平,越来越没有公信,越来被越多的人反感的找熟人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向这种规则低头,这种规则难道已经向孩子们袭来?说到底还是人性的贪婪,物欲的贪婪。存在即合理。可是我还是感觉到很忧心,本来应该是单纯如白纸的孩子们,应该是最喜欢遵守规则的孩子们也冲破了这条防线吗?
后来HY妈妈问他们两个:你们怕MM吗?HY点点头,HY妈妈问:你怕她什么啊?HY说我怕她打我。芽芽摇了摇头,说不怕她。我在思考为什么HY会说怕?有时候我们在家谈论,MM能够在孩子们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肯定有原由的。现在我明白了这个原由就是小贴画。
MM出来玩的时候,总是会带一些小贴画,见人就分,她有时候就会说我不给你玩,然后就坚决的不给某一个孩子。没有得到小贴画的孩子,就很孤独的被排了外。有时候,她会把,别人我没注意过,她会把已经贴在芽芽身上的小贴画生硬的撕下来 ,转而又送给了别人。惹来芽芽的一顿闷气。似乎要了这个小贴画的孩子就对MM是言听计从,送小贴纸的刚开始,我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放松警惕不过这只是一张小小的,普通的,不值钱的小贴画,我一直理解于这不过是一种感情上的分享。可惜慢慢事态的发展,这个贴画已经失去了原本分享的初衷肠,悄悄的彰显了它的魔力,说白了也不过是人为财死。
就这样,孩子们为了得到小贴画,就得好好跟MM玩;为了得到小贴画,就得服从于MM对于游戏规则的订立;或者说由于已经得到了来自MM的小贴画,自学不自觉的就默认听从于MM;为了小贴画不被MM生硬的摘走,就要跟MM结群;为了保护已经得来了珍贵的小贴画,就必须听从于MM不跟某个小朋友玩。就这样,MM终于在我们这些家长不解之中成为了孩子之王。小贴纸就是这样慢慢的奴性了孩子,孩子们也默认MM是他们之间游戏的订立者,领导者。
可怕的小贴画,可怕的控制力,可怕的奴性,都说家长不要奴性孩子, 更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奴性孩子啊。
我意识到了,就是一件好事,我想我一定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跟朋友聊天,慢慢更清自己的思路,小贴纸的魔力在哪里?为什么孩子都喜欢被贴上小贴纸?小贴纸的魔力来自于幼儿园老师的认可,一般情况下,在幼儿园表现优秀,老师会做为奖励,会做为令其他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源给某些孩子贴上小贴纸,其本意无可厚非,任何事情都有一把双刃剑,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应该是由社会给予答案的,我们一家之言都没有这个资格,但我们又这社会这个大环境里的一滴水。
为什么孩子那么渴望被认可?被表扬?归根不过是因为爱,对爱的信心不足。很多的问题,都来自的爱的问题,来自于内心对爱的渴望,极度的渴望。
加倍的爱孩子,用我内心的爱注入孩子的内心。
内心强大才可以抵卸外来物质的挑战。
该贴已经同步到 巧笑嫣嫣的微博
孩子有时候会说“今天某某没出来,真是太好了!”问她原因,她答“因为某某太霸道了。”我想我的孩子也不喜欢被控制,可是只有先被控制了,才能找到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