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椰子婷 于 2013-6-1 15:23 编辑

考上大学的女儿,咋就变成了吸血鬼?
作者:
最后更新:2007-10-24 15:01:08来源:南方周末


■推荐语
    2005年,女儿考上省内一所大学,比我们和她自己预期的差很远,但是,女儿对我们的要求却并不低——
    首先要求买手机,想到便于联系,我们就花1400元给她买了一部带摄像和MP3的滑盖手机。接着她又要求打8000元钱到她所在的学校发的银联卡上,我们问:学费不到7000元,为什么要8000元?女儿说多出的钱是9月份的生活费,到校后还想换一副眼镜。可第二天她又软磨硬泡,要在本市换眼镜,我们又给了她300元。最后,她要求每月生活费不少于600元。
    我们在一个县级市,属工薪阶层,年家庭收入约24000元,还要扣除医保和住房公积金、承担集资建房,还要赡养一个没有退休金的老妈。我们陈述了上述理由,觉得每月400元尚很吃力。她仍坚持600元。最后商定每月600元吃穿用包干,学费另给。
    临近开学,借了一辆车,把女儿和行李送到学校,并给她买齐了一切生活用具。临分别,她的银行卡上有生活费1065元。分别时,她叮嘱每月到武汉看她一次,准备好第二学年给她买电脑。
    临近中秋节,我专程去武汉看她,到学校时刚好中午,我打算和她一起在学校食堂吃午饭,考察一下她平时的伙食。她反对,说:“天天都在学校吃,既然你来了,当然要出去享受享受。”她换下军训装,着上时装,拉着我出了校门。午餐吃麦当劳,花去几十元,肚子没吃饱。接着逛商场,到中山公园坐惊心动魄的过山车,又到武汉广场顶层吃异域小吃。途中遇到一个亲戚,给她200元,以表祝贺。我又教她回家和返校的乘车路线,才在车站分手,她返校,我回家。至此她9月份可支配的生活费用达1265元。此后,她以种种理由每月向我们要钱600至1000元不等。
    春节期间,她要求返校时买电脑。她要买笔记本电脑,说既可上图书馆用,又可在公寓用,夏天还可在蚊帐里头用。我主张买台式机,理由是:1.我们支付能力有限;2.笔记本电脑容易被盗;3.笔记本电脑性价比低;4.笔记本电脑维护成本高。好说歹说,她才同意买台式机,但要求品牌机,而且必需是液晶显示器。各让一步,达成妥协,预算为6000元。
    正月十六,我送她带着两只旅行箱加一袋她喜欢吃的喝的用的,以及为她准备好的网线排插工具返校。9时30分到达武汉吃早点,10时30分到达她学校寝室,放下东西就出发,辗转去武昌电脑城附近,以5800元买得一款标价5999元T160AMD,17英寸液晶显示器电脑。剩下200元,由她买附件用。趁销售员安装操作系统的时间,我们去南极电脑城买附件。她看上一款耳机,砍价,别人不卖。我说买两副,卖主让了10元,花了50元。来到街市,她问:“你买耳机,为什么要我付钱?”我的心咯噔一下,不是滋味。我接着问:“剩下200元是你的吗?”她说:“是我的。”我说:“你既然说送给我,我还是会付钱给你。今后说话得讲究方法!”我掏出25元给了她。
    返回那店,系统已安装好。我搬上主机,她提着显示器,回到她的寝室,时间是13时30分,肚子饿得咕咕叫,口干舌燥,喉咙冒烟,想着当日要赶回家,就忍着,拿出材料和工具,开始走网线,连接电脑。约14时30分,胃开始疼(我有胃病),我开口说:“你拿出带来的饼干,喂给我吃,我边吃边做。”她这才拿出带来的饼干喂给我吃,她自己也吃起来。走好网线,连接好电脑,我又开始安装工具软件。口干得实在受不了,我要女儿开一瓶酸奶给我喝,她犹豫了一下,说:“我找一下,看有开水吗。”她找了一圈,没找着,却找来一罐汽水,我心情复杂地和她共饮了那罐汽水,17时10分,我弄好了我力所能及的,准备回家,她提醒我,还没有给生活费。我给她2月份17天生活费400元,生日礼金200元,然后走出她的寝室,钱包里只剩下212元。回家的路费是40元,余下的162元是我们2月份17天的生活费。而与此同时,女儿至少有770元生活费。
    我没有时间吃晚饭,汉口到我市的最后一趟班车是18时30分,只得空腹赶路。当我饿着肚子,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时已是20点45分。
    我的心很冷!


我最近在读连小何借给我的书,王小妮的《上课记》。
王小妮特别关注农村过来的孩子的心理,和他们在文化撞击后的改变。
虽然只是短短的在上课时或者上课后的只字片语,但我看了心里是很有感触的。
王小妮上课的时候会有一个新闻十分钟时间,里面曾经提到了这篇刊登在南方周末的文章。
我找原文的时候,找到了天涯的帖子,几乎2/3的评论倾向于孩子的需求很正当,和自己相比起来太少了云云,1/3的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
我一路看下去,只觉得,60后,70后,80后,90后,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真的有很大的变迁。
回复的评论切入点很多,有从家庭经济收入切入的,这大多是为父母所考虑,为全局所考虑的观点;有从物价水平切入的,这样的回复多少有些个人因素,因时间地点人物不同,所以比较得不够有代表性;也有从孩子不懂体恤父母切入点切入的;还有从父母对孩子太抠门切入的……等等等等,不一一列举。
能考上大学的孩子,要说读书,其实也读得不少了,课外书一点没接触,也不可能。但读书之最终目的是为了树立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需得时时谨记这一点。
我在下面的回复中谈谈我的看法,欢迎各位多多讨论。
遇到相应的事例,多多想象它形成的原因,和如何去避免,也许是大有裨益的。
再拓展一点,如何在生活中点滴事例中,对孩子的三观进行影响,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PS:本觉放在观点与争鸣比较好,但后来又想,其实牵涉到许多问题。可以作为读书版块的小栏目,引发大家的思考和对阅读的看法,因此选择放在尚书坊。斑竹们莫要移动了,笑。

   


5314 查看 47 收藏帖子 (5)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byegood

    2020-6-28 16:01:57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好资源
  • guxiangdeyuna

    2017-5-23 08:01:43 使用道具

    深刻的故事,值得反思
  • youyoudeshijie

    2017-5-14 16:24:47 使用道具

    所以我养儿子的时候,一定要他也学会付出,不要以为所有人都应该为他做什么
  • doudouniang

    2017-4-21 15:52:09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
  • 凤炜舞桐

    2016-4-21 10:33:28 使用道具

    guangbo123 发表于 2013-6-4 04:33
    晕,这事百分百家长责任。一看就知道这孩子上大学前没有自由支配金钱的权力,那自然要啥都只能开口了。不当 ...

    最先熬不住的是农村娃,我也发现这个问题了,但是想不通为什么,她们普遍原生家庭物质条件不好,不是应该更能吃苦吗?
  • 皮皮的小PP

    2016-3-30 16:07:08 使用道具

    心酸的故事。想起一句至理名言:不管儿女多孝顺,钱要捏在自己手里。我觉得做父母的,还是得捏得住钱。钱少有钱少的过法,明明钱少,还让子女过上与之不匹配的生活,并且觉得你理所应当,这是父母的不是。
  • hzwym9128

    2016-3-23 14:00:47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
  • 荷风

    2016-1-5 23:10:53 使用道具

    女儿明显欠缺责任感,长久以来的教养告诉她,她不用对这个家负责任,反正有事爸妈顶,
  • jidogzl

    2015-12-23 16:10:49 使用道具

    引以为戒吧
  • icegao123

    2015-7-20 16:57:35 使用道具

    绝对是家长教育失败
  • 钟棕小

    2015-7-16 10:25:31 使用道具

    椰子婷 发表于 2013-6-1 15:29
    这个家庭中,显然是缺乏沟通的。孩子对家庭的不了解,认为她的诉求不过是一些数字罢了。父母对孩子好,并 ...

        这个我有切身感受。我家是我和弟弟两个人,我们那儿比较看重男孩。爸妈工作十分辛苦,但是家里条件还行。父母平时也会跟我们讲生活的艰辛,我都能听进去,弟弟却充耳不闻。我们上大学姐弟各有一台电脑,但上大学时两个人情况完全不同。我就买了普通电脑,弟弟要的都是配置最高的,嘴上说是为了学习,其实是为了打游戏更方便。我上学时会利用周末出去兼职,而弟弟生活费用完了就问家里要,每次要多少,妈妈就会给多少,虽然爸爸有时也会说说,但是每次要都会给。现在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弟弟毕业了,工作了半年嫌工作苦,整天在家待着。除了吃饭,平时就关在房间里用那天配置很高的电脑打游戏。
        我常常想我们是一个家庭出来的,为什么我跟弟弟的差别那么大。有时候我看不惯会说他,导致现在我们几乎不交心。我自己已经成家了,但一想到弟弟这个样子,真是头疼。父母觉得他也大了,也不知道怎么去管了。
  • sendtome

    2015-7-9 23:33:13 使用道具

    子不教,父母过。

    由不得让人反省什么才是真的爱。
  • 超酷小猫咪

    2015-7-8 19:28:30 使用道具

    我觉得都这么大了,自己有需求,可以想办法解决,比如勤工俭学比如兼职,而不是什么都伸手向父母要,而孩子走到这一步,肯定也是和从小到大的家庭金钱观念有关,这个家父母肯定在金钱上是无限满足了孩子,让孩子觉得理所当然。
  • fanxingliu

    2015-7-8 19:17:3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anxingliu 于 2015-7-8 19:32 编辑

    家里农村,03年杭州读大学,父母是一次性打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大概是一个月四五百,这四五百在杭州,不买衣服,不买护肤品,光吃饭,手机费,水果什么的,学习用品,书,勉强够用。每次放假钱就花完了,路费另外再问父母要的。知道家里不容易,所以每花一块钱,都要算一下。

    大三,寝室里都有电脑,台式机。很想要,开口问爸妈要过一次,爸爸婉拒,家里条件不够。于是再也没提过。好在寝室好友免费无偿提供电脑使用。

    手机自己申请勤工助学买的。一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一共两千四百,回家骄傲的跟妈妈说:下个学期的生活费不用你们来出了。我自己已经挣来了。最忙的时候,一个学期兼职两份勤工助学的工作,感谢提供工作的辅导员老师。

    谈恋爱多出来的花销,都是自己勤工助学挣来的。

    第一年学费爸妈交的,以后三年是贷款,婚后老公还的。彩礼一万,裸婚。

    工作后第一年,自己挣钱了,拼命的花钱,买衣服,买这个那个。因为不花父母的钱,是自己挣得,毫无愧疚感。三个月之后又觉得这么花钱好没意思,重回大学时期的节约模式。

    现在自己带孩子,一贯的模式对孩子影响很大。很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办?经常觉得孩子浪费,乱花钱。其实孩子也只是想要一个小玩具,小零食而已。担心拒绝就苛责了孩子,不拒绝又怕孩子大手大脚。

    孩子今年一年级,目前是一周五块钱零花钱,自己随意支配。也会指导他怎么有效利用他自己的零花钱。
  • hyq_5188

    2014-4-16 15:06:30 使用道具

    换我没那么好的脾气
  • Shiny妈

    2014-4-16 14:42:07 使用道具

    是的,父母给孩子的太多了,他们觉得一切天经地意,我们要学习做懒妈
  • xuyuanmm

    2014-4-16 14:27:30 使用道具

    看得心凉。      
  • chrisnv88

    2014-2-7 22:55:02 使用道具

    交朋友也很重要,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家境很好,但是他从来不显摆,总是很谦和朴素,我突然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品质,值得学习。还有关于女儿富养的问题,人们都说是要满足女孩子的物质,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眼界,比如有机会去看看那些经济富足后真正懂生活的人是如何为人处事如何说话举止行为得体,在不同场合如何打扮自己。真有钱的人从来不显摆。真有文化的人从来都是谦虚的。
  • lutulutu2012

    2014-2-7 22:16:23 使用道具

    guangbo123 发表于 2013-6-4 16:52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读大学那会儿因某种原因需要到我妈好友家借宿一晚,哪知那位阿姨的老公不在家,突然要 ...

    顶起你的一番话 (包括上面楼)



    这种情况,想必十人里会有五种解读。
  • 快乐庄园

    2013-10-31 01:01:48 使用道具

    是家长无原则的纵容宠坏了孩子
  • tianyirao

    2013-6-4 16:56:00 使用道具

    这个跟家长有关系,是家长的一次又一次的纵容才教育出了这样的孩子,不买就不买,妥协一次下次还是要跟你要钱的。家长也要好好反省。
  • guangbo123

    2013-6-4 16:52:37 使用道具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读大学那会儿因某种原因需要到我妈好友家借宿一晚,哪知那位阿姨的老公不在家,突然要加班到深夜。阿姨和她女儿连巨难吃的面都不会做,又住在鸟不拉屎的地方。她们可怜兮兮的望着我说,只得饿一晚上了...我心里那是五味杂陈啊,只得下了一锅肉丝面,还每人煎了个荷包蛋。结果,她们无比惊喜,说从来没在家吃过荷包蛋!我那个晕啊,荷包蛋也希罕!事后我妈十分得意,起码她还会煎荷包蛋!

    现如今,我也有女儿,同学总说我是个万能的妈妈。现在女儿啥不会都要妈妈帮,突然醒悟到,也许我也该做个啥都不会的妈?
  • liuniumama

    2013-6-4 16:45:26 使用道具

    子不教,父之过
  • 6889267

    2013-6-4 16:39:13 使用道具

    guangbo123 发表于 2013-6-4 16:22
    那时候咱当家,水电煤气,粮油米面酱醋茶,外加每日菜钱,全由我负责。因为当时我爸在外地,我妈不会买菜 ...

    哇,你妈妈超佩服,不是说当了妈妈后,不成熟也得成熟起来吗,为了孩子,不过这样也好,把你锻炼出来了,你妈妈还是英明的
  • guangbo123

    2013-6-4 16:22:06 使用道具

    6889267 发表于 2013-6-4 05:04
    真的吗,为啥要那么省啊,还是你就喜欢这么算来算去啊,乐趣所在吗,感觉满累的,或许是我太懒了。
    不过 ...

    那时候咱当家,水电煤气,粮油米面酱醋茶,外加每日菜钱,全由我负责。因为当时我爸在外地,我妈不会买菜,不会做饭,不会N多,就会突发奇想买这买那,洗碗每月碗碟肯定会破五个左右,扫把平均三个月断一把...我痛恨洗碗,所以这个损失只有认了!钱只有那么多,如果我妈当家我们就得下半个月饿肚子,饿了两个月,只得我当家,还找来菜谱学做饭(我妈只会做巨难吃的白水煮面条!)。
    可是,我住读后,家里就又没人当家了,那个亏损只能从我这里省。
    小学二年级咱就得开始自己包书皮,因为我妈包的只能撑半个月...我妈是标准的家务零分,从小到大,学校要求家长做的各种手工,咱都只能靠自己,所以我的永远是最丑的。有个啥都不会啥都觉得无所谓的妈,就必须有个啥都得学会的孩子。就比如冬天晚上窗大开,哪个觉得冷,哪个就得爬起来去关,我就是去关的那个。
    我最不喜欢别人说乡下孩子吃苦耐劳,得了,这事不分地点,不分贫富,这得看人。孩子还是应该当下家,了解基本生活指数,这样不会盲目攀比。
  • 6889267

    2013-6-4 05:04:42 使用道具

    guangbo123 发表于 2013-6-4 04:33
    晕,这事百分百家长责任。一看就知道这孩子上大学前没有自由支配金钱的权力,那自然要啥都只能开口了。不当 ...

    真的吗,为啥要那么省啊,还是你就喜欢这么算来算去啊,乐趣所在吗,感觉满累的,或许是我太懒了。
    不过让孩子学会理财确实很重要,体谅别人非常重要。
  • guangbo123

    2013-6-4 04:33:3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guangbo123 于 2013-6-4 04:39 编辑

    晕,这事百分百家长责任。一看就知道这孩子上大学前没有自由支配金钱的权力,那自然要啥都只能开口了。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衣食住行玩全让孩子自己掌握,保证比你要求的还节约!想当初,咱15岁就管家,为了在卫生纸这项省钱还设计了个公式,水电煤气样样都管,家里每个人洗澡煤气用多少,几杯米电饭煲用多少电咱是一清二楚,天天记账,月末还汇总分析,可怜最后浪费的总是咱亲妈,只能靠我一省再省来弥补亏损!我妈老说我做人太累,这样节约为了啥,她不知道咱特别为她设了个专项,专平她老人家的随意浪费,各种奇思妙想。
    我记得咱读大学那会儿,一个月生活费最少的记录是88元,那可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事啊!呵呵,后来整个寝室跟着一起省,最先熬不住的就是农村娃!
    所以,当家长的,别教育了,让你孩子当家吧,自己只管花钱。
  • wyh528

    2013-6-3 11:16:43 使用道具

    现在的孩子真是很难教育了,道理其实都懂,家长也不可能啥都没教过,但是凡事只想自己是大部分孩子的习惯思维,要想扭转还真是不容易啊
  • anita_xu

    2013-6-1 16:36:47 使用道具

    我就记得我上高中那会儿,主动要求穿家里收藏的我妈年轻时衣服,还套我爸年轻时的军大衣,自我感觉还挺好,我家也就普通市民家庭,嘿嘿,想起来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