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双城记_ 于 2013-6-25 06:47 编辑
自己的日志里面有了,放在这里,让更多的家长看到。
昨天上海又宣布了警方抓了法国学校外教的儿童性侵犯问题,加上校长开房等乱七八糟的问题,家长们纷纷在朋友圈贴起了儿童安全教育问题。摘抄如下:
什么是针对儿童的性暴力:令孩子感到不舒服,不好的触摸和行为
(1)触摸孩子身体的隐私部位
(2)让孩子触摸他的隐私部位
(3)给孩子看一些图画或者电影,上面有衣着暴露甚至不穿衣服的人
(4)给孩子讲色情内容的笑话
家长如何做:
(1)告诉孩子,如果遭受恐吓,有大人巧哄说两个人之间的秘密都让告诉大人。
(2)知道你的孩子在哪里和谁在一起
(3)不要让幼小的孩子自己上学
(4)留心为你照顾和看管孩子的人,了解和你孩子在一起的成人,包括课外课老师和教练
(5)倾听孩子的说话,比如说我不想再学,不想再让谁来我家,了解原因
(6)每隔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温习一下如何保护自己
(7)与孩子玩“如果这样,你回怎么做”的游戏。看看孩子是否了解什么是性侵犯,以及是否已经基本掌握应付问题的能力。
1983年,为了纪念一个失踪的孩子,美国政府将5月25日定为“失踪儿童日”,提醒民众“孩子的安全是全国之重”。后来,一个叫Take 25的公益组织成立了,和警察局等政府和社区组织合作,在全国大力推广孩子的安全教育。警察局提醒大家“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的不可衡量的”,呼吁大家从25分种的谈话开始。下面是25条安全提示:
在家里:
1)告诉孩子家长的全名,地址,家里的电话号码。
2)确保你的孩子知道你的工作电话和手机号码。
3)教你的孩子如何,何时使用911,确保你的孩子受到惊吓或者有紧急情况时有一个值得信赖的成人可以求助。
4)确保孩子单独在家时把门锁好,不给任何人开门说话。和孩子商定你不在家时接待来访者和听电话的规矩。
5)找孩子看护时要留意,从别的家庭,朋友和邻居中做一些背景调查。询问孩子对看护的感觉。
在网上:
7)和孩子商定电脑使用规则。
8)了解除了在家,孩子在外使用互联网的接口(如朋友家,图书馆,学校)。
9)注意在社交网络中的隐私设定,减少和陌生用户的联系,避免透露太多个人信息。
10)鼓励孩子告诉你他们的上网感觉,比如让他们感到难过,害怕或者不知所措的任何事情。
11)提醒孩子不要发表自己和朋友的私人信息以及不适合的照片。
在学校:
12)和孩子一起步行上下学,找到和指出如果被跟踪或者需要帮助时可能躲避的地方,如果孩子是乘车上学的,认识并记住上下车的地点。
13)提醒孩子和朋友一起步行或骑车上下学。等校车时和其他孩子待在一起。
14)提醒孩子没有你的允许,不要接受任何一个人说“我载你一程吧”的建议。
外出:
15)带孩子在社区中转转,告诉孩子哪些家庭他们可以不用你带着也可以去玩的。
16)告诉孩子他们有权利说“不”,对任何让他们感到害怕,不舒服或者不知所措的事说不,并要孩子遇到这些情况要及时告诉你。
17)教孩子要得到家长的许可才出门。
18)不要一个人在外面走或玩。
19)在没有家长或值得信赖的成人陪同或者不认识车主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接近有人或无人的车辆。
20)联系“如果”的情况,看你的孩子如何回答,比如“如果你从单车上摔下来了,你需要帮助的话要怎么做?“
21)告诉你的孩子如果他改变计划了,要通知你(比如在A家门口玩的,转到B家去了)。
22)全家外出游玩时,商定一个如果走散了,在哪里碰面的聚集地(中间的,容易找的)。
23)在公园,运动场,商场以及其它公共场所教孩子认识自己的位置,并指认他们可以寻求帮助的人,比如保安和佩戴名牌的商店工作人员。
24)帮助孩子认识和避免潜在危险。
25)教孩子如果任何人想抓他们,他们要尽量引起他人注意,比如踢,喊叫,反抗,挣脱等等。
活动中最吸引孩子们的就是警方精心制作的那本独自在家安全手册了。因为它是一本可以自己涂色的画册,孩子们在涂涂画画的同时,能领悟到很多道理。
—如果独自在家,陌生人来敲门,可以隔着门告诉他,爸爸妈妈正忙着,或在睡觉。不论他有任何理由,也不要开门。
—接听电话时,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地址、此刻谁在家里等任何与家里有关的信息。
—要到哪里玩,一定要让爸爸妈妈知道。
—不可独自行走,出门总要与朋友相伴。
—不要独自到加油站、戏院、餐馆或其他公共场所的洗手间。
—空空的大楼、安静的门道,虽是好玩的地方,但不可独自到那里玩。
—有任何不对劲的事,别忘了打报警电话。
—不接受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特别是食物。
—无论如何,不要坐陌生人的车,哪怕他说是爸爸妈妈的朋友,或是爸爸妈妈让他来接你的。
—如果陌生人对你说:保证带你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或和你玩一种很有趣的游戏,不要相信,千万不要跟他走。
—如果陌生人把手放在你的肩膀上,最好的办法是大声尖叫:我不认识这个人。或高叫:火警!(专家认为,这样叫会立刻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任何人听到“火警”都会救助。)
—不要公开说出家里近期的外出旅游计划。
—学会打开和关上家里所有的门窗。
当然,仅仅一次填色游戏还不足以让孩子们牢记这些安全守则,所以从警局回来,我们又把经常在幼儿园玩的“假设游戏”教给父母们,让“安全守则”成为亲子游戏的一部分。让孩子在玩中学习,更能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比如父母充当陌生人——
1、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他能用他的车载你回家,你该怎么应付?
2、在游乐场,一个陌生人说,他的宠物狗丢失了,问你“能帮我找一找吗?”你怎么办?
3、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一个陌生人来敲门:“我的车坏了,想借个电话用用”,你答应吗?
4、如果一个能叫出你名字的陌生人对你说,你妈妈受伤了,嘱咐他来接你,你跟他走吗?
此外,我们还建议父母在大众媒体播出的节目中寻找教育孩子的机会,比如看到孩子被绑架的电视新闻,就可以借此问问孩子:“如果你也碰到同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如果晚报上报道,某个孩子在一个僻静的地方玩被骗子带走了,也不妨与孩子一起讨论一下,哪些地方对小孩子来说是不安全的,在这种探讨的过程中,孩子多会比平时更认真地听大人的话。
不过,不管事先怎样灌输,“演习”中还是有不少孩子会作出错误的回答,所以我们会明确告诫父母:不必大惊小怪;即使经过你的纠正,仍不尽人意时,也不必过分担心,以大人应有的智慧,加上足够的耐心,多几次与孩子一起找出恰当的回答堵塞“漏洞”,孩子最终会在游戏中学会自我保护的。
又补充了新内容
新补充
双城记_于2013-6-25 06:45补充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