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周末来这里。论坛对我来说是一种休息,所以有时候写东西比较潦草。
相对而言,博客和微信的“萧愚教育评论”会严谨的多,
所以,希望大家对于论坛上的文字,还是宽容一些,就当是闲聊,开茶话会。
好,进入今天的聊天。
那天我听梁冬讲了一个事情。一个胃病患者怎么都治不好,去找了一个中医来看。
这个医生治好了他的病。他问为何你能治好我的胃病?
这个医生回答,在我这里,没有胃病这个东西,只有你这个人在此时此刻有的这个疾患。
因为看似是胃上出了问题,实际上病灶是综合性的,胃上的问题只是表象。
这个事情,就有点类似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了。
之所以先谈这个问题,是接下来谈的这个话题,必须要有一个前提,
就是每个孩子是不同的,不可以生搬硬套书本以及个别案例的做法。
在《普罗斯特与乌贼》这本书里,作者提到:
有位行为神经学家认为,多数儿童角回区域的髓鞘一直要到学龄期才发育完成,大约是在5-7岁。科学家还提出一个假说,某些男孩大脑的重要皮质区的髓鞘形成更慢,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多数男孩的阅读能力发展比女孩要慢一些。研究表明,8岁以下的女孩,在许多计时的识字测验中都比同龄男孩更快一些。
另外一个研究团队发现,欧洲5岁开始学习阅读的儿童,并不比7岁开始学习阅读的儿童优秀多少。从这项研究中作者得出结论,花许多功夫教导4-5岁的儿童读书识字,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其实是拔苗助长,在许多儿童身上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到底何时开始阅读?
这个事情就像我在《潜力就像橡皮筋》那篇文章里提到的,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孩子简单接触一下识字和阅读。如果掌握速度比较快,没什么压力,孩子当然就可以阅读。
需要避免的是,把识字和阅读作为一种常规的课程。这么做,对许多孩子可能是一种拔苗助长。
当然,上述研究是建立在欧美语言上的,中文阅读的学习,可能会与西方阅读的学习有些不同。
中文阅读今天我不展开谈,先谈谈英语的阅读。
我记得很早以前,有人提倡一种儿童英语学习方法,通过阅读教孩子英语。
这个阅读甚至从孩子2岁左右就开始了。
这样的学习方法,一度颇为流行。
我们不否认,确实有少数孩子具有特殊的能力,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很好的掌握阅读。
但这个能力,只是属于极个别孩子特有的现象。
把这种个别的方法,作为一种普遍性的方法来推广,这就非常不合适了。
但是,这种方法是特别有迷惑性的。
因为许多家长还缺乏一种意识,就是把“个别”与“普适”区分开,
看到这种鲜活的案例,就觉得自己也可以亦步亦趋。
结果,不仅仅是浪费时间的问题,还可能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