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tempax 于 2011-6-1 09:49 编辑

先声明: 帖子的案例是转的!

«惨烈而变态的北京小升初之战»!
请问各位前辈,如今现实真的那般残酷吗?

------  熊孩的熊爹

  女儿今年小升初。曾听过来人讲过小升初的惨烈,但从未当真,还笑人家杞人忧天。当自己陪着女儿亲自走过这个过程后,才真正了解了此事对孩子、对家长深深的伤害。欲哭无泪,投诉无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盛则国盛。不知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能忍心如此摧残少年的心!

  女儿12岁,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六年级五班学生,1997年生于北京。自2004年加入少先队以来,女儿先后担任少先队中队长、大队宣传委员、副大队长、大队长等职务。几年来,她坚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极强,成绩优异。一至六年级连续被评为“好孩子”、“三好学生”,在市区以及学校的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2008年荣获北京市“红领巾奖章”,北京市第十一届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金帆组”一等奖,2009年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学生艺术节小型声乐比赛二等奖。女儿身心健康,单纯善良,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就要毕业了,老师同学们都说,这样的好学生一定能进入一所好中学。女儿也是这样想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想的。但我们都错了。

  翘首以盼,4月28日,学校召开家长会,传达解读西城区09年小升初政策。紧接着,5月,北京市教委有关09年小升初的政策终于出台。几个关键词仍然非常阳光: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不需考试……太阳光了,真的会这样吗?

[思考一] 你相信中国那些所谓的"公平""公开""公正"的政策吗?


教育观点
5007 查看 24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hwh33

    2011-6-3 09:50:35 使用道具

    我把你教育得善良无害,却仍然在社会中哭着学坏

    长叹一声~
  • 奈何

    2011-6-3 09:46:59 使用道具

    现实很残酷,该低头的时候不低头怎么办?
  • jw388

    2011-6-1 17:39:4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w388 于 2011-6-1 17:41 编辑

    建议看看本网“绿柚子”老师的帖子:今天上午当面试考官的一点感受
    帖子里说:
         一。任何竞争都可能有暗箱操作,但是这些都是不能摆到台面上的,而且会越来越不能摆到台面上的。所以,若是自身优秀,就不要抱怨,只要充分准备,肯定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所以,不要让孩子面对不公平产生极深的抱怨,要培养他面对不公平也要自信,相信运气,相信大多数人的良心。
           ........
           再添个总结:所谓的阳光心态,不是傻了吧唧啥也不知道(其实这样的也不错),而是什么都清楚,但是却能坦然面对,从容看待。

    我个人觉得自己很受益。

  • njxy1001

    2011-6-1 14:40:14 使用道具

    >>tempax  什么叫特长生? 你没见这位家长说有教委的红章认可这孩子算特长生么?  
    这个我还没有经验,我的孩子还没有经历小升初,但是过来人都说,好的学校收材料收到手软,只有经历那个时候才发现牛孩是如此之多,几乎人手都有厚厚一摞证书,所以学校也只好挑他们认可含金量高的证书。关于你说的艺术特长生,我个人的看法,学习声乐,但却走合唱的路子,很难让学校认可你的水平。一个合唱团那么多人,他们怎么收得过来啊。所以真想走声乐这条路,那应该去声乐考级,或者拿个人演唱的奖项,或者出单曲,这个才是个人的水平。学校最后没给孩子考试的机会,我猜想大概就是缺乏这类含金量高的证书,所以连初试资格都没给,毕竟报考的人太多了。当然这些都是很功利的做法,看个人对这些做法的认可度吧。对我自己而言,我还是不希望孩子走艺术的路子,这条路子太窄,并且是非多。
  • hellonwu

    2011-6-1 14:09:27 使用道具

    老百姓不 向现实低头又能怎么样呢,适者生存的道理大家都是懂的。其实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关键是她那些品质,性格的东西在以后的人生中能快乐,幸福。足矣
  • niumom

    2011-6-1 13:32:53 使用道具

    家长的做法很功利,所以到最后结果不如自己预期的时候,打击就显得很大。

    1,让孩子参加这个班,那个班,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小升初的时候加点分,这个做法是否正确呢?

    2,学校就是个小社会,这位家长遇到的情形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而同样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怀才不遇啊,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家长自己控制好情绪,不要影响了孩子才是对的。

    3,最后,家长自己问问自己,究竟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其实,究竟孩子是在为读书而读书还是为成长而读书呢?
  • glgmm

    2011-6-1 13:10:01 使用道具

    现实就是现实,不得不低头啊。
  • leaf_fall

    2011-6-1 12:45:54 使用道具

    我能感受到家长的心痛以及做为草根的无力,但是体育特长文艺特长那是最没用的东西(大家都好好想想,不要说训练,在中国,拥有这些天赋的人比比皆是,人家那可根本不用训练,我们根本很多时候都超不过人家的),请原谅我的功利(现实),在中国要想出类拔萃是很难的,及早把那些定位为素质训练及锦上添花的玩艺儿,而把精力投入到学业培训那才是正道,如果说整天学奥数、背英语的孩儿就不阳光,而唱歌跳舞就是阳光,我觉得又偏激了一点儿
  • 我爱顽皮豆

    2011-6-1 12:27:47 使用道具

    除了心理准备,没什么可以早准备的


    我每天都在给自己做心理准备


    老实说,现在各种食品危机一闹,我觉得什么都是浮云,身体健康都不是我们能奢望的,其他的有啥重要的

    当然,真正放开想开也不是这么容易的
  • njxy1001

    2011-6-1 12:14:07 使用道具

    tempax 发表于 2011-6-1 11:36
    什么叫早做准备?
    您所谓的的准备是指什么?
    准备足够的钞票还是找个有权势的关系?

        权和钱就不提了,关键是你理想的学校认可的优秀是哪些??这个家长巨大的落差就在他认可的优秀和学校认可的优秀不一致。我所知道,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上好学校,会专攻围棋,达到业余几段的(忘了是几段了)可以优录。艺术特长生一般都要求考级,至少8级以上,部分专业是10级。有的家长选择攻奥数和信息,如果是双一基本上优录没问题,只有一个一等奖的话,再看看其他条件,也是可以优录。不过,这条路走得很艰难,家长和孩子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曾经有个家长跟我说,他为了孩子优录,跟着孩子学了3年的信息,最后孩子优录上了,直发感叹:世人都看一等奖,谁知一把心酸泪。
        其实学校认可的优秀是不是一定就是优秀,这是个值得争议的话题,但是教育体制就是这样,现实就是这样,我们能怎么办呢?
  • wenzhe

    2011-6-1 11:44:20 使用道具

    有钱的拼钱,有权的拼条子,总有部分名额是留给公平的。

    好学校除了有名额给这些拼爹的学生,也有名额给靠实力的孩子。如果不行,那只有认命了。
    再说了,我看看周围的孩子,很多都是乐呵呵地上着普通学校么。周围名校的孩子还真没有,估计我住在贫民窟了。{:soso_e100:}
  • tempax

    楼主 2011-6-1 11:36:43 使用道具

    njxy1001 发表于 2011-6-1 11:29
    >>女儿今年小升初。曾听过来人讲过小升初的惨烈,但从未当真,还笑人家杞人忧天。
    从第一句话就可以看出这个 ...

    什么叫早做准备?
    您所谓的的准备是指什么?
    准备足够的钞票还是找个有权势的关系?
    对于没有钱没有权的普通老百姓来说, 除了让自己的孩子各方面尽可能优秀些, 还能做什么?
  • njxy1001

    2011-6-1 11:29:12 使用道具

    >>女儿今年小升初。曾听过来人讲过小升初的惨烈,但从未当真,还笑人家杞人忧天。
    从第一句话就可以看出这个家长并没有做好小升初的准备,过来人都提醒过了,那为什么不早点了解小升初的政策,而天真地等到车到山前呢。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个家长是很想给孩子上好的中学的,那你理想的中学录取孩子的条件是什么?是不是适合孩子?他并没有去思考并为之准备,而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规划孩子,所以当自认孩子优秀却没上到他想进的好学校时,产生巨大的心里落差。但其实在之前就应该搞清楚的,孩子的这个优秀是不是你理想中的学校所认可并同意接收孩子的优秀。这就是现实中的规则。我们已然生活在这个国度,你就得按照这个国度的规则来行事,螳臂挡车是不行的。如果有自己独立的想法,那就想透,既然给孩子快乐,那必然是跟现实某些东西相冲突的,当冲突来临时,就做孩子强大的后盾,平静地看待这些,那就无所谓了。本来世界就应该是多样的,好坏对错都是相对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一生是那么的渺小。
  • 两棵树

    2011-6-1 10:33:38 使用道具

    能走就走,不能走就加入游戏。
  • 孺子牛

    2011-6-1 10:33:25 使用道具

    标题中——惨烈而变态的北京小升初之战,说的是北京。可是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大城市都上演着“惨烈而变态的小升初之战”。如今的大环境下,家长无力改变什么,只能适应这个社会啊
  • tempax

    楼主 2011-6-1 10:31:06 使用道具

    mini客串 发表于 2011-6-1 10:27
    这个家长的做法是不是太偏激了?

    你到了这个地步也会发疯的.
    说不上学多半是气话.
    最后应该还是上了56中.
  • mini客串

    2011-6-1 10:27:48 使用道具

    这个家长的做法是不是太偏激了?
  • tempax

    楼主 2011-6-1 10:21:48 使用道具

    tempax 发表于 2011-6-1 10:16
    谁心里都没底。孩子同学的家长怀揣数万人民币,奔走呼号,声称只要有人答应接收孩子,她立刻奉上人民币。  ...

    七月,计算机划片派位。
      十日,学校将向学生下发中学录取通知书。不用看,女儿一定被派到人们眼中最不堪的中学。
      一路走来,我已心灰意冷。突然想起最近频频申请外国国籍或香港居留证的各路名人、明星们。爱国的网民对这些人的上述举动往往颇多非议,此时,我真诚地劝大家一句:别和他们较劲了,能走的都走吧,至少为了孩子。小升初真的能把孩子折磨傻,把孩子妈妈折磨疯。
      中国的小升初不好玩。中国的义务教育不好玩。我不想跟他们玩了。我打算让女儿放弃初中学籍,在家自学。
      不给吃人者机会!
      我打电话给西城教委学籍科,询问有关放弃学籍的事情,对方声色俱厉地教训我:政府只为学生提供上学的学校。你们不上,那是你们想择校,放弃义务教育是违法的。就像你想抢银行,明知违法也要干,我们没办法。
      哈,义正词严!
      政府的人说话时总是这样。办起事来不知道怎样。
      理他呢!就算违法也没办法。官逼民反,古已有之!
      为女儿,以身试法,值得!
      即便这世界已变得不再爱孩子,我们也不可同流合污到帮吃人者吃自己的孩子!
      我知道我之所为都是螳臂当车,但我还是执意要当堂吉诃德。因为我实在不忍看孩子们被吃掉。
      最后,还要谢谢孩子学校的于校长,谢谢北京第56中学的崔书记。崔书记曾打来电话,欢迎孩子到他那里读书。书记没提钱,没提考试。
      幸甚,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吃孩子!
                                                                        熊孩的熊爹
                                                                     作者 苏格兰_打卤面
    [思考五]尽管你的孩子很优秀, 但是你没有权, 没有钱, 最终无论如何也上不了好学校, 你是不是向现实低头了?
    [思考六]尽管你千辛万苦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正直而善良的人, 可慢慢长大的孩子是不是在各种残酷的现实面前很受伤? 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很无奈?
  • tempax

    楼主 2011-6-1 10:16:37 使用道具

    tempax 发表于 2011-6-1 10:10
    愤愤然向区教委投诉,相关人士不说如何解决问题,却开导我:“其实四中初中也不怎么好,就是原来的北海中学 ...

      谁心里都没底。孩子同学的家长怀揣数万人民币,奔走呼号,声称只要有人答应接收孩子,她立刻奉上人民币。
      疯了,都疯了。
      我也疯了,因为我心里更没底。女儿六年成绩全优,但没上过任何学校或培训机构组织的课外培训班,没向任何中学交过培训费,没在任何中学占过坑。家长如此不长眼,孩子岂能入学校的法眼?你真的把我们的重点校当白薯了?
      重点校不是白薯,教委呢?白纸黑字的政策真的一文不值?
      我不信。再试试!
      我们和女儿玩起了骰子。结果显示:八中,西外,三十五中。
      哈哈,荒唐吗?北京孩子的小升初,用上了骰子!
      推优结果:我们三所学校全部踏空。
      事实证明:学校不是白薯。我们是。
      在中国、在北京、在西城,做阳光女孩儿不中用,还是去啃奥数,背单词吧,交钱往傻了学没事,想不交钱自学没戏。
      推优结果出来,孩子的老师很着急。嘱咐我到铁二中去谈谈,说他们欣赏展一小的学生。
      我带着女儿来到了铁二,找到了收简历的老师,还没容我介绍女儿的情况,老师开门见山对我抛出一句话:“收费。来不来?”我也不含糊:“不来。”转身就走。忽来了好奇心:“多少钱?”“三万。”
      哈,哈哈!三万!我呸!
      多少年的教育改革呀,示范中学的示范作用终于显现了。非示范中学在向家长要钱时竟然连点儿羞答答的意思都没有。口气之强硬,态度之直白,较之示范中学有过之而无不及!
      少年强,中国强。突然觉得这话很荒谬。中国的教育者们是最不希望少年强的,他们关注的只是自己的钱包。孩子们都强了,他们上哪儿抢钱去?强,也得给你折磨不强了。小学数学好?奥数上!小学英语好?成人英语上!小学语文好?古汉语上!小样,整不死你们!
      
    [思考四]你是不是为了择校才让孩子上奥数班, 英语班等各种占坑班? 如果不择校, 不参加这样那样的办, 孩子就不能学好英语数学了吗?
  • mini客串

    2011-6-1 10:14:01 使用道具

    这种事太多了,能怎么办?
    反正我是不在乎,也不会这样培养孩子的特长。
    努力以后,得不到就得不到,以后的生活还会更精彩呢。
  • tempax

    楼主 2011-6-1 10:10:4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tempax 于 2011-6-1 10:11 编辑


      愤愤然向区教委投诉,相关人士不说如何解决问题,却开导我:“其实四中初中也不怎么好,就是原来的北海中学。”哈,哈哈!

      如此教委!如此示范中学!我无语。

      清晨,女儿早早起床:“妈妈,今天我要早点儿到校去唱歌。下周三有演出任务。”

      “不唱了!”我歇斯底里。

      六年,六年呀!女儿风雨无阻地参加合唱团的排练、演出。女儿有时也会烦,但她是真的喜欢唱歌。老师也喜欢她,乖巧、善良,歌唱条件也好——“号大”。老师这样评价她。她很受鼓舞,说要好好学习,以后出国学声乐,到百老汇表演。

      但今天,临出门时,女儿很平静地对我说:“妈妈,中学我不上合唱团了。”

      我有些愕然,但我答应了她。因为我知道,孩子很受伤。

      5月23日,我们带着女儿早早地来到了三帆中学。有了四中的打击,对三帆我已不抱希望,只是不想让孩子不开一枪就投降,就算撞大运吧!女儿其实心里也有预感,她已经开始怀疑此类测试的公平性了。她异常紧张,紧张地让我心痛。草草地唱了一首歌,我和丈夫搂着女儿走出了三帆中学。我对女儿说:“还想到其他学校试试吗?”女儿摇了摇头。我和丈夫异口同声地对女儿说:“好,不唱了。咱们回家。”

      特长生之旅就这样草草收兵了

    六月,推荐派位招生。
      什么是“推荐派位”?西城教委的政策是如此说的:小学在区教委规定比例内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推荐优秀毕业生,由区教委小教科与区教育考试中心“小升初”办公室联合审核推荐资格,通过资格审核的学生在有推荐派位计划的初中学校中选择一至三所按志愿顺序进行填报,当初中学校志愿填报学生数大于其推荐派位计划数时,由“小升初”办公室采用计算机派位方式按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学生,未被录取的学生参加以后招生方式的录取和划片派位。
      细细解读教委政策,不能不佩服政策的制定者们,这政策设计的,天衣无缝,用心良苦!
      用心良苦之一,推荐比例30%,覆盖面不高但也不低了,很多外区的家长不就很羡慕西城的家长吗?但有谁知道,西城教委的当权者最终会把这30%的孩子推荐到哪里?
      用心良苦之二,西城所有中学均参加推荐派位。一位教育专家听人说西城是如此“推荐”优秀生的,竟然坚决不相信。“所有中学都参加派位,那还叫什么推荐?”哈哈,这就是西城的高明之处。政策不仅有“框”,更有“量”,如何操作,看老爹本事吧!
      最天衣无缝的,则在于最后的“电脑派位”。推则推了,上得上不得,则要各凭天命了。够公平,够公开,够公正了吧?
      或许是政策制定得太公平、公正、公开了,以至于吾等小民心里反而惴惴不安,戚戚然起来:30%,
       西城的重点中学到底能录取其中的多少人?电脑派位,真的没猫腻吗?

    [思考三]你真的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加电脑派位而不择校吗?
  • 雯孜

    2011-6-1 10:00:39 使用道具

    我不相信所谓的公平,没有所谓的公平,更别说公正、公开了。
  • tempax

    楼主 2011-6-1 09:54:00 使用道具

    根据西城区的相关政策,小升初有如下几种录取方式:特长生;推荐派位;共建;计算机派位。依据政策,我们和女儿一路走过,心痛不已!
       
    五月,特长生。
      根据相关政策,特长生招生5月16日报名;5月23日专业测试;5月27日录取结束。
      报名前,西城教委向符合特长生条件的学生下发了“西城区各中学艺术、科技传统项目学校招收特长生细目”,明确了西城各“传统项目学校”招生的类别及人数,供学生选择。
      根据“细目”的要求,每个特长生只能选择1——2个学校报名,且过时不候!
      经过慎重选择,我们决定报名参加四中和三帆中学的声乐特长生测试。女儿紧张地训练、准备最后的冲刺。5月16日一早,我们带孩子颠儿颠儿地先去四中报了名,学校事儿事儿地收了报名表(经教委认定、学校盖章)、简历,告诉我们等待考试通知。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女儿心急如焚。我悄悄地打电话向四中询问,老师冷冰冰地回答:没接到考试通知就是被淘汰了。理由?没有。
      真是没天理。连测试都没有,就直接把一批孩子淘汰了。而这却是我们的二分之一机会呀!
      细雨中,我从学校接孩子回家。搂着她,小心翼翼地对她说,四中剥夺了她的测试机会。女儿听后,幽幽地说了一句话:“凭什么?四中凭什么?”
      我无语。是呀,四中凭什么?
      女儿条件不够?女儿的特长生资格,是经过教委认定的,如假包换:08年,荣获北京市学生艺术节金帆组合唱一等奖;09年,荣获北京市学生艺术节小型声乐二等奖;区级一等奖若干。
      如此条件,四中竟连测试的机会都不给。如此践踏教委政策,摧残儿童心灵,谁给它的权利?如此毫无诚信,道德缺失的学校,怎能培养出善良真诚的孩子?
    [思考二] 你认为那些所谓的考试都在选拔什么?
  • yiran

    2011-6-1 09:50:51 使用道具

    我会,当自己没有能力改变时,肯定是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