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zi.wang 于 2014-3-6 14:20 编辑
我的扎根儿贴都沉了底了。。。今天说说学《洞学十诫》的体会吧。
《洞学十戒》是正德年间(1506-1521)江西提学副使高贲亨,到白鹿洞巡视时所订的。这里的“洞学”, 即指江西庐山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洞学十戒》是一篇古代书院的学规。但这个学规却与其他学规不同,它告诉学生不能怎样做,这样做会有什么危害,当然反过来也说明了应该怎样做。全篇言简意明,学生容易犯的毛病几乎都一一点出。
像古时候学子一样,从这一篇开始学国学吧!
一曰立志卑下。
谓以圣贤之事不可为。舍其良心。甘自暴弃。只以工文词。博记诵为能者。
译文:认为古代圣人贤人做过的事自己一定做不到,行动上违背良心,学习上自暴自弃,光是拿文章华丽、书背得多来炫耀自己。
体会:从学国学的初衷来看吧,就是要修炼自己的涵养,而不是拿来炫耀的;推广到其他一些读书,也要去掉功利心,拿出执行力来。而不能以国情不同、时代不同来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要时刻提醒自己:知不易,行更难。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这便是各种学习的志向!
二曰存心欺妄。
谓不知为己之学。好为大言。互相标榜。粉饰容貌。专务虚名者。
译文:像不知道求学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只喜欢说大话,互相吹捧,装饰自己的外表,专门热衷于求取虚名。
体会:学习可不是为了添加酒桌上的谈资,或者论坛里显摆的,跟要克服“好为人师”的行为,以为自己读书多了就可以随便指点别人,而不考虑对方的立场或者实际情况。还要克服“老好人”思想,须知:“乡愿,德之贼也”的道理。
三曰侮慢圣贤。
谓如小衣入文庙。及各祠。闲坐嬉笑。及将圣贤正论格言作戏语。不盥栉观书之类。
译文:像穿着短衣短裤走进孔庙和其他祠院,闲坐着戏闹说笑,或者把圣贤的至理名言拿来开玩笑,不洗好脸梳好头就翻开圣贤的书来看等等。
体会:这个,我倒不十分赞同,人家孔子是教育治国之才的,教育君子的,只是后人念歪了经,把这些表面文章当做圣贤之礼。包括现在的学风也是,因为外表好学,内功难养,所以就学了表面去了,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圣贤的至理名言,即使当前不再适用,也不至于嘲讽。还是取精华去糟粕为好。
四曰陵忽师友。
谓如相见不敬。退则诋毁。责善不从。规过则怒之类。
译文:像和师长同学见面时不讲礼貌,背后还要说他们的坏话,不听别人的好心劝告,指出他的错误就大发脾气等等。
体会:这个要时刻修炼的是:闻过则喜。。好难做到哦!听到批评,心里总是不太舒服!(目前修炼到不爱听恭维了,恭维的言辞好假哦。。。)此外,还要做到不在背后说人家坏话,如果当面说不出来,那就什么时候都不要说。。
五曰群聚嬉戏。
凡初至接见之后。虽同会亦必有节。非同会者. 尤不可数见。若群聚遨游。设酒剧会。戏言戏动。不惟妨废学业。抑且荡害性情。
译文:凡是初次见面的人,即使是在同一团体里也要有节制,不要马上打得火热,不在同一团体就不应该经常见面,聚在一起游荡、喝洒、看戏、说脏话、做坏事,不单会妨害和荒废学业,更会坏了自己的品德
体会:深以为然,深以为然。有朋自远方来切磋知识,可以,喝酒吃饭就算啦!还有,越来越发现见面之后聊的话题往往肤浅,全说的傻话、废话,不如不见。
六曰独居安肆。
谓如日高不起。白昼打眠。脱巾裸体。坐立偏跛之类。
译文:像太阳升高了还不起床,白天睡大觉,脱了头巾,光着身体,坐立不端,东歪西倒等等
体会:这就叫做“慎独”吧!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和教育、影响孩子的,在家也不要总是想着吃点零食、看看电影,要抽出时间来看书、讨论,身教胜于言传。在办公室,如果有闲暇时间,千万千万别老想着打游戏和上网。。
七曰作无益之事。
谓如博奕之类。至于书文. 虽学者事. 然非今日所急。亦宜戒之。
译文:像赌博、下棋等等。至于学书法写文章,虽然是做学问的人应该做的,但如果不是现在就急需具备的,就不要去化太多的精力。
体会:这个可以扬弃的理解。为了激发孩子对音乐热情和兴趣,我们还得经常弹吉他、吹笛子呢。。严凌君也说这一条不合时宜呢!当然了,看各人对“无益之事”的理解了,如果真的是一无所用,还真是不要做为好!
八曰观无益之书。
谓如老庄仙佛之书。及战国策诸家小说。各文集。但无关于圣人之道者. 皆是。
译文:像老子庄子仙道神佛的书,以及《战国策》之类的各家小说,各家文章。其他凡是和圣人的道理无关的书都是
体会:现在,反而应该多读老庄的书,因为他们的书是出世的哲学。入世,往往功利和铜臭,出世,洒脱而更少的伤害别人。话说,这个世上没有帕累托最优!
九曰好争。
凡朋友同处。当知久敬之道。通财之义。若以小忿小利。辄伤和气。与塗人无异矣。
译文:和朋友相处,要懂得友谊长存的道理。花钱用场上讲义气,如果为了点点矛盾和得失,就和朋友伤了和气,那就是把朋友看得和陌生人一样了。
体会:当今竞争社会啊!甚至人们都不知道为什么竞争了。孩子也时刻处于竞争之中,非常不利于身心成长!所以,不让他当班长,从自己不争当处长做起!
十曰无恒。
夫恒者入圣之道。小艺无恒。且不能成。况学乎。在院生儒. 非有急务. 不宜数数回家。及言动课程. 俱当有常。毋得朝更夕变。一作一辍。
译文:恒心是成就圣人德行的关键,没有恒心,小技艺也不能成,何况学业呢?在校读书,不是有急事,不要老回家;学习要有规律,不要早晚更改做做停停。
体会:没别的,就靠实际行动来说话了!坚持!
呵呵,好啊,用西学驳国学,用国学驳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