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使用道具
wsd-09

2011-06-20

[青青校园] 写在禁毒日之前

在国际禁毒日前想到
一年一度的“6.26”国际禁毒日又要来临,我们家的那位又要忙一阵子了(他是戒毒所的警察,同时还担任不少学校的校外法制辅导员)。听他说,目前毒品正在变化样式,越来越多的毒品已经不再是原先的“样子”,新型毒品更是层出不穷,而目同时目前吸毒人员的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第一代吸毒人群只在毒品原产地的人员中存在,主要吸食鸦片和海洛因为主;第二代吸毒人员存在主要是在沿海经济发达的暴发户和社会亚文化群体中存在,以吸毒摇头丸为主,而目前青少年吸食毒品的情况已经越来多,涉案人群也在与日俱增,很有可能成为第三地吸毒人群的主力军。有时候他都不由自主的感叹道:“现如今,小孩都生活在父母的关爱和社会的关注下成长,为何要去碰这东西,这个问题要好好研究研究!”为此今天借他的一点资料大家谈毒品问题,目的是让全体bbmm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对认识毒品有个认识,同时也能够充分认识到它的严重危害性,从而提高警惕,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健康茁壮地成长,做一个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人。
一、什么事毒品
用专业的术语讲,“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 ( 冰毒 ) 、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也就是我国法律对毒品下的定义。
简单地说,把握什么是毒品,关键有两条:一个是它能使人成瘾,产生强烈的生理和精神上的依赖性,一旦吸食或以其它方法使用 ( 如注射 ) 就难以放弃,也很难戒断;另一点,就是毒品严重危害人的生理和精神健康,直至导致死亡。
二、毒品的危害
一是吸食毒品能够毁掉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由于它容易成瘾,一旦吸上就很难戒除,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力丧失。吸毒还使人精神不振,情绪消沉,思维和记忆力衰退,并往往引起精神失常。据统计,吸毒人群的平均寿命一般为 30 岁- 40 岁,较正常人群短 10 15 年, 25 %的吸毒人员在开始吸毒后 20 年内死亡,死亡率比一般人群高出 15 倍。全世界每年海洛因吸食者的死亡率高达 16 ‰- 30 ‰。我省吸毒人员累计死亡数已达 1760 多人,今年本地区吸毒人员累计死亡数已达 210 人。
二是吸毒往往能够导致一个家庭的破败和毁灭。我市禁毒部门曾就毒品对家庭的危害做过一个专门调查,在被调查的 124 个家庭中,由于吸毒引起夫妻矛盾的 68 例,离异的 15 例,为吸毒而借贷和变卖家产的 61 例,其中有 4 个家庭倾家荡产,竟将自己亲生的子女以几百元卖掉以获取毒资。有一个家庭 6 口人都吸毒,最终母亲和两个女儿去卖淫,大儿子因吸毒过量而死亡,小儿子因吸毒盗窃被判刑 8 年,一个原本美满的家庭就这样被毒品毁掉了。
三是吸毒直接诱发违法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我省实行劳动教养的轻微违法犯罪人员有 5000 多人,其中 90 %以上都是吸毒人员。在监狱关押的犯罪分子中,也有近 30 %的人与吸毒有关,也就是有吸毒的历史。同时我省未成年管教所和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的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其中涉毒的人员每年以2%的速度在高速增长。
四是吸毒还是产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的祸根。 84 万艾滋病感染者中,属于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占到总数的 60 70 %,这足以证明吸毒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而且,目前静脉注射吸毒的人员比例还有逐步增多的趋势,静脉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针头的现象非常普遍,构成了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三、预防和减少毒品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由于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磨练和考验,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加之特定的年龄、生理、情感和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往往存在着判断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控能力、抗拒诱惑的能力不强,以及易于偏执自信、好冲动、爱冒险等方面的特点,如不能及时正确地加以教育引导,就难免产生不利于身心健康的问题,甚至也很容易发生危害社会的行为。我省历年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中, 1995 25 岁以下的占到 44 7 %, 1997 25 岁以下的占到 39 3 %, 1999 25 岁以下的占到 36 3 %, 2003 25 岁以下的占到 30.4 %。我市 2003 30 岁以下的吸毒人员有 2089 人,占在册吸毒人员总数的 42.7 %。(2004年至2010年的数据还在保密中,请见谅)而现在三、四十岁的吸毒人员,他们最初沾染上毒品的时候大多数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毒品侵害的对象 ?
一是对毒品的认知能力差。不少吸毒青少年在吸毒前对毒品本身知之甚少,甚至无知,对毒品的害处只是道听途说,口耳相传略有所知,非常肤浅。有的把吸毒当作抽烟、喝酒一样,认为抽一点、喝一点不要紧,想戒就戒了,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结果一旦吸上就再也难以戒除,悔之晚矣。
二是在不正当的好奇心驱使下涉毒。青少年好奇心理强,同时自控能力又差,容易做出轻率的举动。而且未成年人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想尝试尝试,结果就是因为这种不正当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驱使一些青少年染上了毒瘾。我市现有的这些吸毒人员 80 %左右是因为好奇而吸上毒的。
三是交友不慎被拉下水。因为结交了一些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以后,逐渐丧失了正确的是非观和人生观,最终或被引诱吸毒,或因精神空虚,为寻求刺激而吸毒。去年,我省的一个戒毒所在高考前夕收戒了一名 18 岁的高三学生。据他讲,他是去年春节的一个晚上,在一个娱乐场所和一帮朋友聚会时,吃了朋友给的摇头丸以后吸上毒的。
四是承受压力和挫折的意志力不强而希望在吸毒中寻求解脱。青少年的学习负担重,父母家人又往往忙于自己的事,与孩子交流沟通少,使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苦闷情绪。一旦遇上学习成绩上不去,家长、老师责备多,或者遭到家庭破裂等不幸,其承受的压力和挫折就更大。在这种时候,如果家庭、学校、社会帮助引导不及时,就难免对生活丧失信心,对社会产生失望悲观情绪,甚至破罐子破摔,通过吸毒麻醉自己,寻求解脱。
四、如何有效预防毒品侵害
有效预防和抵御毒品的侵袭,既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爱与保护,青少年自身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1 、一定要时刻牢记“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一时不慎,痛悔一生”这样的忠告。古人告诫我们“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何况,毒品这个无情的杀手一旦沾染,又是很难容你再有回首之机的。因此对毒品,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觉,在这个关系一生前途命运的问题上,绝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绝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则就有可能断送自己美好的人生。
2 、面对诱惑要增强自控能力。 92 %的人第一次吸毒时都是被引诱的,其中 80 %以上的人初吸时都是白送“请客”的。现在,有相当一些毒贩子为了扩大他们地下毒品消费市场,赚取高额利润,专门暗地里勾引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向他们宣扬毒品的所谓“好处”,并赠送毒品让他们尝试,等你一旦上瘾,欲罢不能时,再向你高价贩卖,榨取你的钱财。我们一定要增强识别和自控能力,千万不要“自投罗网”。
3 、要慎重交友。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朋友,正常的交友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我们又强调交友一定要有原则,同时也不主张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过多地在社会上结交朋友。 90 %的吸毒者都是在他们结交的“朋友们”的引诱下沾染上毒品的。这就证明,慎重交友,对于青少年防范毒害有着重大关系。同学们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讲究原则,明辨是非,慎重交友。家长和学校要细心观察和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一旦发现孩子们结交了不三不四的人,就要在耐心开导的同时,采取果断措施,切断他们的联系。同学们也要理解家长和老师的良苦用心。
4 、切不要轻易涉足公共娱乐场所。歌厅、舞厅、茶屋、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各种公共娱乐休闲场所情况相当复杂,有许多极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有那么一些公共娱乐场所由于管理上存在漏洞,往往成为吸贩毒活动的地下场所,是吸毒、贩毒人员经常出没的地方,还是容易滋生色情和其它犯罪活动的温床。经常涉足这些场所的青少年最容易发生问题。
5 、千万不要相信毒品治病的诺言。贩毒分子为了推销毒品,经常以种种名堂引诱青少年吸毒,往往谎称毒品能治各种疾病,是包治百病的良药。
6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自强。有困难、有挫折要及时找老师找家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绝不能自我封闭, 以致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2352 查看 7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春绵雨

    2011-6-20 13:08:16 使用道具

    毒品太可怕了
  • yangtth

    2011-6-20 13:03:13 使用道具

    引用,爱惜生命,远离毒品!
  • 娃爱的墨墨

    2011-6-20 13:00:13 使用道具

    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啊
  • 荣懿妈

    2011-6-20 12:38:1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荣懿妈 于 2011-6-20 12:41 编辑

    谢谢介绍。现在我们国家估计有几千万的人沾染毒品吧!我觉得那些艺人公众人物涉毒影响太坏了。
  • amygym

    2011-6-20 12:35:12 使用道具

    恩,交友很重要
  • sunjia_baoyu

    2011-6-20 12:08:14 使用道具

    呵呵 昨天刚看一遍 玉观音 禁毒 有不少人为之辛苦付出 家庭 生命 {:soso_e163:}
  • wsd-09

    楼主 2011-6-20 12:02:23 使用道具

    本来有些图片,但是视觉冲击过于强烈,按要求就不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