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蛋蛋马上就一岁四个月了。其实从六个月时,我就想给她建个小楼培养她的阅读习惯,想让她成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可是因为芊妈妈不是一个执行力特别强的人(这点我必须检讨,因着这,总觉得对不住孩子),一直拖拖拉拉到现在才把建楼的事情提到日程上来。
之前看《卡尔威特的教育》,看得自己热血澎湃,可是来到爸妈网后,看到那么多牛爸牛妈和牛娃,再看看自己和芊蛋蛋,慢慢接受了一个很现实的事实,我和芊蛋都是普通人。
比方说芊蛋蛋一岁时,带她去上早教试听课,早教的老师说现在的这个阶段的宝宝都会学至少两种动物的叫声了。可是直到现在,芊蛋蛋学动物叫声时,永远都只有发出类似于“哞哞”的声响,不论是猫、狗、牛还是火车、公交车。记得书上说多对孩子说话,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育,从芊蛋蛋出生起,我几乎做什么事,都会带芊蛋蛋一起做,也会给芊蛋蛋讲解、说话,唱儿歌童谣,可是芊蛋蛋直到一岁三个月时才会清晰地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其它的字几乎都不会说,就是喊“爸爸妈妈”也是在她想喊的时候才喊,一般情况下不喊。记得书上说多让孩子爬行,有利于孩子走路,爬得多的孩子走路走的早。我力排众异,一直没给芊蛋蛋用学步车,坚持让她爬,可是直到一岁三个多月时,芊蛋蛋才真正算会走路。总之,芊蛋蛋不是我想象中的牛娃,甚至在有些方面比别的孩子发育得还要滞后一点。
对比老卡尔威特、斯特娜夫人,对比坛子里的牛爸牛妈,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的大学学历,身居普通的三线城市(虽然有稳定工作,但经常加班。虽然衣食无忧,但类似于给孩子买个进口玩具、出去旅游这样烧钱的事,我都要好好掂量掂量),没有牛人们渊博的知识,没有早一点将孩子的早期教育做好必要的准备和规划(现在我常常自责,当初怀孕时那么轻闲,没有好好看书,学习人家的经验,那么好的时间都浪费了,以致于现在买的育儿书都没时间看,下载的资源自己也没时间好好整理整理),有时候,自己觉得挺对不住芊蛋蛋的,身为爹妈,人家的爹妈不是教授就是高官,人家的家境不是有豪车豪宅就是在北京上海,而我的芊蛋,这些条件,我都给不了她,我只能给了她我所能给的最好的,另外就是尽可能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努力向牛爸妈们学习。
其实,给自己和芊蛋蛋一个宽松自己的成长环境,才是更现实可行,也是最重要的。建这个楼不仅想记录一下芊蛋蛋的阅读成长轨迹,也想记录一下和芊蛋蛋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因为要上班,平时只有晚上两三个小时的亲子时光和周末时光(不排除突发的加班)。督促自己别再那么散漫,孩子的教育等不得,不知不觉中,那个初生的肉球已经长到一岁四个月了,我不能再给自己任何借口了。芊蛋蛋要成长,我更要成长!
芊蛋蛋目前的阅读状态是什么书都看,但只看一两处她感兴趣的点。我感觉她现在还是把书当做另一种玩具,喜欢翻书页,喜欢翻翻书,喜欢在书里找小猫小狗小蚊子,喜欢摁发声书不同的声音,不关注故事本身。
芊蛋蛋的玩玩具状态是喜欢把我垒好的积木推倒,喜欢扔球扔东西,喜欢把东西塞进小缝里让我去够,喜欢翻抽屉,喜欢于简单的绕珠,喜欢新鲜事物,但兴趣热度持续时间不长。
芊蛋蛋的生活状态是喜欢吃,超级喜欢吃,更喜欢吃肉。身高体重都在正常范围内。不常笑,除非被逗得很厉害了才笑笑,当我不小心差点摔倒而惊呼时或是她搞破坏而我表现出很痛苦的表情时,她才哈哈大笑(小坏蛋,真不知道她是什么心态)。还有喜欢出门给爸爸妈妈拿鞋子,而且必须穿上。会自己扶着栏杆爬楼梯。会跟着音乐的节奏扭动屁股、胳膊和小手腕。想要什么东西时,都“啊啊”的喊,但就是不说。等等。
芊妈妈目前对芊蛋蛋的教育比较随意,没有系统规划,不成体系。不仅是在对芊蛋蛋的英语启蒙还是阅读启蒙上,还是学习他人优秀育儿经验上(对卡尔威特、蒙氏、斯宾塞、斯特娜都有了解,但了解不深,有些书竟然还没看完)都是这样。下步,自己要有计划的做个规划,至少两个星期内就要把这个计划做好并付诸实施。再提醒自己一句,宝贝的成长等不得,工作可以缓升迁,但宝贝的早期成长就那么短短的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