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小的我 于 2014-9-24 17:45 编辑
我今年已经三十一岁了。这个年龄也已接近中年了,对于过往,我可以想通看透很多事情,但是这件事,困扰我前半生,我也不确定后半生我是否能参透。我想我需要说出来,听听旁观者的看法。这件事,就是有关我和我妈妈的关系。
一切从我小时候说起。按照亲戚的说法,我应该是出生在一个还不错的家庭。八十年代初,爸爸军人复员,回乡后在政府谋得一席职位,就是农村人口中说的“当官的”。妈妈在当地邮政局工作。虽是农村,但这样的双职工家庭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富足了。直到这个局面被我爸爸亲手打破。
在我未满周岁的时候,他们离婚了,离婚的理由是爸爸出轨。亲戚们说,本来是可以不离婚的,但我姥姥太强势,眼中容不下沙子,何况是这等奇耻大辱。离就离吧。但我姥姥誓不罢休,硬是闹到上级政府,闹到我爸爸罢官才算完。然后,几个月大的我跟了爸爸。我不知道这是谁提出来的,但肯定是他们协商一致的结果。
但是,大概一两年后,他们又复婚了,然后,他们在生下我妹妹之后,再度分道扬镳。对于他们第二次离婚的原因,我一直不得而知。我这边的亲戚说是因为我妈妈嫌我爸爸过穷了,因为那段时间爸爸做生意亏的一塌糊涂,再也过不回以前那样的生活。但我打心里不愿相信这样的说法。而我姥姥这边,也一直没有任何说法。
我妹妹比我小三岁,被我妈妈带走。后来妈妈嫁到外省,妹妹留在了姥姥家。我呢,我现在能回忆起我四五岁时的生活,就是跟着我爸爸流离颠沛,四海为家,因为我爸爸成为了一名大货车司机。后来到了入园入学的年龄,我被放到了大伯家。再后来,不知道是大伯不要我,还是我不愿意,我被正式送到了我姑姑家寄养。
我姑姑,是爸妈离婚后,对我养育时间最久的人。幼儿时期,她未出嫁,于是跟着奶奶共同养育我。大概我三岁四时她出嫁,没过几年,我还是跟了她,这一跟就是十几二十年,直到我真正长大成人。我姑姑家有一个比我小三岁的表妹,一个比我小五岁的表弟。家庭生活,经济方面不说,单是带孩子的精力,辛苦也是可想而知。我能顺利被带到她家,这得益于我有一位善良通情达理的姑夫,以及姑夫的整个家族,这值得我用一生去回报。
对于这样家庭背景的孩子,小时候的生活,大概都会是委屈和自卑多于其他吧。太多太多,一天一夜也讲不完,略说几件印象深刻的事。比如,小学时课间体操,看到我,总会有八卦的老师在后排聊天,聊我的父母,我的家庭。我那时唯一的感觉就是想找个地洞钻进去。比如,四五岁时不知道做错了什么,被大伯打了一顿,我一个人离家出走了。比如因为姑妈忙不过来,把我转送到另外村子的姨奶奶家一段时间,每次她来看我又走时,我都要跟在她自行车后面边哭边追出很远。二十年后看到一部叫《暖春》的电影,小花跟在她婶婶后面追的那段,让我哭死,因为和我一模一样,我太能体会那种撕心的痛苦了。后来我把这部电影放给我姑看,她也哭了。好在这些都过去了,我也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
爸爸自从离婚后,极度酗酒,醉酒后发酒疯,时常抱着我痛哭,我最害怕的事就是他醉酒后到学校来看我,这让我感到极度自卑。所以我一直不喜欢他,甚至是很讨厌他。我一直试图远离他,直到我初中那年他再婚,我还是尽量不去他们家。现在想来,我们之间几乎没有过正常的交流,他从来没跟我提过我妈,也从来没对我的生活有过安排,尽管他的心里对我是毫不逊色于任何父母的爱,但他唯一表达的方式就是醉酒,醉酒后抱着我哭,那时的我,真的是厌恶极了他。
但是,我二十四那年,刚有了男朋友,还没来得及带给他看,他就因为突发性疾病去世。我们没有相互看对方最后一眼,也没只留下任何只言片语,他就这样走了。
我妈妈,虽然把妹妹留在了姥姥家,无牵无挂的出嫁了,但据说再婚后的生活也不好,经济拮据,夫妻矛盾。我姥姥家和我姑姑家是一个村,中间隔着四排人家。但我从来没有见过我妈妈,她也没来看过我,从来没有。据说我小时候自己往姥姥家跑,但被姥姥家人赶了回来。我不太相信这种说法的,我觉得我不太会跑去,而他们应该也不至于赶出来的。
直到我十六年那年,我考上重点高中,不知道我姥姥出于什么想法,提议在她家里进行认亲。
记的那天下午,我独自赴约,对那时的心情没有任何记忆了,也许根本就没什么异常的心情吧。走到姥姥家门口,看到一个中年妇女站在那里,那时她没看到我。我停下了脚步,心想,这就是她吧。若干年后我对一个闺密讲到这里,她被我“这就是她吧”这句话惹的泪奔,她说无法想象和自己的妈妈会远到这种距离。言归正转,正当我不知该说什么的时候,她回头也看到了我,说:是LL吧?,我点了点头。那次见面,她送给我一件衣服,然后吃饭席间,并没有过多交流,完全不知道聊什么。没有话题,没有拥抱,也没有眼泪,这让我怀疑电视中的镜头都是假的,编剧意淫出来的。
第一次见面后,除了多了一个她的电话号码外,生活还是原来的生活,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第二次见面大概是第二年还是第三年的春节,她回娘家时我姥姥又把我叫去,见面情景参照第一次。
楼主渴望母爱,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更加的渴望。这个我能理解,但是如你所说的情况,你们除了血缘上有所牵连,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你们两个独立的人,因为各自的选择有了各自的人生,你不必为这样的妈妈而期盼,各走各的路。现在贴心的孝敬姑姑,姑夫。
但如果以后你妈妈生活确实艰苦,而你又比较宽裕可以给予一些资助,感情上就算了吧。